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少数民族特色古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韩国比较

2019-12-18刘志宏

中国名城 2019年12期
关键词:侗族古村落民居

刘志宏

1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关心,且在政策上支持力度也较大。从政府层面对古村落实施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政策支援,2017年中国共产党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提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通过了“国家新型城市化发展(2014-2020年)”;国家民族委员会在2012年印发了“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今后5年期间在全国重点保护和改造10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以建村〔2014〕61号印发《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等的实际举措。在政策上虽然有一系列政府的努力,也有了一定的观念改变,但是在真正的意义上,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村落,需要更科学的,体系化的保护对策。即,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必须形成体系化对策,最好的途径之一是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申报相结合,通过古村落的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来完善我国的村落建设体系。

依据上述政策与现状可知,我国村落评价体系注重定量评价,重点关注村落遗产价值营造等方面的内容研究;然而世界文化遗产注重定性评价,主要重点关注文化遗产普遍性价值等的分析研究,两者可互为补充。针对古村落的相关研究,多集

中在江南及华东等地区,如周岚,朱光亚等(2017)《乡愁的记忆:江苏村落遗产特色和价值研究》从村落遗产的类型和特色、地理选址与聚落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江苏村落遗产特色和价值的营造分析[1];王思明,刘馨秋(2017)《中国传统村落:记忆、传承与发展研究》,则探讨了中国的传统村落文化记忆与保护的研究[2];单德启(2014)《新型城镇化催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少数民族村寨贵在保持文化特色》研究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问题,并提供了经验方法[3];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2013)《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经验研究》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经验研究有了一定的成就[4];[韩]李柱玉,韩毕元(2011)《韩国传统村落的保护概念与方法论研究》分析了中韩传统村落的保全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法总结归纳出了不同的保护方法[5];[韩]金洪喜(2014)《韩国历史村落世界文化遗产的对应战略》主要研究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具体对应战略方法[6]。总之,西南少数民族特色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研究、特别中韩案例比较等的研究不多,古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方法与应用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目前专门针对西南少数民族特色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还比较少,具体的少数民族古村落建设策略研究还不充分,为此特别需要对少数民族古村落如何保护与建设的研究,特别是古村落在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方法研究很缺少。本课题将在以上研究动态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深化,突出少数民族特色古村落保护与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探讨西南少数民族特色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尚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本课题特以西南少数民族特色古村落如何保护与申遗为研究目标,为全国古村落保护与申遗的应对策略提供示范和借鉴。

2 研究范围与方法

2.1 研究范围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研究实例,研究范围为西南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计划中遴选出来的特色村落案例。另外,将韩国的民俗古村落的案例:河回村和良洞村作为参考研究对象进行现场详细的调查与研究。案例村落的概况整理如下(表1)所示。

2.2 研究方法与调查

本研究以中韩古村落文化遗产比较为中心,分析空间特性,并提出问题点,提出为了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特色古村落的保护和活性化的发展计划,并根据相同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中韩古村落进行现状调查,并对实例进行资料整理归档。其次,就是通过古村落的自然环境条件、传统文化、民居现状和中韩古村落的典型案例来寻找古村落的地域文化特征及保护与建设的路径。最后,查找古村落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案。另外,掌握西南少数民族特色古村落的文化和保护特性,总结出少数民族特色古村落的建设发展的框架和申遗策略。

3 古村落的理论考察

西南少数民族特色古村落是少数民族村民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场所,是少数民族村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少数民族特色古村落民族文化深厚、生活的环境优美、自然气候条件好,是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和乡愁记忆。通过分析特色古村落的营造形式及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申遗等要素,进一步分析古村落传统文化特征的形成与保护及发展的依存关系,突显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路径,思考不同地域特色古村落的保护与申遗策略的方法探究。

3.1 中国的案例分析

3.1.1 侗族程阳八寨

古村落的空间构成和民居条件:该村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东北部,由8个自然侗族古村落(大寨、岩寨、东寨、平寨、平铺、平坦、马鞍、吉昌)组成,俗称“程阳八寨”[8]。这些村落通过一条林溪河来连接,林溪河贯穿8个古村落的主要节点(图1)。其中,以马鞍寨为首的古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古村落是由梨山林树的空间结构组成的,矗立于稻田与江河围绕之间。乡村河流为南北流向,并充分利用了特色的地形位置和水资源。如(图 2)所示民居与村落环境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线。古村落东边位置的程阳风雨桥矗立在村落的入口处,形成了这8个古村落的重要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代表。

