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竹枝歌舞的当代表现与传承*
2019-12-17刘晓娟
刘晓娟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000)
夔州竹枝歌舞是巴渝地区特有的民间歌舞,据《乐府诗集》八十一卷记载:“《竹枝》,本出巴渝。”[1]上千年的流传使竹枝歌舞吸收了大量巴渝地区的民俗文化和艺术特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面对大量外来文化的冲击,夔州竹枝歌舞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隐退到奉节、巫山等偏远山区。后经奉节县基层艺术工作者的挖掘、整理,2009年,夔州竹枝歌舞被纳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至此,这项隐匿于巴渝地区偏远山区的民间舞蹈艺术再次走出大山,走进众多巴渝人的视线,使巴渝子孙们再次感受到其古老质朴的艺术魅力。
一、夔州竹枝歌舞的当代表现
(一)文化背景
巴巫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巴渝地区的主流文化。古代巴人粗犷大气、骁勇善战,这种精神也是族群的重要标志。巴人历来以白虎为图腾崇拜,认为族群为白虎化身。《后汉书》卷86《南蛮传》载:“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巴人以死为回归,认为死便是回到祖先那里,心中充满对祖先的崇拜与敬仰。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祭祀以求得到祖先的庇佑。可以说,巴人对白虎既有亲缘上的认知,又有源于本能的惧怕,而这种矛盾的关系最终被神话并世代流传,成为巴人的文化——巴巫文化。几千年来巴渝地区的人们在巴巫文化的浸润下,生活、生产、劳动、歌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风格,创造了大量文化艺术瑰宝,而竹枝歌舞便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形成,成为了巴渝地区重要的文化符号,并在唐宋时期大放异彩。
到了明清时期,巴渝地区经历了两次人口的大迁徙,即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同时也带来了大量外来文化,这些外来文化与巴渝文化相互影响、互相融合。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历史上政治与经济的交往,会增加文化间的互动,一些强势的文化在自身濡化的同时,也不断在渗入外来文化,从而发生“涵化”(acculturation)。涵化可以使“持续接触和影响而造成的一方或双方发生大规模文化变迁。”[2]而接受和适应也可称为是“涵化”的表现。即当两种不同的文化存在差异时,就会产生“同化”或“融合”现象。巴渝地区的原生文化在这些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不断涵化,具有了多元化的艺术风格。至此,巴渝地区形成了以巴巫文化为主流,移民文化和外来文化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这种多元化的繁荣景象一直持续到近现代,丰富了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
(二)艺术表现
1.音乐表现
竹枝歌舞的音乐主要体现在唱词,即《竹枝词》、伴奏乐器和曲调等三方面。竹枝歌舞的唱词为《竹枝词》,自刘禹锡在夔州创作《竹枝词九首》之后,这种文学体裁便风靡全国,几千年来,文人骚客相继创作了大量《竹枝词》,这些竹枝词为竹枝歌舞提供了丰富音乐素材,推动了竹枝歌舞的发展。当代的竹枝歌舞仍旧以《竹枝词》为唱词,但在称词方面进行了部分改变,使竹枝歌舞的唱词更生动。竹枝歌的称词原本仅有“竹枝”“女儿”两个二字称词,当代为了配合人们的语言习惯和当代的音乐风格,称词在原有的“竹枝”和“女儿”基础上增加了“竹枝叶儿青哟”等多字衬词;在伴奏乐器方面,当代的竹枝歌舞保留了原始的笛子和鼓,同时增加了电声乐的伴奏,使音乐更加受当代老百姓喜爱;在曲调上,竹枝乐作为竹枝歌舞的伴奏音乐,一直都具有祭祀音乐的巫觋风格,哀怨、婉转,寄托思念。当代的竹枝乐早已没有了祭祀的风格,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进步,巴渝地区早已不在贫困,经济、文化得到飞速的发展,祭祀、求偶再也不是竹枝歌舞的社会功能。如今的竹枝歌舞的主要社会功能是自娱自乐,同时具有健身的功能。因此,竹枝乐的节奏、也变得欢快明朗,曲调则借鉴了当地民歌的风格特征,调式以宫调、商调、徵调和羽调为主;配以二度、三度为主的级进音阶,唱起来轻松活泼,完美的表达了新巴渝人幸福快乐的生活状态。
2.舞蹈表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如今的巴渝百姓生活富足,身体健康和身心愉悦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竹枝歌舞的社会功能已转变为自娱自乐和强身健体,成为了当地百姓广场舞的宠儿。
