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19-12-18曾文军
曾文军
(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胜泉乡初级中学校,四川 乐山 61310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填鸭式”阅读教学方式单调而枯燥,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本文结合自身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析。
一、激发阅读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首要任务便是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与自觉性。而阅读兴趣的激发,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应用。因此教师应改变教法,调动学生阅读欲望,让他们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自主阅读。
以人教版《茶馆》为例,教师在网页上搜索有关的视频供学生欣赏,当视频播放到乡妇拉着小孩乞讨的画面时停止播放。让学生仔细观察茶馆里每一个人的行为与态度,对他们的行为与态度加以分析,共同讨论。例如王利发说:“出去吧,这里坐不住!”“这路事儿太多了,太多了!谁也管不了!”引导学生品读,并详细描述。这样学生的兴趣不仅得到激发,还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从中了解到王利发的态度比较强硬,主要是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做茶社的他已经对这些现象麻木了,加上自己都自顾不暇,更加无暇顾及他人。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阅读兴趣得到充分挖掘,才会自觉投身到其中,提升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学习能力,让教师轻松讲解知识,促使学生以愉悦的精神态度去学习、掌握知识,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文章内涵,从而促进学生自身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重视阅读创新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不能消极接受知识,而要主动探索、创造。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对阅读的创新,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形象,并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对文章加以解读,读出新境,读出个性。
以人教版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例,学生初次了解文本后提出看法:“鲁提辖将镇关西打死,畏罪潜逃,就是一个杀人犯,并不是英雄。”对这种看法,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围绕问题“鲁提辖到底是不是英雄”带领学生寻找富有创意的答案。有的说:“他伸张了正义,并不算犯法。”有的说:“不管怎么样,打死人就是犯法。他身为武官,更是知法犯法。”教师加以适当引导:“评价一个人是不是英雄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当时鲁提辖利用特殊方法伸张正义,在人们的心中确实是个英雄。”教师再次引导:“思考问题时应结合当时的情况与文化背景。”有学生说:“由于当时的背景是封建社会,人民有冤无处申。”学生的阅读视角得到创新,学会从社会角度思考问题。
可知,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意的读者。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重讲解轻阅读”的教学观念,重视阅读的创新性,激发学生兴趣,鼓励自觉阅读,并以自己的阅读方法来解读、感知文本想要表达的情感。
三、实施读写结合
“读”与“写”两者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读”可以让学生吸收营养,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写”可以促进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锻炼其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以写促读。比如《春》,文章中有许多对春天的精彩描述,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类似写法展开想象仿写秋天的景色,加强学生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桃花源记》,文章是一篇文言文,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美好地方,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用现代语言把它改写成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拓展其思维能力;比如《皇帝的新装》,文章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夸张的手法和形象的语言描写了一个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上光着身子,一群大臣却自欺欺人、不敢说真话的丑态,最后却由一个孩子道破了真相,极具讽刺意味。那么在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回到皇宫,又会发生什么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续写,加强学生对那个昏庸、腐朽的统治阶级的思考。这样的读写结合,加强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思考和理解,提高了阅读的深度和有效性。
四、延伸阅读功能
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还能解决文本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文本主旨与学生学习特点,拓展延伸阅读功能,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以人教版《爱莲说》为例,要想学生体会文章的唯美意境,引导学生深层次了解文章的艺术境界,教师可安排学生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句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文本的插画,结合实际分析哪些句子描写莲之美。学生经阅读展开想象,教师再通过直观的方式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景色展现出来,让学生融入到作者创设的情感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可见语文学科和其他科目不同,每一篇文章的创作都具有较强的情感因素。只有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并将学生引入到作者创作时的心理意境,拨动学生的心弦,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才能启发思维,增加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了解。
对于语文课堂阅读而言,不可缺少的就是朗朗的读书声,与阅读教学要求相符。但是仅仅完成阅读任务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堂阅读的过程中和阅读结束后仔细思考阅读素材的内涵,体会素材想要表达的情感,启发学生深层次理解文本的写作背景与意图,强化阅读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