程阳八寨是整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中最具侗族典型特色、旅游开发最早的侗族古村落群,同时也是桂西北少数民族特色古村落中由以农耕生活为主的经济模式转变到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的经济模式的最具典型代表[9]。

古村落的文化遗产现状:1982年“中国-芬兰文化考察团”对三江侗族自治县进行了现场考察,两国考察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创立了侗族研究会、萨文化研究会及侗族木造建筑研究中心及“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心等侗族文化研究组织机构。201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其中有126件被指定为国宝,保全完好。

古村落的资产:代表性侗族民居有马胖鼓楼、平寨等,都是明朝时期之前建设的建筑。还有侗族大歌、侗族戏等3处项目被列入“无形文化遗产”,其文化遗产详见(表2)所示。

表2 侗族程阳八寨的遗产表

3.1.2 龙脊金竹壮寨

古村落的空间构成和民居条件:该村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东南部,以梯田为中心通过金山来连接各个村落,民居洒落在梯田和山谷之间,形成了一道自然的天山仙境风景。古村落依山傍水,依据这样的地形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梯田、民居、古村落门等文化特性空间的合理布局,流动性容易,做到柔软的布局效果,古村落和生态景观等各种要素都被融合在一起。如(图3)所示,侗族木结构民居的构筑体系比较特别,一般为三层木结构建筑,从而使古村落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古村落的文化遗产现状: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成为了许多古村落的典型代表。在美国举行的第16届圣达菲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们在世界遗产目录中,对文化景观优秀的村落提出了保留性价值建议,68项被指定为国宝,保存状态良好。吊脚楼和梯田等被指定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保护对象。

古村落的资产:村落的龙脊茶馆、族庙、吊脚楼、梯田、分水岭、百年古井等为侗族民居及环境的代表。这些村落遗产都是明朝之前建设的。另外侗族戏、侗族大歌等2项项目被列入“无形文化遗产”,具体的古村落的文化遗产详见(表 3)所示。

表3 龙脊金竹壮寨的遗产表

3.1.3 古村落存在的问题分析

以上两处古村落虽然现在已经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但是在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方法上还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从政府管理层面来分析。这两处的古村落都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古村落,在政府支援与管理上缺少科学性的政策方案来指导。没有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古村落保护规划与管理制度。比如:侗族程阳八寨在旅游业和建筑业上的管理就很不科学,现在由几个旅游公司来进行管理和运营,在新建民居和传统民居建筑修建上完全失去了原有的侗族文化特色,民居建筑存在“五花八门”的现象不少。

其次就是在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后,没有可持续深入挖掘古村落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价值,也没有更好地突出真实性和完整性。

总之,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政府主导,学术文化界的不断推动,当地村民自主参与。

3.2 韩国的案例分析

3.2.1 河回民俗村落

民俗村落的空间构成和民居条件:本村因被洛东江呈现“S”形环绕,取“河回于此”之义得来“河回村”一名。从风水地理上来看,河回村属于太极形、莲花浮水形、行舟形,早在朝鲜时期就成为了著名的宜居之地[10]。在河回村最不利的自然条件就是冬季可怕的西北风,为了避免西北风,在安东市河回村的西北方向植栽了很多万松亭。从村落的规划体系来看,村里的居住中心是由东西方向上的道路来构成,南北方向的道路将居住地分隔开来(图 4)。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两条道路之间的暗道具有防空作用,村舍里多种多样的香气出现在东西南北。村落的东面是从太白山脉延伸出来的花山,海拔327米,花山山脉逐渐演变为低矮的丘陵并延伸至河回村西面。村落的中心和最高处是三神堂,并有600多年树龄的榉木(御神木)。整个村落的民居都是向着洛东江而建,因此与韩国其它村落正南、东南朝向的民居相比,民居朝向不一致和村落景观配置都是河回村的与众不同之处(图 5)。

