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因材施教教学方法
2019-12-17刘凤祥
刘凤祥
摘要:因材施教是一項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原则,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本文阐述了在初中教学中分层递进授课与教学的新见解,以期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递进 因势引导
随着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合适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越来越重要。因此,教师重视学生的差异,加以不同的引导是必然的教育方式。
一、因材施教,形势使然
在初二上学期,数学的学习难度急速提升,因式分解和三角形解题模式化对学生思维和技巧的要求较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即使对待不同基础的学生,也采取上课统一教学,课后进行题海训练的方法。在这一阶段中,学生会因个人体力、兴趣、学习习惯等原因逐渐拉开距离。因为传统的教育方法同时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学习方法欠缺的学生施教,导致顶尖的学生无法突破自我,而成绩落后的学生又跟不上教学节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能了解学生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分层教育,将较为懒惰的学生和勤奋上进的学生分成不同层次进行教学,既能帮助优秀的学生突破,又能帮助成绩落后的学生重拾信心。
二、因材施教的原则
1.具体分析,针对性分层
在进行分层教育时,教师应留心学生在面对不同数学课题的不同反应。如在教学“几何”中,有些学生会展现出优势,教师应放大这些学生的优势,帮助他们塑造数学学习的信心。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学生如果能适应教师的教学风格,学习情况可能会更好。
2.分层教学的基本要求
(1)学生情况相近
在系统分层时,教师应当注意所划分的每一层学生的学习情况、成绩水平,避免事倍功半。
(2)学生避免知情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留心每个学生的表现,合理隐瞒学生的弱点,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3)教师鼓励学习持久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从问题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放大学生的优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持久力和自信心,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4)教师精于指导
在授课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分讲、细化烦琐的问题。在课后谈话中,教师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学生的学习风格,并将学生的学习风格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策略,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
(5)教师积极鼓励
笔者认为,教师对各层次学生的评价,要以纵向性为主,客观评价学生暴露的缺陷,鼓励学生发扬个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构筑分层教学的角度及作用
1.细化学习层
教师应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勤奋程度,将他们划分为上进层、中等层、懒惰层,人数占比约为2﹕6﹕2。在划分学习层次时,教师要避免一味地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划分,教师应当细分同学的学习态度,从平时个人习惯、喜好厌恶或大致性格等方面进行细化。
对于上进层的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形成新的突破;对于中等层的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独立完成作业,争取“跨层”;对于懒惰层的学生,教师应耐心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放大他们的优势。通过分层引导,能达到班级共同进步的目标。
2.设定不同目标
教师要保证个人专业的娴熟,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目标。如对于上进层的学生,教师要设立更严格的目标,在完成课外基本作业后,要求他们完成拔尖提升的习题,允许相互讨论,再由教师逐一解答;对于中等层的学生,教师要严格要求他们独立完成作业,注重基础知识,积累错题,在掌握基础知识后,为他们设立“跨层”目标;对于懒惰层的学生,教师要先鼓励他们自主完成作业,对不熟悉的基础知识进行课后辅导,制定“每日一问”的要求,争取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在制定不同目标前,教师应事先与学生沟通,及时减轻学生提出的压力,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学习的持久力。
四、结语
初中数学教师因材施教,旨在为学生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习的信心。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的活力和积极性,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黄忠平.谈初中数学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分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3,(28).
[2]许明旭.层教学、因材施教——谈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3,(31).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