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聚奎与沁源围困战

2017-07-10张潇天

学理论·下 2017年6期

张潇天

摘 要:1942年10月20日,日军向岳北区发起“秋季扫荡”,占领了属太岳区第一军分区的沁源县并驻扎下来,此时太岳区又遭遇旱灾,身为军区司令员的李聚奎,临危不惧,运筹帷幄。他一方面机动灵活地指挥沁源军民与敌开展形式多样的围困战,另一方足智多谋地率领全县军民节衣缩食、自力更生。最终迫使侵略军逃离沁源,在抗日战争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关键词:李聚奎;沁源;围困战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152-02

沁源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抗日战争时期,属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管辖。沁源围困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典型的群众性围困战。1944年1月延安《解放日报》社评发表《向沁源军民致敬》一文,高度评价道“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1]105,这一出色的抗日范例与作为决死一旅旅长兼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的李聚奎是分不开的,在敌人的重兵围困与“扫荡”之下,如果没有沉着冷静,机智灵活的指挥,如果没有军事训练和指挥作战的高超方法,很难想象沁源围困战最终会取得胜利。

一、日军对太岳区发起毁灭性大“扫荡”,欲建“山岳剿共试验区”

太岳抗日根据地是晋冀鲁豫边区的一个下辖区,沁水、浊漳河等贯流其中,太岳山、伏牛山等纵根据地贯南北,沿河平原土壤肥沃,麦面产量高。无论在地形、地理环境,粮食物资的供养等方面,太岳区都具有长期抗战的天然优势。因此,太岳根据地是一块意义重大的抗日战略地区,也是日军三番五次不惜付出惨重代价也要夺取的原因。

沁源,是太岳区领导机关的常驻地。为彻底摧毁太岳抗日根据地,日军曾对这里多次疯狂“扫荡”。1942年10月下旬,日军集36、37、69师团连同伪军共计一万余人,对岳北区进行大“扫荡”并占领了沁源。11月,69师团的三个大队,驻扎于洪洞到沁源一线不走了。其一面在城关、阎寨、中峪、交口四个重要村镇扎据点,进行分区“清剿”,实施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妄图彻底摧毁沁源军民的生存条件;一面大兴土木,昼夜不停地筑碉堡,修公路,更甚至在城关外竖起“山岳剿共試验区”的牌子。“据说这是华北敌酋冈村宁次总结了几年失败教训后提出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新花招”[1]110,企图通过军事行动配合政治上的怀柔政策,逐步将太岳根据地变成他们的“治安区”。

二、李聚奎机动灵活地指挥沁源军民与敌开展形式多样的围困战

面对这种态势,任决死一旅旅长兼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的李聚奎深刻认识到此次与敌斗争的长期性。一方面命分区所属的决死一旅38团和沁源县委联合组成了“沁源围困指挥部”,全力动员城内居民进行空室清野,填井埋粮,将敌置于一个“没有人民的世界”,使之不能长期立足;另一方面指挥第一军分区以一部分主力转至外线作战,另一部分主力留在沁源地区,联合并加强地方武装,决定将决一旅部队和地方民兵组成十三个游击集团,每个游击集团又分三个轮战队,每个轮战队分成战斗、训练、生产三班,半个月轮换一次,以保证战斗、生产两不误,坚持中心区的斗争。作战形式多样的围困战由此展开了。

冷枪斗争,是围困斗争初期对敌的作战形式。冷枪队是从决一旅部与地方民兵中挑选出优等的射手组成,经常性地埋伏于敌据点四周以及敌军经常出没的二沁大道。冷枪队的作战策略是根据敌军出兵数量多寡随机变换的。日军派出兵力少,冷枪队就一鼓作气全歼敌人;日军派出兵力较多,冷枪队就以指挥官为主要打击对象,集中力量消灭之。冷枪队最大的优势就是成员数量少,目标小,常常是打一阵就迅速撤离,还未待敌军弄清出对方是什么来路、有多少兵力,冷枪队就早已没有踪影了,使敌找不到目标,这种作战方式就是用极少的兵力给敌以有力打击。