民俗村落的文化遗产现状:河回村是韩国同姓村的典范,丰山柳氏家族在此生活了600多年,村里的民居经历了岁月变迁依然完好保存至今。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许多古村落的典型代表。河回村至今依然保存着以前庶民们喜欢的“河回别神假面游戏”和文人们喜欢的“船游绳火游戏”,以及被称之为国宝的“河回屏山假面”、“惩毖录”和被指定为国家级宝物的养真堂、忠孝堂等21处文化遗产,因此河回村是个能让人感受到韩国传统文化和建筑文化的地方。

民俗村落的资产:村落的养真堂、忠孝堂等为该村的民居代表。其中,忠孝堂和杨真堂的民居建筑有着良好的视觉对应。另外,三神堂的庭院和堂屋对应,形成了民俗村的中心空间。具体的村落文化遗产详见(表4)所示。

表4 韩国河回村的遗产表

3.2.2 良洞民俗古村落

民俗村落的空间构成和民居条件:该村位于雪苍山主峰相连的溪谷与山脊之间,良洞村的民居建筑基本上都由菱形构成(图 6)。在该菱形线上,由多间传统韩屋、草家屋及连成一片的茂盛树林所组成。其中,书百堂和无天堂在内的观稼亭、香坛等主要建筑位于海拔20-35米的位置。这些主要建筑的下面是位于两班房屋的茅草房,在200年前,名门世家的生活方式仍流传至今,原始韩屋也保存大约有54户左右,体现出了朝鲜时代中期各种各样韩屋所具有的传统构造。整个村落的民居建筑都是沿山而建,结合山脊与溪谷的特色地形,营造出山野趣味的民俗古村落生活场景(图7)。

民俗村落的文化遗产现状:良洞民俗村1984年被指定为韩国重要的国家民俗资料,另外,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村有198栋传统民居,并有26栋韩屋已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文化遗产数目主要集中在书百堂和无天堂。其中圣主峰是书百堂的眼,横向是把书百堂、无天堂、杨东川、观稼亭、香坛等相连接起来形成对应,从而显出民俗村落的地域文化特色[11]。

民俗村落的资产:村落的书百堂、无天堂、杨东川等为该村的民居代表。其中,书百堂和无天堂的韩屋形成了良好的视觉对应。具体的村落文化遗产详见(表5)所示[12]。

3.2.3 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分析

表5 韩国良洞民俗村的遗产表

以上韩国两处古村落于2010年已经成功入选UNESCO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上对我国的古村落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首先,从活化古村落的文化资源价值分析。利用文化资源的科学方法,指导保护与发展;通过观光产业来带动村民一起保护和发展古村落的丰富资源;通过政府的资金投入活化古村落原始功能。

其次,依据UNESCO世界文化遗产入选标准来评价。通过调动评估专家的专业知识来指导申遗;结合入选标准来完善古村落的评价体系;通过古村落的评价体系,来分析申遗的方法与问题。

最后,挖掘古村落独特的文化价值,进行有效保护。深入研究古村落的氏族特色文化价值,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与完整性;突显韩国的韩屋特色,分析独特的结构形式;制定完整的保护制度,进行有效保护。

因此,韩国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案例给我国UNESCO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中的古村落带来了理论借鉴与科学依据。

4 古村落可持续发展应对策略

4.1 依托申遗的基础来进行保护

4.1.1 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与标准

(1)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

世界文化遗产是以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联合教育科学文化机构)为保护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所制定的协议,为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遗产。为了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在一个国家中有文化价值,应该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又可称文化财产、文化财或文化资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文化保存价值,并经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机构指定或登录之文物,可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两类。世界文化遗产是指人类文明和自然的相融合下,人类保存下来的易损坏且具有文化价值的重要财产。依据公约的首章规定,属以下内容之一者(表 6),可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3]。

(2)世界文化遗产入选标准及村落符合情况

表6 世界文化遗产的分类表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操作指南》的规定,评价文化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是依据世界文化遗产的6项入选标准进行的,其被提名的文化遗产必须符合《操作指南》规定6项标准中的1项或者多项才能被认为其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14]。古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应入选的6项评价标准及村落符合标准情况具体如下(表7)所示。

表7 案例村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标准情况[15]表

4.1.2 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

(1)古村落的概念

古村落也叫传统村落,是指中华民国元年(1921年)以前已经建成的村落。古村落周边的自然环境、民居建筑、历史文化、传统氛围、选址与布局、村落的原始风貌等各个方面都比较好地保存下来,并具有独特的民俗民风的村落被称作古村落即传统村落。古村落具有的6种特性分析(详表 8)所示。

