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西安老城区保护与利用

2019-12-18杨斯亮

中国名城 2019年12期
关键词:老城文化遗产针灸

姜 岩 杨斯亮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考察调研时,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将“针灸疗法”作为区域保护利用模式的新举措。

当前,历史保护从关注城市历史建筑作为静态文物的博物馆式冻结保护,已转化为塑造整体城市历史环境与人居环境的融合。国外对老城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环境保护和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国内对于老城保护利用的研究,多强调有机更新和文化复兴,关注城市建设综合性和整体性,强调物质环境的更新,但对历史环境、社会经济、民生需求等方面的综合考虑较少。从我国目前的老城保护和发展现状来看,历史环境零散化、历史格局模糊化、城市风貌不明显、文脉断裂和活力丧失成为当前普遍现象。

基于以上,本文借鉴“城市针灸”并结合“系统观”、“整体观”等相关理论,建立基于“城市针灸”的老城区保护利用的内容体系,将现有研究与针灸治疗法融为一体,以期探寻“针灸式”保护利用老城的策略方法。

2 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西安老城保护与利用的内容体系研究

2.1 “城市针灸”理论基础研究

中医学把有机体作为一个完整的平衡系统,往往采用整体观和系统观作为研究思路和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采取由整体到局部的研究方法,同时将研究对象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有机体来对待,兼顾功能与结构的相互影响和内部联系。中医的针灸法认为当有机体存在病症时,与脏腑、经络、穴位有密切关系,按针灸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进行相应的增强内生动力,疏通经络,调活气血,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城市针灸”理论将中医学语言转移为规划语言,针对城市病症提出治疗方案。将脏腑、经络和穴位作为理解、分析和解决城市问题的基础,以“城市针灸”为主要手段对内容体系进行整体梳理,更有针对性、更细微地介入城市有机体的方方面面,施以良性刺激,促进城市协调发展。

2.2 “城市针灸”理论的引入

“城市针灸”尊重并依附于老城的整体性、原真性,建立在老城整体空间格局总体合理的基础上,依存而不破坏原有的历史文化脉络,以其为动力机制,疏通经络并针对特定"穴位”调整整体机能,最终激发老城活力。

从中医学整体观的角度理解,老城的保护和利用不应是孤立分开的,要全面地认识其综合价值与作用,将文化遗产保护与老城发展相结合。从中医学系统观的角度理解,老城区随着历史演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命组织、脉络结构和细胞单位,表现为整体空间格局、街巷肌理、历史建筑、公共空间、绿地水体等,各部分相互作用构成有机系统网络。

因此,本次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研究老城保护利用模式,通过借鉴中医学的思维方式研究老城系统组织构成的内在关联:一方面,为老城病症的产生机理、预防方法、表现症状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其健康运行进行诊断治疗,并提供对应的方法策略。

2.3 基于“城市针灸”理论的规划内容体系建立

西安老城经历多个历史时期发展,在时间漫长和空间有限的背景下,在演变中保持了连续性,各种功能和要素实现了内部协调和外部统一,形成了一个自我完善的有机体。

从“城市针灸”的视角研究老城,按照中医的流程,从基地把脉—特征梳理—问题断症—施针治疗四个步骤,建构老城保护与利用的规划内容体系。

第一步:基地把脉。辩症施治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从中医角度判断老城是否健康有活力,需要掌握老城的价值特色和城市建设情况,并进行综合评估。

第二步:特征梳理。面对老城的复杂现状,应准确断症,提供“保养脏腑、疏导脉络、激活穴位”进行对症治疗,促进老城区整体复兴。西安老城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及历史文化遗产等是其脏腑;空间结构、功能组织、设施布局等是其经络;绿化景观、公共空间、建筑等节点是其穴位。

第三步:问题断症。老城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经历了粗放式更新改造,导致了遗产保护、文脉传承、空间布局、人居环境、实施管理等方面的种种问题。面对复杂的城市病症,通过“城市针灸”从城市结构和联系断症问题,进行精细化的局部治疗,清除障碍,有效疏通,促进相关区域气血畅通,实现老城整体有机更新。

第四步:施针治疗。老城的空间组织不断新陈代谢,需要适时适地的植入新元素。介入元素不仅限于物质,如环境治理、交通疏导,还包括政策管理和人文活动等。继承、保护老城历史文化遗产同时,考虑老城发展方向,对游客、居民、市民行为进行分析,将人的需求融入其中。

3 基于“城市针灸”理念的西安老城保护与利用的规划实践探讨

3.1 现状解读

3.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以西安护城河以内约13.52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域作为研究范围。作为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和精华,护城河以内范围的老城区是历史资源最为集中、最能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格局价值的历史地区。

