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育思想的演进及其本体价值探析
2019-12-17尚宜佳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尚宜佳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人类早期艺术形态在19世纪初期崭露头角,舞蹈活动也由此蓬勃发展,出现最原始的教育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逐渐进步,开始重视舞蹈教育的方法,经过当时的简单研究有了基本的舞蹈教育思想框架。西周时期,统治阶级开始改进舞蹈教育制度,认为舞蹈教育主要为礼乐制度,成为依靠宗教信仰而得到发展的一种舞蹈教育思想。新中国成立后,舞蹈教育思想的改革和演变主要受前人经验和历史背景改造活动的影响。总而言之,我国对于舞蹈教育思想的创作和演化具有历史意义和重要的本体价值。
一、舞蹈教育思想的初步创设和演进
氏族社会时期的舞蹈教育思想主要是经过社会生产活动领悟,且处于与社会教育混合的状态。第一,舞蹈教育思想没有完全脱离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第二,舞蹈教育的重任不只是一种艺术教育,还与整个社会教育产生联系。对于此,该时期的舞蹈教育思想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动作向下一代传授生活或战斗经验,并且具有人格品行教育的责任。上古时期的舞蹈教育与社会一般教育活动相辅相成,甚至被人类认为是社会教育本体。中国舞蹈教育思想自产生之初就具有全面性特征,这种综合概念囊括社会教育的全部内容。在国事众多的时代背景下,舞蹈教育思想还与宗教信仰活动有关。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使得舞蹈的社会教育地位逐渐被语言取代,但氏族社会活动的舞蹈元素则被一直传承下来。
儒家的舞蹈教育思想受西周时期礼乐制度的直接影响而得以发展,主要代表作有《乐论》《礼记 乐记》以及孔子对于歌舞的阐述等。春秋时代,我国处于历史变革的动荡阶段,是舞蹈教育文化转型的重要阶段。舞蹈教育思想的改革主要形成于春秋时期,并在之后逐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舞蹈教育思想的不同意义。自鸦片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我国舞蹈教育思想开始逐步受到外来舞蹈文化的影响,并呈现出自己的风采和特征。
二、舞蹈教育的心理治疗作用与艺术教育作用
舞蹈的心理治疗作用与艺术教育作用是舞蹈教育思想的具体表现特征之一,是本体价值的外在表现,是现代舞蹈与心理学结合的新型教育思想。人类文明自发展以来,舞蹈就在人类的日常生活当中起着关键作用。原始文化中讲究身心合一,娱乐与艺术同行。当时的舞蹈可谓生命活动,具体表现在人类的自由恋爱、庆祝活动、教育思想和沟通方式上,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并存。舞蹈对人类的一系列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舞蹈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医疗救治手段。舞蹈教育用于心理治疗的研究是近十年产生的,舞蹈可以通过动作和表情帮助人自主操控自己的日常行为,主要表现为思想情感、恐惧焦虑心理、精神分裂状态等。除此之外,舞蹈还可以帮助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并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因此,人们将舞蹈教育用于心理学治疗当中,之所以能够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是因为舞蹈与人体生命特征有关,生命特征和心理活动通常可以通过动作或者面目表情体现出来。舞蹈教育利用人类的生命机理合理掌握心理障碍病人的治疗节奏,通过规范和调整全身的动作,进而缓解焦虑情绪或紧张压力。与此同时,舞蹈教育思想也是一种艺术形态的重新塑性,舞蹈者将自己的艺术设计通过身体动作展现出来,这就需要舞蹈者具备创作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将艺术完整展现,为观众带来视觉审美享受,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舞蹈教育思想对于心理治疗和艺术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三、舞蹈教育的本体价值是美育和艺术教育的结合
人们往往认为舞蹈教育能培养出专业舞蹈人才,认为只有专业舞蹈人士才能完成舞蹈教育意义,这种想法是片面的。舞蹈教育不只是专门培养人才的艺术形式,还能够提升公民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从而全面体现出舞蹈教育思想的真正作用。当前我国有很多舞蹈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人们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和艺术素养。相关调研资料表明,舞蹈教育能提高公民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还能提高练舞者的身体协调性和个人意志。素质教育是我国教改重点内容之一,我们不能将素质教育视为普通概念,而要综合运用舞蹈教育思想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舞蹈教育对于人的思想品德、良好心理状况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舞蹈能使人形成正确的人格和坚定的思想意志。舞蹈教育要想实现以“真善美”为艺术发展方向,就要求舞蹈者要具有高尚情操,尤其是要创设高雅舞蹈表演环境,设计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达到陶冶观赏者和自己的情操的目的,而且舞蹈与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