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探索
2019-12-17伊宾红
伊宾红
(四川省宜宾市第十二中学校,四川 宜宾 644000)
计算能力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之一,它是学生学习数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纵观全国小学数学试题,涉及计算内容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均占85%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和某些内部因素的影响的特点,在练习的时间和数量上合理安排,采取“短时、少量、多次”的方法,避免学生疲劳、厌烦现象的产生,使学生的注意力能稳定地集中在练习对象上,从而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学生口算训练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的熟练程度决定笔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因此,每个学生都要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从小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上看,口算的基础要求不同。低中年级主要在一二位数的加减法,熟练掌握二十以内数的加减法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高年级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具体口算要求是,先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到的三位数立即加上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迅速说出结果。这项口算训练,有数的空间概念的练习,也有数位的比较,又有记忆训练,在小学阶段可以说是一项数的抽象思维的升华训练,对于促进思维及智力的发展是很有益的。
我在教学口算除法时,例如600÷3先不看600末尾的2个0,先算6÷3,所以600÷3=200。240÷4想:4×( )=24,24÷4=6,240÷4=60,我引导学生这样理解:6个百除以3等于2个百,所以600÷3=200,24个十除以4等于6个十,所以240÷4=60。总结:末尾1个0就是把这个数看作多少个十;末尾2个0,就是把这个数看作多少个百;末尾3个0,就是把这个数看作多少个千……以此类推。通过这样教学,学生既能理解,又能算得简便。
二、鼓励算法多样化
新课标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待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总是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探讨48+6的算法时,让学生充分讨论论、交流,最后得出了这些算法:有把个位上的8和6相加等于14,40加14等于54。学生有的摆小棒,有的拨珠子,有的列竖式,使每个学生学到了不同的数学知识。如我在教“400+500=”时,我说:“这道题怎样算呢?把你的好方法和同桌说一说。”教室里立刻响起了激烈的讨论声。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我组织了全班交流。
生1:我是这样想的4+5=9
所以400+500=900
生2:我想4个百加5个百是9个百
所以400+500=900
于是学生将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展示出来,学习热情高涨。
三、掌握简便运算方法和技巧
在计算中正确运用运算定律可以简化运算,但有时学生容易被假象迷惑,以为能够进行简便计算,将运算顺序搞错。比如:36+64×5=100×5=500;14×6÷14×6=84÷84=1。老师可以讲授一些技巧方法。例如:拆分法。将3.2×12.5×25拆成(8×12.5)×(0.4×25);借来借去法。9999+999+99+9可以写成9999+1+999+1+99+1+9+1-4等等。此外,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则能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比如25×4=100,125×8=1000,圆周率近似值3.14与一位数的积及与12、15、16、25几个常见数的积;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等等。
四、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习惯
很多学生做作业就是为了完成任务,不管三七二十一,写完了就行,这就导致了计算错误率高。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随时提醒学生检查,如,数字看错了没有,运算顺序错了没有,数字写错了没有等。无法口算的还应该验算,看结果是否正确。每次作业都提醒、强调,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慢慢养成了自主检查、验算的习惯了。
五、加强错题的整理和分析
面对学生学习中的错题,老师应让错题成为引导学生进行再度探究的学习资源,成为教师反思自己教学得失的载体。要重视学生错题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其错误的思想根源。在平时的批改作业中,我准备一本记录本,将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分类记录下来,从中发现共性错误并找出典型错例,便于教学中“对症下药”,特别是找出算理不清、方法不对的典型错例,组织学生剖析根源,找出“病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我还要求学生进行“错题整理”,把自己作业本、练习本、试卷里的错误及时找出错误原因,并及时订正、归类整理。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有耐心、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