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初探

2019-12-17吴灵萍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艺术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演唱风格唱法演唱者

□吴灵萍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民族声乐作为声乐演唱艺术表演形式之一,在发展中将声乐演唱与民族文化和民族风俗习惯相融合,并通过演唱技巧、演唱方式与民族语言文化的结合,推动自身更好的发展。随着社会文化形式的不断演变,民族声乐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基于此,本文对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进行了研究。

民族声乐是体现民族文化独特风格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语言与歌唱的结合产物。与民歌、说唱、戏曲等艺术形式的演唱方法不同,民族声乐以传统演唱艺术为基础,并将其精华与特点综合而得,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民族性,是时代发展下经过艺术文化熏陶所形成的新民族歌唱艺术形式。

一、了解民族声乐,探究演唱风格

中国民族声乐最早发源于20世纪40年代,由延安新秧歌运动发展而来,之后随着时代发展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无论是演唱风格抑或是演唱方式等都有一定的改变。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的变化过程主要有四方面:初创、探索、发展与创新。在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同时,语言的使用、文化的表达等都对声乐的演唱风格产生了影响,使其更加多元化。

例如,北方地区主要分为中原风格文化色彩和东北文化色彩声乐,西部地区形成了鲜明的西南声乐风格,南方地区则有江南和闽粤两种演唱风格。不同民族在演唱中融入了自己民族所独有的表达形式,最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民歌风格,如山东民歌具有粗犷、诙谐的特点,在演唱中演唱者不仅要保证歌曲内容的清晰表达,还要用浑厚的声音支撑表演,并且要灵活使用方言与卷舌音。《沂蒙山小调》是山东民歌中的典型代表,歌曲所描述的是沂蒙地区的风光,词句“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低”在演唱中需要演唱者通过方言与卷舌的综合使用来表达。借助该方式的演唱方法能够充分体现山东民歌的风格,使听众在听到歌曲时就能联想到山东民歌。

在众多形式的民歌中,蒙古族民歌最具代表性,且具有较为明显的风格特色。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在民歌的演唱中,其风格十分明显,曲调悠长、曲风急缓不同,演唱者在演唱中会投入一定的情感,情绪时而热烈奔放,时而悠长舒缓。听众在欣赏蒙古族长调民歌时,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大草原。

二、重视演唱方法,完善民族声乐

不同民族的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各不相同,但其中会有一定的联系性。首先,“民族声乐”,由字面意思可知是民族文化与声乐的融合,由民族生活发展而来,民族声乐的歌词与人们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演唱者一般借助歌声来表达自身的思想与民族文化的内涵。如《脚夫调》是陕西民歌的典型代表作品,其内容主要是对新中国成立前当地人们真实生活的描述,讲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不易与艰辛。其次,民族声乐会为听众带来十分美好的享受,听众能体会到声乐表演中的甜、脆、柔。在演唱中,演唱者会根据风格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声音,声音的使用主要分为抒情性、风格性与戏剧性三种。最后,民族声乐在演唱形式上多种多样,且彼此之间的关联性加强了民族声乐的兼容性,我国民族声乐分类众多,主要包含:传统民歌、现代民歌、戏曲、歌剧等,民族声乐中演唱风格的使用与其实际类别也具有密切关联,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如《十大姐》作为云南花灯的代表作品,其曲调是以云南民歌的《小河淌水》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二人台类型的《走西口》是以陕西民歌的《走西口》转化而成的。多种发展形式下的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声乐演唱的多种风格。

对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的研究与发展需要以对本民族唱法的基本了解为基础,我们可以将其与国外声乐唱法相结合,以促进不同唱法更好融合。例如,在学习奥地利的美声唱法时,应该强化对民族声乐的唱法,从而使所学知识更好地与自身技能相融合,促进民族声乐更好发展。

综上所述,民族声乐所体现出的不同风格的艺术因素,主要受不同民族语言文化的影响。民族声乐是在继承并发扬了传统演唱艺术精华与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欧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和优点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新民族歌唱艺术。

猜你喜欢

演唱风格唱法演唱者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浅谈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
高校声乐教学中跨界唱法的应用探讨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浅谈流行唱法的演唱特点及特殊技巧
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