地雷战,是围困斗争中杀敌的主要手段,更是日军谈虎色变的斗争方式。随着斗争的深入发展,打击敌人的方式与武器也不断改进。为有力打击敌人,李聚奎鼓励民兵和群众放手去干,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开办地雷训练班,由群众自己发明制造雷。所造雷“成本低,制造简便。老人小孩都参加造雷。雷的种类繁多,铁雷、石雷、木雷、磁雷、瓶瓶雷、罐罐雷、碗雷……,在用途上分踏雷、滚雷、拉雷、绊雷……总计有一百余种。”[2]39沁源军民用地雷封锁了敌人,在沁源城内街上,据点四周,甚至在敌人住处,经常响起地雷爆炸声,使敌军的一举一动小心谨慎、胆战心惊,备受束缚,骄横的日本侵略者陷入了地雷战的汪洋大海中。

夜袭战。袭击敌据点可谓是深入虎穴,一旦发生意外,将会遭受重大损失。为发扬夜战利于以少胜多的优势,在李聚奎的指挥下,决一旅38团带领沁源县游击队与民兵队夜袭日军据点。夜袭城关据点是一个成功范例:1943年4月19日夜,38团及地方民兵突袭城关镇据点,此次作战,毙伤日伪军250余人,解救被抓民众180余人,缴获枪支160余支,焚毁敌粮仓4座、草料场3处。同年7月至8月,霍登据点日伪军因触雷而死伤40余人,敌军无奈之下放弃该据点并挟持80余名群众和部分牲口逃回城关据点。为解救被挟民众,李聚奎指挥38团在城关民兵配合下,于8月15日夜再次袭入城关,成功救出被挟持的霍登民众。

联村联防。1943年下半年开始,沁源城及其周围地区普遍实行了联村联防。所谓联村联防,是在根据地、游击区和“维持”村之间订立的联防公约,联防方式有互通情报,将情报网深入到敌人据点内,并用特定的联络信号与传递方式,随时将敌人的活动计划传遍各地。组成联防武装,各村的联防武装,分别负责一定区域,使敌无缝可钻,当某一个村遭受袭击,周围村庄的联防武装即前往支援给敌有力打击。生产互助是在生产季节,各村之间可以根据本村实际情况互相调剂人力畜力,既解决劳力不足又能突击完成生产任务。联村联防是沁源人民在党的领导与军队的指导下创造的,使群众既捍卫了自身利益,也使分散的村庄联结起来形成一条人民战线,对围困斗争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伏击敌军,破坏交通。敌军占领沁源城后,由于城内粮草水源全无,日军的军需粮草只能靠外部供应,敌人唯一的补给线是二沁大道,修成后即遭到游击队的经常破坏,仅通车数次就被迫改为骡马驮载。但骡马驮载也是不能让其得逞的,民兵连夜行动制造陷阱。在骡马可以通过的地方,垒起障碍或将可以通行的浅水沟引水罐满使其不能通行,而在掩埋地雷的大路上,将这一地段填坑平沟,使骡马便于通行。这一策略使敌人分不清真假虚实,敌军的运输队时常补给中断,城关内的井水粮食也被填埋,喝不上水也吃不上饭使敌人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况。