表8 古村落的特性分析[16]表

因此,“民俗”的用语所具有的价值意义和范围非常地广泛,相反国家正式定义的民俗的范围(民俗、民风或风俗习惯、民族衣服、房屋、家具等)过于狭隘。

(2)可持续发展的古村落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古村落是指现今居住地在未来也会完好保全与持续发展下去的村落。一般可持续的古村落,未来也要持续着传统村落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具体的是与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生产活动和景观建筑遗产等相关,环境很健康,生产有经济性。即使在活用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存在价值性,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古村落文化建设、经济等多方面综合改善和可持续提高上,这就是指所谓的可持续发展的古村落。

因此,在古村落的诞生、成长、衰退和更新的发展过程中,古村落的保护不只是一种静态式的保护。应在继承好古村落民俗民风的村落文化前提下,将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自然环境提升成为村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辅以完善的整体布局规划,为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的应对策略。提升古村落保护的有效保障,促进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4.1.3 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与原则

世界遗产运营方针是以评价遗产的卓越价值为标准,提出了以下10个价值评价标准。其中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村落保护标准(详表 9)所示。

4.2 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2.1 文化传承的可持续性策略

文化传承可持续性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东西可以延续到未来进行整体保护和建设的一种发展模式。尊重民族文化传统,保护古村落居住形态。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古村落的长远保护与发展,突显出特色古村落的传承性和可持续发展。

将西南少数民族特色古村落的传统文化延续下来,并以传承可持续的形式进行保护和开发。通过古村落的传统文化来延续乡村的记忆、村民的原始生活、村民的民俗民风和村落文化的传承等。充分保护好古村落的传统技艺、节庆婚嫁活动、侗族大歌和侗族戏等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同时也强调古村落的原始生产、农耕生活、氏族血缘关系等文化,将其进行明确地、合理地活态化传承。古村落可持续发展与传承活力,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式来进行。在具体的古村落文化遗产价值的评价体系中,需挖掘出古村落物质文化遗产之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村落的可持续文化传承等无形文化遗产的价值[17]。

4.2.2 村落遗产的真实性策略

西南少数民族特色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前提是突出保护的重点,首先是确定好保护的对象为古村落的自然环境。风水景观是栖息地文化遗产的特点之一,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是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根据整体规划、街道空间和民居建筑等各自的空间特性,保护的中心性也会有所不同。古村落文化遗产作为村落共有的精神与物质文化财富,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可以让村落文化等延续,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村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古村落分类保护对策如(表 10)所示,都提出了不同的保护措施。

表10 少数民族特色古村落保护分类及整改方式[18] 表

4.2.3 村落遗产的价值性策略

过去的文化遗产是重视财产、法律价值及管理的概念,最近随着文化遗产的概念,包括这些传统的价值概念在内,包括古村落村民参与在内的社会价值,即公共资源价值概念,其定义扩大了。根据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文化遗产不仅是根据财产概念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价,但实际上,文化遗产不能忽视在经济上具有珍贵的价值。市场上交易的社会经济价值是分为市场值(Market value)和非市场值(Non-Market value),存在市场价格实际交换的市场,意味着在市场里的货币互换价值。市场价格除了在市场中互换的价值外,这是一种经济价值的价值体现[19]。

古村落突出的普遍性价值可以通过古村落文化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和村落文化资源经济价值体系来进行构建,通过古村落的利用价值和保全价值来进行建构。具体的古村落文化资源价值的组织构架关系(如图 8)所示。

5 结语

目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古村落作为中国代表性村落,随着新型城镇化和观光村落旅游产业的发展。开发商等的过度开发,缺乏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和专家的保护指导,导致古村落的原始风貌等特征逐渐消退,诸多民居建筑毁坏。再加上原村民不断流失,古村落的原始生活模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另外,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及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等,村落民居都正在雷同化,大部分优秀的传统文化正走向消失的趋势。

因此,笔者通过分析古村落的文化遗产有效保护方法和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研究方法等,提出了古村落文化遗产保全方法与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建构路径。结合中国和韩国的古村落的优秀案例,提出具有科学性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体系,并为全国古村落保护与申遗的应对策略提供示范和借鉴。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进一步实现全球化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猜你喜欢

侗族古村落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培中古村落文化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奇趣民居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