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沁源秧歌的“演”与“唱”

2019-12-17王婷婷赵欣

黄河之声 2019年18期
关键词:衬词虚词秧歌

王婷婷 赵欣

(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位于太岳山东麓,因沁河发源于此而得名,因蛰处于群山深壑,历史悠久,因此衍生了许多古声古韵。沁源秧歌是由明末清初的一种民歌小调发展而来,这种民歌小调是由广场演唱的散板秧歌和花鼓秧歌发展而成的小剧种,属曲牌体。后在清代中期成熟完善,由歌,舞,乐相结合的散板秧歌和花鼓秧歌发展为二人或二人以上的对唱,合唱,表演唱,歌词大多表现爱情和日常生活的内容。抗日战争时期,沁源军民成立了绿茵剧团,在小调的基础上编演了许多抗日秧歌剧,这种形式逐渐发展,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音乐风格和艺术特色的沁源秧歌。在现今沁源秧歌的表演及演唱中,这种风格与特色也深有体现。

一、演出地点,灵活多变

沁源秧歌生长在民间,是人们在劳作和生活中创造的产物,因此,它生在民间演在民间,演出地点非常随性,随着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主要固定了几个地点:

(一)街头。这个地点的演出,一般是在节庆日,例如正月十五这种盛大的节日,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各个单位或团体选送出节目,在街头进行游行表演。届时游行的街道处于封闭状态,道路两边站满了观众,节日气氛热烈。

(二)临时场所。当村委会或是单位需要组织一场秧歌的表演时,一般会在村里或单位的某一处院里,划分出一个临时场所,乐队在侧面,表演者在中央,观众围圈而站。

(三)公园或小区。这种情况类似于广场舞,是由一群沁源秧歌爱好者组成的团体,在附近的公园或小区里,一般由三人以下的乐手伴奏,一人或两人进行演唱,乐手和演唱者的角色可互换。

(四)舞台。在县里的晚会或大型的演出中,沁源秧歌也是不可或缺的节目种类之一。舞台表演是近现代在这个地区比较有传播力和代表性的表演方式,因为伴奏的乐器种类齐全,表演形式丰富,并且还有舞美灯光,更易于被年轻人所接受。

二、表演形式,多元亲民

沁源秧歌的表演形式多样,可独唱、对唱、合唱、数曲组合演出大中小型剧目,还可作为器乐曲吹啦弹奏。但在最早期分为两种:花鼓秧歌和散板秧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表演形式增加了二人台,广场剧,小戏。六十年代开始有大型剧目,表演唱及歌伴舞。

花鼓秧歌是由一个扮丑角的长者打鼓,一个或两个扮作“拉花”的花旦,四个及以上成双的彩女手敲旋子,随着鼓点伴歌伴舞。鼓点有:“缠腰”,“旋子”,“狮子滚绣球”等30多种。场上或歌或舞,画面变化,都由鼓手统领。所唱的曲调,根据不同场合不同观众对象而选择,节奏一般是由快到慢,情绪由柔和到激昂,最后在狂欢氛围中终止。

散板秧歌由“挑高”或“伞头”的表演者领队,一手撑如皇帝出行形式的彩伞,来指挥队形的变化和行进的方向;一手用彩铃,也叫“虎衬子”来示意曲目的气质与更换,安排表演者上场。散板秧歌的歌词是即兴的,根据场合和不同的对象,出口成歌。表演者在场上变化队形时的走场形式有:“走八字”,“套剪子”,“蛇脱皮”等,最后变成圆圈后演唱,故俗称为“圪圈圈秧歌”。曲调也自由选择,歌与歌之间不强调前后连贯。

后来搬上舞台的沁源秧歌,既保留了散板秧歌和花鼓秧歌的精华部分,也吸收了其它艺术形式的元素,比如歌剧,话剧,时装戏,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也不断在自身基础上进行发展。

三、曲调韵律,色彩明显

沁源秧歌是曲牌体,以固定的曲牌曲调为基本来填词。曲调结构一般为四乐句格式,如:【梳妆台】【平调】【小观灯】等。其中也有少数二句、三句半或更多乐句的曲调,如:【小白菜】【洗衣裳】【游河湾】等,在这些曲牌填词的歌曲里,又分为了:歌头,劳动歌,和情歌等类别。

(一)歌头。有着引导出主题或显示部分,来酝酿某种情绪,渲染某一特定场景的作用。是由领场与领舞者即兴编词演唱的歌,借此对群众发出信号,导引歌会的开始。例如以【挑高】调填词而成的《唱一段秧歌大家听》,歌词为:“打罢锣鼓落了音,唱一段秧歌大家听。这一回小调该唱甚?万事如意迎新春。”这种很口语化的歌词,体现了现场的情况,同时又引出了接下来的歌会。