3.1.2 现状把脉

(1)西安老城历史文化保护现状

空间格局。老城的城市空间格局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等时期(图1),基本延续隋大兴唐长安城的皇城格局,保持明清时期的完整格局。在空间上依然延续了清朝时期以钟楼为中心的布局结构,随着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拓宽,钟楼的中心性愈加凸显,成为了城市重要的中心点和节点。延续至今形成“城墙轮廓明显、街-院-巷,路网骨架明晰、轴线突出”为特色的城市空间格局。

城墙区域。西安城墙始建于隋朝,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公里。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老城区,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门,至今已有城门18座(表1)。

表1 西安城墙城门现状一览表

表2 老城内的历史文化遗产类型及内容表

街巷肌理。老城自建城以来历经时代的更迭,在延续整体棋盘路网格局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时代的特色的街巷格局,如明清时期的树形结构(图2)、民国时期的小尺度方格网结构(图3)、近现代时期的稀疏路网结构和差异化结构(图4)。

历史文化遗产类型。老城内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建国至今时期,历史文化遗产众多,主要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表2),分别是城市历史格局、西安城墙区域、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近现代优秀建筑)、古树名宗教寺庙等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音乐、民间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2)西安老城城市发展建设现状

用地职能。现状用地中,居住用地约占总用地的29.48%、商业金融用地占27.74%,道路广场用地、公共绿地分别占15.51%和6.78%,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分别占0.44%和0.37%(图5)。现状用地布局的形成与规划区在西安市的地理位置、历史地位和城市职能紧密相关。

交通体系。现状路网结构为“一环两横两纵”。一环是环城路,两横是东西大街、莲湖路,两纵是南北大街、解放路。现状道路分为三级道路系统,包括主要干道、次要干道、重要支路(表3)。现状公共交通分为地下轨道交通、常规公交系统,现布设有轨道交通1、2、4号线,现状常规公交线路较多,公交站点基本覆盖老城(表3)。

表3 老城道路现状一览表

公共空间。老城公共空间的建设围绕钟楼为核心形成钟鼓楼广场,其它公共空间集中在北院门和碑林以及解放路七贤庄三个片区,主要由于这三个片区是传统的商业区,人口密集区,并且历史资源丰富。

基础设施。现状大型医院12家,中小学34所,小型绿地健身设施基本覆盖古城。菜市场、便利店等基本购物设施尚能满足当前居民生活需求。

3.2 特征梳理

3.2.1 历史文化价值特色

历史格局保持完整。老城是在隋大兴唐长安城的皇城的基础上建立的,其规划思想中既有对周、秦、汉时期营城理念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有对北魏邺城、南朝建康等都城建筑规制的汲取。经历不同时期变迁,依旧可见唐长安城格局与特色,即以钟楼为中心,以城墙环线为边界,以东西大街为轴线的空间布局,是老城最具久远、稳定、整体性的空间要素。

历史遗存极为丰富。老城经历唐长安城、韩建新城、明西安城等多个朝代长达1400多年的城市核心区域历史叠压。唐朝时期的历史遗存有大量宗教场所、宫殿遗存、名人故居等重要节点。五代至元期间历史遗存相对较少,有卧龙寺和碑林以及湘子庙。明清时期西安城扩建至今天的城墙范围,有八大王府、清真寺、道教寺庙和天主教堂等。近代时期,留下多处红色文化遗产和近代名人故居。

多元文化交融并存。老城是西安文化重要的载体,蕴藏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珍贵的红色革命文化以及深厚的宗教文化。一是汇集了戏曲、节庆、民俗等传统文化,以及最具西安地方特色的特色餐饮文化、居住生活文化、中华老字号文化,是传统文化和老西安特色生活文化的活态展示馆;二是集聚众多红色文化遗产,包括八路军办事处、中共情报处旧址、杨虎城纪念馆、西安事变指挥部、革命公园、七贤庄等,是近代中国革命和红色文化的先锋阵地;三是宗教文化氛围浓厚,拥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多处宗教寺庙,是多元宗教文化的聚集地。

3.2.3 城市建设现状评估

在用地职能方面,老城现以居住和公共服务功能为主,旅游服务相关的配套用地以及渗入市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微小空间较少。

在交通体系方面,受遗迹保护、城门限制等因素,高峰时区域对外交通极为不畅,交通负荷不均,城门拥堵严重,成为交通瓶颈。

在公共空间方面,目前已出现了一批等级高、人群集中,资源丰富的公共空间。如钟鼓楼广场、三大公园(革命公园、莲湖公园、儿童公园)、新城广场、三学街历史街区、北院门历史街区和永兴坊小吃街。