李聚奎运筹帷幄,带领沁源军民通过灵活多样的围困战给敌以重重打击,至1943年1月,敌人的四个据点收缩到只剩城关、交口两据点,驻扎在沁源各据点日军遭受严重损失。

三、李聚奎率领军民节衣缩食,自力更生,为沁源围困战提供强劲的后勤保障

坚持长期围困,最关键的是充足的粮食供应。日军惨无人寰地对沁源残酷“扫荡”的同时,太岳地区却遭逢连续两年的旱灾,饥荒问题严重,对根据地军民生存构成威胁。身为决一旅旅长兼军分区司令员的李聚奎,不仅要对军队负责更要对沁源民众负责,粮食从哪儿来?如何解决饥荒?怎样长期坚持围困战并将敌人击退?成了李聚奎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在困难面前绝不畏缩的李聚奎,指挥沁源军民,一方面继续与敌展开特殊战斗,另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来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节衣缩食支援民众度荒。李聚奎亲自带头做表率,据他回忆,当时每天就靠吃麦麸子包成的野菜团充饥,这种菜团生的时候像个坨坨,蒸熟了却又散成一滩[3]215,而节省下来的粮食就是为了送给群众度荒。他带领部队纺纱织布,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在这位指挥作战的将领手中已经到了熟能生巧的地步。节衣缩食不仅对当时支援群众度荒起到了很大作用,更使其所展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得到延续,使之成为一种作风、一种习惯融入李聚奎的品质与个性中。

抢粮、劫敌运动。1942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饥荒更加严重,看着敌人在城中将自己辛苦获得的粮食咽下肚,躲避在山区的民众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他们决定组成抢粮队,夺回自己的粮食。身为军分区司令员的李聚奎,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一项重要的责任,在他的指挥下,由民兵和部队组成游击小组,为抢粮队领头开路,当抢粮队行动时,游擊小组就在其活动范围站岗放哨。随着抢粮队的几次成功行动,越来越多的民众,无论男女老少都加入到抢粮队中,抢粮阵容不断扩大。在抢粮运动中,由于近距离接触敌人,民众的胆量得到了极大锻炼,这就逐渐演变成了劫敌运动。民众由一开始回家背自己埋藏的粮食,变成了既找回自家粮食,又深入敌据点拿敌人的东西。经过抢粮劫敌运动,李聚奎所属部队也摸清了沁源城内敌军兵力的分布情况与活动规律,为日后反击敌军提供了有利条件。

抢种、抢收运动。单靠回城抢粮是不够民众度日的,要想真正解决缺粮问题,必须要有新的粮食来源,于是在李聚奎的带领下,部队开展了以“劳武结合,游击生产”为口号的大生产运动。李聚奎带领由青壮年组成的抢种队、抢耕队分昼夜开荒种地。白天,部队带枪下地,在离敌据点较远的地方耕种;夜晚,则前进到敌据点附近,一手拿枪一手拿犁去抢耕抢种。在枪林弹雨下,沁源军民昼夜轮番地把土地全种上了。庄稼成熟后,李聚奎组织部队、民兵,去掩护到据点附近连夜抢收的男女老少。同样粮食短缺的敌人也想收获庄稼,他们派调援兵,并抓附近村镇的民夫去据点抢收粮食,部队和民兵在敌人收割粮食的时候,就集中起来四处打枪,使之不能专心致志地收割,等敌军把麦子割完捆好,部队和民兵就发起猛烈攻击,“鬼子抓来的民夫都是庄稼人,没有真心愿意给他们干的,枪声一响,一哄而散。天黑时,群众就在部队掩护下,大人挑,小孩扛,把捆好的麦子全搬走。”[4]103在1943年夏季的武装抢收运动中,“共抢收小麦15 000余石”[3]51抢种、抢收运动以及抢粮劫敌运动基本解决了沁源军民的吃粮问题。

四、结语

1945年4月,沁源军民发起总围攻,日伪军在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仓皇而逃,沁源围困战以彻底的胜利而告终。李聚奎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围困战斗中诚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用自己的军事才华、实践经验与沁源人民一起,将这场围困战落实为人民战争的成功范例,为敌后抗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董谦.没有人民的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肖玉杰.没有人民的世界[J].历史教学,1961(Z1).

[3]李聚奎.李聚奎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

[4]苏策.沁源围困纪实[J].边疆文学,1996(Z1).

[5]余戈.沁源:给侵略者一个“没有人民的世界”[J].军营文化天地,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