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苗族歌谣文化价值及传承探析*
2019-12-17韦舒元李文波樊亦辰
韦舒元 李文波 樊亦辰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5)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智慧种族一切社会现象与种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融水苗族歌谣本身就是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含义,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社会环境都会对其产生影响。融水苗族歌谣符合苗族人民的心理认知,拥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娱乐价值,探其根源就是它本身的文化含义,融水苗族歌谣的文化传承价值和生活娱乐价值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
一、文化传承价值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身为中华文化中的一员,融水苗族歌谣文化也具有传承价值。因为苗族歌谣不仅能教育苗族后人永不忘祖先故土,呈现出苗家人对祖先的追忆和寻根的浓重之情,还能培养出苗家人的文化意识。对于过去没有文字的苗族,音乐代替了文字并发挥着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功能,让没有文字的苗族在歌谣传唱中,找到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使得歌谣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
从韦秀明所著的《融水苗族十二大古歌》中,可以了解到我国苗族歌曲有着较长的历史,并有着完整、成熟的艺术形式,我们调研小组在近期参加融水香粉苗族文化演出中还能感受得到这种漫长的历史痕迹。
苗族歌谣押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并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意象,例如:诗中的具体意象“树”代表“男”,“花”代表“女”,生动形象。在苗族古歌中,对于苗族历史有着详细的记载,从创造天地的顶佬顶六,再到宝公、雄公、且公和当公四位神人运金运银,铸造日月。歌谣朗朗上口,历史代代相传。苗族歌谣强烈凝聚力和号召力,可以将苗族人民的心连在一起,使苗族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大文化圈里表现出自身的价值。
二、生活娱乐价值
艺术源于生活,苗族歌谣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融水苗歌经久不衰的发展就可以看出,长期以来苗族人民对于生活的歌唱从未间断过。现代的苗族歌曲中也有一些作品表现对美好生活由衷的景仰和向往,很多歌中传颂的古老故事如今已成为这个民族的一种神话和信仰,与融水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密切相关。
融水有着“百节之乡”的美称,其中不乏各种娱乐、社交活动。在这盛大节日中每家每户都会参与到“歌会”中来,融水苗族“倚歌择偶”由此而来。节日活动的开展不仅展现着苗歌动听的曲调,歌手精湛的唱功,人们在参与活动中不仅身心愉悦,思想也得到了升华,从而使苗族歌谣在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苗族歌谣的生活娱乐价值,是因为苗族歌谣内容不只是局限于古老传说、宗法制度。对于苗族人民生活的情况,在歌词、内容、唱法上各方面都表现了出来。
比如《拉山号子》这首歌就记录苗民拉大衫木过坳时的过程与场景,在歌词中的“嘿扎拉”、“用力拉呀”都源于生活中的口语。而且该歌曲风活跃,不仅为劳动者在劳作过程中起到活跃气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在生活娱乐中寻找苗族歌谣自身的价值。
苗族歌谣最初的作用就是生活娱乐,歌者将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融入歌谣中,也体现了歌谣的生活娱乐价值。
三、融水苗族歌谣的继承与发展
融水苗族歌谣是苗族人民留给我们重要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并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需要继续传承和保护、发展。
(一)融水苗族歌谣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科技高速发展。越来越多高新技术产品的引入以及我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孩子口中所哼唱的不再是苗族歌谣而是流行歌曲;孩子手中所拿着的不再是芦笙刺绣而是手机。由于网络的出现,当地居民在不用离开本土的前提上,就能通过各种途径接触许多新奇思想与高新产品,再加上近年来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当地苗民特别是青年人因追求流行文化容易淡忘自己先辈传承下来的文化结晶。
如今,越来越多的苗民出现了不会唱苗歌、不会说苗语的现象,对一些苗族习俗以及苗族历史更是一无所知。因此,融水苗族歌谣文化继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融水苗族歌谣继承方式和发展的保护措施
融水苗族歌谣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离不开它独特的传承方式,即“个体传承”和“集体传承”。