在基础设施方面,棚户区和建造时间较早的生活社区,既无集中供暖设施,也无统一燃气设施。缺乏相应的排水设施,导致部分生活污水流向街道。作为古迹集中与城市观光的重点区域,相关旅游服务设施匮乏。

3.3 问题断症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伴随新城区的建设,老城很容易出现功能和结构上的衰败。西安老城历经多个时期发展,具有物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综合复杂特征,其保护与复兴需要同时解决整个地区内历史文化保护修复、更新改造、民主民生等诸多难题。

问题一:脏腑不调。首先,表现为遗产保护不成体系。老城内存在着多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但空间分布分散,只关注对文保单位的片断保护,忽略整体保护。遗存数量多分布散、保护碎片化,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其次,风貌不凸显。历史轴线在城市格局中没有得到凸显,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没有深入挖掘和利用,风貌特色未得到充分展示。第三,管理缺乏统筹。老城由于三区分治,缺乏统一协调、统一管理,造成西大街、东大街、解放路等主要城市街道商圈发展定位同质化。

问题二:经络阻滞。首先,主导功能不成规模,活力丧失。通过对不同时期西安老城区的文化活动活跃度大数据分析得知(图6),与其定位相宜的文旅活动依然较少。参考百度地图、Google Earth和微信城市服务等,根据技术平台得到人口活动热力(图7),分析一天内不同时刻的人群活动情况(图8),由于老城外围片区功能业态多元,传统商业地位逐渐受到“小寨”等区域的冲击,数据直观反映出老城商业活力下降,功能业态不足以吸引人群。其次,人居环境和设施面临新压力。老城内部分居民生活区域和背街小巷表现出空间现状吸引力不足、人情交往条件与基础设施条件不能兼具等问题。第三,交通不成系统。内部道路交通空间缺乏连续性,道路空间被挤压,各交通方式未能有效衔接。

问题三:穴位不通。老城现状集中绿地主要为莲湖公园和革命公园等大型公园绿地,还有少量绿地分散于小巷,既不能提供足够的游憩空间,也不足以提供互动交流的公共场所,开敞空间数量总体缺失。现状如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内存在建筑密度大、建筑质量差的问题,不规范改造和维护缺失导致老房子品质下降。

3.4 施针治疗

3.4.1 建立整体保护体系,保养脏腑

历史文化遗产是老城发展的基础,只有在整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老城的更新与发展。

(1)梳理历史文化遗产,全面摸清历史家底

以全面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的,对老城内的众多文化遗产进行分类,找出2大类14中类20小类文化遗产保护要素,全面找出老城历史文化遗产类型并纳入保护,摸清历史家底,为下一步工作中体系化明确保护要素奠定基础(图9)。

(2)关联历史文化遗产,形成整体保护体系

通过分层次、分类别、分年代的“三分法”,全面系统地研究老城内的历史文化保护要素,将分散在老城中的历史信息进行整体关联(图10)。

建立“历史城区—历史地段—历史文化遗存点”三级保护体系(图11),从老城整体层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分别提出保护措施。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统筹规划空间结构

从统筹保护老城的层面出发,建立“一区两环两横三纵三片多点”的保护结构(图12)。其中,一区是指明清历史城区核心区的历史格局,包括空间结构、街巷系统、城墙环线、历史轴线等要素;两环是指城墙外护城河区域,城墙内顺城巷区域;两横是指东西大街横轴、莲湖路横轴;三纵是指南北中轴线(长安龙脉)、隋唐长安城南北中轴线、唐代大明宫大雁塔南北轴线;三片是指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地段、特色风貌街道;多点是指文保单位、五十年代老房子、古树名木、宗教寺庙等历史文化遗存点。

(4)管理历史文化遗产,完善实施保障体系

首先,提出“区划行政调整,协调统筹管理”的理念,重新划定新的行政区域,形成历史中心城区,统筹老城行政区划管理,从而加强老城内的整体保护。改变原本莲湖区、新城区、碑林区三区共管的局面,进行整体统筹,强化对老城风貌的保护和管控。

其次,叠合自明清、近代至今,各时期土地利用性质,通过大数据分析发展趋势(表4),对老城职能提出“三个坚持,两个严格”的转变策略,如坚持弱化行政职能,并保留传统、特色商业,完善文化、旅游、娱乐、居住和服务职能;严格限制企事业单位、高校、医院、科研院所新增住宅建设。

表4 明至今用地面积统计表

第三,拓展老城管控体系。分析总结8个影响老城保护的特征性要素,包括建筑、底层形式、人行及车行道宽度、行道树、街道家具、交通、D:H值、沿街业态等,通过保护要素的建设引导,传承并体现老城历史风貌的特色内涵。

