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宁疗护对老年终末期患者心理的影响

2019-12-17刘红梅徐景陈文姬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34期
关键词:终末期安宁舒适度

刘红梅 徐景 陈文姬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终末期疾病患者生命质量已经成为医学研究课题之一[1]。安宁疗护是针对无治愈希望的患者实施的一种积极的照顾方法,旨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在终末期由于死亡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惧,最大限度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2]。同时配备有专业医疗团队为其提供护理和照顾,协助患者缓解病症疼痛,并非是放弃治疗,而是尊重生命价值,通过特殊的护理方法安抚患者恐惧心理,引导患者从容面对自身疾病以及即将带来的死亡。目我国对于安宁疗护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恶性肿瘤或慢性疾病终末期患者未得到高质量护理支持。鉴于此,本次研究分析针对老年恶性肿瘤或慢性疾病终末期患者开展安宁疗护予以心理干预的作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10 月—2018 年12 月期间本院收治老年恶性肿瘤或慢性疾病终末期患者5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9 例。入组患者预计生存期不低于3 个月、罹患恶性肿瘤、无精神障碍疾病。排除患有认知障碍或意识障碍者。对照组男15 例、女14 例;年龄60~80 岁,平均(72.34±2.46);疾病情况:胃癌8 例、乳腺癌12 例、肺癌9 例。观察组男16 例、女13 例;年龄60~81 岁,平均(72.72±2.50)岁;疾病情况:胃10 例、乳腺癌10例、肺癌9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注意观察患者疾病变化,叮嘱患者注意事项,耐心为患者介绍疾病服药重要性等知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开展心理干预,首先,评估患者心理特征,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高。其次,予以心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开展认知教育:详细与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病情、治疗情况以及预后状况,尽量消除患者不良认知。(2)耐心倾听并予以支持心理干预,要求医务人员采取鼓励性语言与患者交流,或采取非语言性沟通方式,予以患者心理安抚。(3)实施生死观教育:促使患者意识到生与死是人必经过程,尽量消除患者不良认知。(4)亲情支持:叮嘱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抱着理解与宽容的态度对待患者,使得患者内心精神得到依靠,同时不断调整患者心理状态。(5)社会支持:患者每日接受不低于15 min 心理疏导,使得患者身心得到放松,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叮嘱患者家属联系患者亲友,多与患者聊天,释放内心的苦闷,减少患者心理负担。

1.3 观察指标

(1)评估2 组患者心理状态,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经干预后心理状态,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高。(2)分析2 组患者舒适度,经本科室自制患者舒适度调查表展开评分,采取百分制,其中评分>90 分提示非常舒适;评分介于80~90 分提示为较为舒适;若≤79 分提示为无舒适感,整体评分越高,患者舒适感越高。舒适度=(非常舒适例数+较为舒适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2.0 软件,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分析

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 组心理状态比较(分,±s)

表1 2 组心理状态比较(分,±s)

2.2 舒适度分析

观察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变化、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影响,恶性肿瘤或慢性疾病患病率呈现增长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3]。尤其是疾病已发展至终末期患者,治疗对其意义不大,临床上主要采取护理干预。相关研究提示[4],该类患者多存在不良心理状态,例如焦虑、抑郁等消极心态,甚至有部分患者产生自杀念头,特别是老年患者,加上其他疾病的影响,易产生消极心理,无法配合完成治疗。针对该类患者,目前临床上多予以安宁疗护,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度过最后时光,保证患者从生理、心理上感觉舒适,尽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而非将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作为唯一目标,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安宁疗护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不良心理状态,降低焦虑、抑郁情绪;同时促使患者从生理、心理上感觉舒适[5-7]。分析原因如下:在安宁疗护期间为患者开展心理干预,予以患者支持性心理干预,开展生死观教育,叮嘱患者家属陪伴和关心患者,予以亲情支持,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务人员及家庭人员的关心,内心得到平静[6]。家庭中的情感是调整患者心理的重要环节,患者家属及亲友是其内心精神依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安抚患者心理,减少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8-13]。

综上所述,老年恶性肿瘤或慢性疾病终末期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因此在开展安宁疗护中期间强化心理干预有利于减少患者不良心理,提升患者舒适度,这对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2 2 组患者舒适度分析 [例(%)]

猜你喜欢

终末期安宁舒适度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还鸟儿一个安宁的家
赢来安宁献给党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安宁的战争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