(二)劳动歌。是直接反映劳动生活或协调劳动节奏的,体力劳动时创造出的民歌。具有指挥劳动,交流经验,鼓舞情绪等作用。其中描绘出劳动场景,诉说了在劳动中的感受。例如《割莜麦》,就描写了妇女去给在田里劳动的丈夫送饭,并和他一起割莜麦的场景。其中“割了一把莜麦展了一展腰”与“捆得奴家腿腿胳膊指头肚肚疼”,这两句歌词描述了他们割莜麦的场景,体现了劳动的艰辛。

(三)情歌。是人们爱情生活的反映,抒发在爱情生活中的各种情绪。这些民歌,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与环境,对象的不同身份地位,采用了不同的音乐形象和语言,创作了不同风格的曲调,表达了他们的情感。例如《送哥哥》,描述了一对恋人面临分别,妹妹送哥哥到黄羊坡,“泪蛋蛋滚下山坡坡”表达了内心的不舍与离别的悲伤之情。

四、演唱风味,山音乡情

沁源秧歌生于民间的特性,决定了它的本土特色,不仅体现在曲调上,也要体现在演唱中。

(一)演唱者一般使用方言演唱。由于沁源地处山区,方言浓重,很多本地人特别是年长一点的人都不会说标准的普通话,因此在演唱中都使用方言,在传承的过程中,固定了用方言演唱的方式,也使沁源秧歌在演唱中,拥有了独特的韵味。例如,以【陪送】调填词的《想女儿》中“当父母的不结计来不由人么呀儿呦”,其中“结计”在方言中表示想念,“不由人”表示控制不住的。

(二)虚词衬词的使用。在民歌中,虚词衬词用来加强语气,活跃节奏,丰富音乐形象,唱好虚词衬词,可以起到渲染情绪的作用。沁源秧歌也不例外,在很多作品中都有大量的虚词衬词,虚词衬词在不同的作品中表达的情绪不同,故而要用不同的方法演唱。在节奏欢快的歌曲中,虚衬词的演唱注重颗粒感,例如《碾糕面》中,大量地使用了虚词和衬词:“日头爷上来照西山呀山呀,山子咿子哪呼咿呀嗨”“人艾人艾,子愣愣楞蹦”“哎圪呦呦碾糕面”,这其中的虚词和衬词并没有实际的意义,但在演唱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这首表现碾糕面劳动画面的秧歌中,要唱出劳动的节奏和高昂的情绪,快而有字,口齿清晰,律动明显。而在表现悲伤情绪的作品中,虚词和衬词的唱法又有不同。例如在《小寡妇上坟》中,“诶呀诶呀呦,诶呀添坟上墓可不敢忘了你大。”这里的虚词,是一种感叹和情绪的抒发,演唱者唱的慢而有悲,用哭腔带出,情绪饱满。

(三)唱腔豪放,风格明快。沁源秧歌在演唱时,一般使用真声,可以更好地唱出浓郁的山乡土味。演唱者在音域不宽的秧歌中可使用平腔唱法,也就是没有任何技巧,用最真实的音色,声音朴实,直白且舒展。在需要拖长音的乐句中,使用直声唱法,不同于美声或民族唱法中唱长音的颤音,这种直声的唱法给人质朴爽朗的感觉。在一些秧歌作品的处理中,也运用到润腔的唱法,例如倚音,滑音等,这种处理可以使作品更丰满,情绪更丰富。

随着如今声乐教育的发展,一些接受过声乐训练的演唱者,也会将民族唱法的元素带入沁源秧歌的演唱中,但这种演唱丢失了沁源秧歌的一些特性,例如演唱时用普通话,唱腔缺少沁源秧歌的韵味,更像是在唱民族声乐作品。这种唱法不利于沁源秧歌的传承与发展,笔者个人不赞成使用这种唱法进行演唱。

五、结语

沁源秧歌作为沁源流传至今的地方剧种,记录了这个地方人民生活的百味,留存了战争年代不屈的灵魂,有着不可比拟的艺术价值,需要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才不致遗失。在研究沁源秧歌表演形式和演唱方法的过程中,笔者深切的感受到沁源秧歌的魅力。因此,这种艺术要有意识的将它留存下来并传承下去,如同沁地的巍巍太岳,潺潺沁河,在这方土地,绵延不绝。

猜你喜欢

衬词虚词秧歌
衬词在歌曲创作中的运用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藏族古乐谱《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衬词研究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虚词于构句达意之作用”
富平村里唱秧歌
昌黎地秧歌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民歌中的衬词和衬腔
试论对外汉语虚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