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竹笛作品《姑苏行》

2019-12-17

黄河之声 2019年23期
关键词:颤音姑苏竹笛

姚 瑶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一、概述

《姑苏行》是由江先谓先生在1962年所著。他1929年出生在山东威海,从小就酷爱音乐,因为家里生活十分窘迫,12岁就跟着哥哥学习唢呐,京胡,竹笛,笙以及各种打击乐器的演奏,14岁就随着全家人在福记班度过了四年靠卖艺维持生活的日子。这四年他饱受了人间苦难,1947年家乡解放,他报名参加了军,在山东军区野战军文工歌舞团里工作。他精通许多民族乐器的演奏,对竹笛很是偏爱。《姑苏行》是一首深受大众喜欢与熟知的竹笛经典曲目,这也是每一个笛子演奏者必须学习的曲目之一。该作品将昆曲音调与传统民族五声调式相结合,具有江南独特魅力的笛坛佳作。乐曲柔和典雅,刻画了苏州古城的美景和游人们的欢乐。这首经典曲目有许多竹笛大师来演奏过,包括江先渭先生本人,但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由笛子大师俞逊发先生演奏的版本。他将宁静的引子,晨曦中朦朦胧胧的江南美景再到抒情的行板,游人们慢走在醉人的美景之中,再到热情的小快板,游人们对美景的无限感慨,最后再现主题,夕阳西下游人们不得不离开时对美景的流连忘返之情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整首曲子宛转悠扬,温和圆润,表现了清秀恬美,楼台亭阁,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风光,表达了人们欣赏江南美好风光的喜悦心情。本首曲子是一首具有特色的南派曲笛演奏的乐曲:多采用叠音、打音、颤音、赠音等装饰技巧,通过指法把每个音符表现的活灵活现、玉润珠圆。

二、曲式分析

乐曲一开始是一段散板作为引子,自由而又宁静,它从侧面表现了人们对美丽景色的无限向往以及未见时的无限遐想,本段从“do”并加上前倚音“re”开始由弱渐强再到强后即弱,宁静又不失热情,起伏的旋律变化,多变的情绪,由宁静到激动再回到宁静。乐曲旋律采用了多种旋律音符,错错落落快慢有序。朦朦胧胧,像是带给了园林景色一面神秘的面纱,不停地催促着人们前进的步伐。

呈示部的A段,是一段抒情优美的行板,慢慢地让人们揭开了园林的神秘面纱,游人们推开门走入园林后边走边看,脚步悠然而轻松,时不时地感叹工人们的鬼斧神工,又时不时地拍下这动人的景象永远保存,吹奏气口的巧妙安排,让我们声临其境地感觉游人们在看到美景时的“三步一住,五步一停”的徐徐而行,恰如其分的表现了游人游览江南园林时的走走停停、悠然自得的形态。此段又被分为三小段(a,b,c),第一部分是第一至第15小节a段是一段行板,速度稍慢,音调由昆曲曲牌“节节高”演化而来,多处使用颤音、叠音等技巧着重地描写了《姑苏行》的主题“行”。第二部分第16至第27小节b段在音响效果上与a段有明显的区别。从第一个音符高音“2”用弱奏记号(p)开始,后又到强后即弱记号(fp),后又到强奏记号(f),徐徐渐进,这一段形象地描绘了园林的精巧与细致,园林面前清澈碧绿的荷花池,荷叶上还有着未来得及褪去的几粒晶莹的水珠,在清风的抚摸下左右晃动,迟迟不愿离开荷叶温暖的怀抱;还有几只蝴蝶在花海中悠闲地飞过来飞过去,一派多么美好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听众们也跟着这些游人们醉倒在这般美丽的园林景象之中。a,b两段有点有面,有粗有细,更加细致地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图。第三部分第28至第39小节c段,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力度比b段有了增强,多处在八分音符上加上颤音,生动地表现了对a,b两段所描绘的美好景象发出了感叹之情,是a,b两段的一个总结,强烈地表现了人们欣赏到美丽事物之后抑制不住的兴奋之情。这一小段的最后两小节渐弱渐慢,是整个A段的情绪高潮,为B段的开始埋下伏笔。

发展部B段是一个起伏变化明显的小快板,在节奏和旋律上与A段截然不同。给人一种游人急匆匆行走的感觉,而这并不是作曲者描绘的意义所在。他真正的想表达的是游人目睹美景后喜形于色、激动万分的感慨。通过演奏十六分音符手指地快速移动并加上叠音、颤音、打音等技巧,把游人们内心的激动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通过起伏变化的节奏与旋律,描绘了游人们在长时间的游玩过程中的微微疲惫决定坐在亭子里赞叹园林美景时的激动与感慨,看见一群顽皮的孩子追逐在亭台小桥之间,嬉笑打闹,渐渐被他们的天真活泼吸引的一幅动静结合,热闹非凡的景象。小快板进行了反复,第二遍与第一遍相比较越发地欢快这一段在演奏风格上更显曲笛的特征,圆润丰满,收放自如,速度快而不急,是全曲情绪的高潮。通过f-p-f-p的强弱变化,使这一段的表现力更加丰满,使听众们身临其境

最后一部分是呈示部A段主题的再现,速度与A段相比更比更加地缓慢。采用再现的手法从而使我们听众再一次回味了浓浓的姑苏风光江南风情,充满了对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的向往憧憬之情和夕阳西下,游人们对美丽风光的依依不舍之情。在这一段运用了几个高音“do”的打音,极具感染力,在倒数第二小节渐慢的低音“sol”上做了延长记号,让人回味无穷。最后落在主音“do”的长音上,由强渐弱再慢慢消失,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游人们对美景的依依不舍体现地淋漓尽致,也把听众们的思绪带向了远方,一个更加宽阔,美丽,自由自在,富有诗情画意的世界。更加充分的呼应主题,进行总结。

三、结语

演奏者想要更好地把握音乐的情感,为听众带来更好地艺术作品,自身的努力与不断地练习基本技能是硬件设施,而真正让你走进听众内心的是通过反复地参与和思考使自己置身于音乐作品之中进行深层次的理解,这样才能完美地演绎一首艺术作品。

猜你喜欢

颤音姑苏竹笛
孤岛自鸣:流连与放逐
——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颤音问题研究
悠悠姑苏情,酥脆“蟹壳黄”
My Mother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姑苏小巷
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
基于长笛演奏与教学中的颤音研究
美声演唱中颤音技术的运用研究
我的坚守
姑苏城外寄乡愁
浅析高校古典萨克斯管专业教学中颤音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