“个体传承”指的是在家族圈内长辈对晚辈和老师对学生之间的传承。其中,长辈对晚辈的传承方式主要是母女相传、父子相传等等,许多苗民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苗语,学习苗歌。在传承过程中,一些长辈会通过日常生活琐事以歌的形式告诉晚辈人生哲理;在与晚辈一起劳作时,长辈们便会哼唱劳作歌活跃气氛并教授晚辈苗族歌谣;在快入睡时,有些长辈便会向晚辈讲述苗族古歌的故事,哄晚辈睡觉。融水苗族歌谣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
“集体传承”指的是村际性、乡际性、县际性的社交和娱乐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和竞赛。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每逢过年过节,在各乡镇的歌舞台以及融水苗族体育公园歌舞台各路歌手会云集一起,斗歌赛曲,热闹非凡。在比赛过程中,你来我往的对唱方式、对唱内容以及周围观看学习的观众潜移默化的组成了一个最直接、最广泛的传承氛围。赛后,有些观众觉得对歌中的歌曲好听,便会回到村中哼唱起来,继续传播扩散,使得苗歌可以得到多方面流传。在对唱过程中,各寨歌手必然需要相互吸取他人歌唱精华,然后又将其不断创作更新,这样做不仅可以升华自身的唱法,更使得苗歌发展日益丰富,并逐步增添其传承活力。
如果说,“个体传承”是最直接的传承方式,那“集体传承”就是最广泛的传承方式。两者相辅相成,使得融水苗族歌谣历经时代变迁,依然得以保存,并得到长久发展。
为了使融水苗族歌谣得到更好的发展,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也出台了许多政策保护融水苗族歌谣文化并对其进行发展,以及各个组织也为其出谋划策。
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并鼓励苗族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以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为例,该中学为了使融水苗族文化更好的传承、发展下去,开办了苗族刺绣培训班、芦笙培训班以及苗族歌舞培训班,使得更多学生得以多途径、全方面的了解融水苗族文化;为落实苗族文化走进校园,民族中学培养了世界上最大的芦笙表演团队,并于每年的斗马节在融水苗族自治县体育公园中进行演出活动;校园建筑也是充满苗族文化特色,比如蚩尤柱别具特色。民族中学非常注重民族歌谣的发展传承,对掌握苗语的学生重点进行艺术方面的培养,师生结合现代元素,创作了许多新时代苗族歌曲。对于苗族歌谣文化传承与发展,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在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该学校也被誉为“苗山人才的摇篮”。
为了让大多数人更直接、更广泛的了解苗族歌谣文化。政府加大对融水苗族自治县旅游景点的投入,并对一些苗族歌舞团队以及苗族歌谣协会给予资金扶持。融水苗族自治县每周六、周日都会在体育公园举行带有苗族特色的歌舞晚会;在重大节日更会在体育公园举行千人以上的大型歌舞盛会,男人吹着芦笙、女人穿着百鸟衣跳起踩堂舞,画面十分壮丽;在一些旅游景点会有特色晚会,例如在双龙沟景点出演的大型歌舞剧《苗魅》;苗族歌谣协会定期在各乡镇定期举办苗族歌会,邀请各苗族歌手在歌会中进行对歌、比赛,相互学习;融水苗族自治县文化局积极组织建设苗族歌谣培训班,使得融水苗族歌谣文化得到了全新的发展与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资金扶持,鼓励他们多收徒、收益徒。
为了更好地传承苗族文化,打造融水苗族文化品牌,融水苗族自治县政府更是提出“世界苗都”的战略。融水苗族自治县旅游局积极建设千户苗寨、双龙沟、龙女沟等景区,发展当地特色旅游事业;对于苗歌的传承发展,融水苗族歌谣协会对苗族古歌以歌曲与歌词形式进行整理收集归纳积极做好“抢救”、“保护”、“传承”、工作;政府借鉴和结合其他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传承成功案例,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实践运用,创造良好环境,改善苗族音乐文化的“生长”坏境。政府相关部门及组织与群众自发相连系,积极把社会各界力量整合起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服务,并在组织文化活动上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通过建设苗族文化博物馆,著作苗族歌谣书籍,建立歌协会,举办各类歌唱竞赛,使得融水苗族歌谣活动得到全面开展。
在保护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正确处理以下关系:一是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对于苗族文化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的关系;三是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民族文化旅游景点开发的关系;四是处理好旧观念与新时代的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融水苗族歌谣文化才得到最健康的传承和实现最合理的发展。融水苗族歌谣文化才能在新时代中展现出自己强大活力与生命力。
因此,笔者认为在融水苗族歌谣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及相关人士应遵循科学合理的方法,更加有深度、有力度的传承、发展苗族歌谣文化,加强对融水苗族歌谣文化的保护意识、传承意识、发展意识,并用实际行动去宣传、弘扬苗族歌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