在舞蹈动作上,竹枝歌舞依然保留了大量传统的舞蹈动作,如“击鼓起舞”,“通天拜地”,“摆手踏节”,“村姑献花”等,最值得庆幸的是“扬袂雎舞”依然保留在舞蹈中,虽然在舞蹈的动作形态上更现代化,但其主体形态仍清晰可见。从舞蹈的动律来看,竹枝歌舞以屈膝踏地为主,但动作轻快活泼,极富朝气。上肢动作幅度较大,以生产劳动、踏青、男女爱情、节令为主要表现内容。由于竹枝歌舞当今的社会功能为自娱自乐和强身健体,因此,在舞蹈动作上有了相应的创新,如击掌、击腰、小跳、单双手划圆等动作,充分展现了巴渝百姓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在表演场地方面,由于竹枝歌舞已成为当地老百姓广场舞的一部分,因此,演出场地主要以空旷的公园、广场为主,当地文化部门为丰富当地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传承本土文化,每年会定期举办竹枝歌舞表演及比赛,因此,舞台也是竹枝歌舞的主要演出场地之一。
综上所述,随着历史的发展,竹枝歌舞的社会功能和艺术形态在不断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后,巴渝地区早已不再是刘禹锡笔下的“巴山蜀水凄凉地”了;当代的巴渝人也早已不再是《巴氏廪君》中的“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之族群了。竹枝歌舞经历了最原始的祭祀、祭祖功能、唐宋时期的婚恋繁衍功能,最终成为了人们自娱自乐的健身功能。这种历史性的转变有力的证明了,民族民间的艺术形式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嬗变的,但不管如何嬗变,其民族艺术的精髓和灵魂则会一直随着族群的繁衍生息而不断传承。
二、夔州竹枝歌舞的传承
竹枝歌舞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巴渝之地,盛行于唐代,并风靡全国,但在民清时期便逐渐消亡,最后在起源地夔州的偏远山区尚有少量遗存。21世纪,当地艺术工作者在非遗政策的支持下,走进山区,挖掘了此项民间艺术,命名为“夔州竹枝歌舞”,在当地大力推广,并成功申报了重庆市级非遗项目。至此,“夔州竹枝歌舞”再次成为当地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财富,广为流传。
(一)夔州竹枝歌舞的传承现状
目前,夔州竹枝歌舞的民间传承主要在重庆市奉节县。在非遗政策的大背景下,当地文化部门对该项民间艺术尤为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但对竹枝歌舞的遗存进行了深度挖掘,还根据当代老百姓的喜好,与时俱进,在保留了竹枝歌舞原始形态的基础上,对音乐和舞蹈进行了创新,使竹枝歌舞的社会功能与百姓需求紧密相连。同时,当地文化部门安排专业人员在当地传授、指导竹枝歌舞,使竹枝歌舞成为广场舞的主要内容,扩大了竹枝歌舞的受众面和影响力。与此同时,为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竹枝歌舞的传承中,增强当地百姓对竹枝歌舞的兴趣,也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竹枝歌舞的艺术魅力,当地文化部门每年都会在不同的节庆和固定的时间举办夔州竹枝歌舞的展演和比赛,这一活动大大促进了竹枝歌舞在当地的传承,推动了竹枝歌舞的发展。
(二)夔州竹枝歌舞的传承建议
近年来,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本土民间艺术与当地旅游的结合,已经成为推动旅游项目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2019年3月,由奉节县政府邀请国内著名导演张艺谋打造的大型实景演艺项目《归来三峡》在以夔门、白帝城、瞿塘峡为背景的奉节上演,演出节目选取了李白、杜甫、刘禹锡、苏轼、陈子昂、李商隐6位诗人的十首诗词,以中华传统诗词文化为支撑,对中国古典舞“翘袖折腰”“闪转腾挪”等形态进行动态塑造,追寻文人墨客笔下从内到外,天人合一,水天共舞的诗歌意境。
这是奉节县将本地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一次成功举措,但笔者认为,作为当地民间艺术瑰宝的“夔州竹枝歌舞”在该项目中只有少量表现,而缺少大量完整剧目,更缺乏如《踏歌》、《丽人行》之类的代表性舞蹈。如果当地文化部门将“夔州竹枝歌舞”打造出一个经典的代表性剧目,则可实现使竹枝歌舞从“后台”走向“前台”的转变,从而使更多人了解竹枝歌舞的魅力,而不再仅仅只是当地流传而已。
三、结语
竹枝歌舞在经历了上千年的流变之后,如今依然保存在巴渝夔州地区,并在当地文化部门的努力下流传于当地百姓之中。这种源于民间、存于民间的保存形式使夔州竹枝歌舞的艺术价值得以较好的体现,也使竹枝歌舞的传承工作能更为顺利。相信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当地文艺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在当地百姓的代代传承中,夔州竹枝歌舞的发展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