3.4.2 构建功能需求网络,疏通经络

从市民、游客、居民三种人群需求出发,以导入文化旅游产业、提升传统商业职能、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构建功能网络体系。

(1)特色片区塑造

在老城区范围梳理现有核心公共空间,挖掘周边空间资源,并进行定位,最终形成了5个特色片区,分别是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风情休闲区、魅力老城生活区、都市商业服务区、综合行政服务区(图13)。

(2)历史轴线彰显

在历史轴线周边塑造传统风貌区,增加轴线及沿线节点的娱乐、文化、商业等功能业态。利用历史轴线上不同风貌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划分6个区域6大主题的展示规划(表5),突出特色精华亮点。

表5 轴线周边主题区一览表

(3)城墙区域串联

在城墙区域,以传统节气为基,挖掘特色文旅活动。结合老城内的传统节日,将文旅活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发多样的旅游产品,以城墙环线作为载体在不同季节开展多主题文化演艺活动。

(4)旅游路线设计

按照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代4个不同时期梳理历史文化遗产,串联形成隋唐盛世长安旅游线路(图14)、五代至宋文人旅游线路(图15)、明清民居与宗教体验旅游线路(图16)、近代红色革命旅游线路(图17),实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展示利用。

以老城内文化生活和休闲生活为载体,串联形成文化旅游路线、美食旅游路线、娱乐旅游路线,体验西安老城的生活特色(图18)。

(5)背街小巷提升

针对老城居民构建一套较为匀质的生活服务网络,将顺城巷与重点街巷同居民区连结,同时疏通背街小巷,清除死角,使得内部空间得到更好的联通,改善提升生活品质。根据街道空间的肌理和功能,将背街小巷分为传统肌理+商业型街巷、现代肌理+商业型街巷、传统肌理+居住混合型街、现代肌理+居住型街巷、传统肌理+商住混合型街巷、传统肌理+商住混合型街巷六种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的道路提出基础设施更新、服务功能升级完善、街巷文化挖掘和历史延续方面的策略。

(5)人本交通体系建构

设计轨道交通、公交、骑行等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如公交站、地铁站、出租车上车点、共享单车点之间的衔接,让行人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和距离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转接。同时,对现有游客集中、商业网点密集但步行安全性较低的路段进行改造,提升步行体验。如在永宁门等重要城门周边结合商业综合体设置大型停车场。联通环城路两侧及护城河两岸以及城市主干道,并串联商业及广场,设计步行游览连廊。

3.4.3 探寻空间触媒点,激活穴位

(1)点状绿地植入

对老城的绿化风貌地段、街道绿化、绿化景观节点进行空间布局,进行“市级公园、绿街绿道、绿化节点”相结合的系统规划。规划控制4个绿化风貌地段,60余条绿化风貌街道,以及15个绿化开放空间节点(图19)。

(2)小微空间塑造

针对存量物质空间,规划小微公共空间系统。叠合人口活动热力分析,在老城范围内寻找公共空间触媒点,打造老城里的微公园,改善环境。第一阶段围绕五十年老房子,建设23处小微公共空间。第二阶段以传统街巷和特色风貌街道为重点,新增27处小微公共空间。第三阶段在传统生活社区内部,新增42处小微公共空间(图20)。

(3)老房子改造提升

开展对老城内五十年以上老房子的专项调研,经统计分析后,按类别分为文保类、民居类、旧厂房和优秀近现代建筑及其他五大类,共计588处五十年以上老房子,分别对其提出保护更新方法。例如,对民居类老房子提出针灸式有机更新理念,摒弃大拆大建的传统建筑改造模式,采取小修小补地针灸式改造,保留部分原住民的居住功能,增加旅游服务和休闲游憩功能。植入民宿,共享服务设施、小型绿化空间和活动场所,以点带面,营造历史街区特色风貌。

4 结语

在城市快速发展、城市遗产保护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老城区应将保护与发展相结合,通过整体性、系统性的眼光看待问题,使其发挥自身优势,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实现老城的真正复兴。本文以西安老城为研究对象,以特征问题为导向,基于“城市针灸”理念在保护体系建立、城市功能优化、产业创新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特色风貌塑造及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提出建立整体保护体系以保养脏腑、构建功能需求网络以疏通经络、探寻空间触媒点以激活穴位等老城保护与利用的优化策略,旨在以建立城市针灸理念下的老城保护与利用内容体系为先导,结合西安特色和地方语境,全方位激发老城活力,填补了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在历史城区层面的空白,对于完善保护研究理论、指导各项保护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猜你喜欢

老城文化遗产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老城新活力潮流新维度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老城旧影·和平路
老城活力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