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视蔡锷家书的家国情怀与云南情缘
2019-12-17陈秀峰
■ 陈秀峰
(上接第10 期第38 页)
说到蔡锷与筱凤仙的关系,董坤维先生特意给笔者讲了蔡淑莲给他们兄妹讲过的一段往事:“一次,我父亲蔡锷带我母亲潘蕙英去京城戏楼看戏,父亲指着一个观众席上衣着朴素,面容佼好的女子给我母亲看说:‘你看那个女子就是筱凤仙。’母亲仔细打量了那个女子,只见她衣着佩饰都很朴素,人也安安静静的,毫无奢华张扬之感,我母亲就觉得筱凤仙这个人还是不错的。”蔡锷后来能“顺利”离开北京几经辗转来到云南与唐继尧共襄护国盛举,前期是得到了筱凤仙的帮助。最终,母女俩的结论趋于一致,都说“筱凤仙是很好的一个人。”
现已年逾七旬的董坤镇先生对首次进京的人生大事记忆犹新:首先,由蔡永宁携禄国藩的二儿子禄厚本和余建勋的大儿子余琦一行三人前往北京“打前站”作前期安排。随后由蔡夫人潘蕙英和二儿媳谈素带队从昆明出发,迁京的一行人中,有蔡永宁的大女儿蔡慈、二女儿蔡群、长子蔡协、次子蔡祺及董坤镇兄妹俩和禄国藩的两位子女。10 位云南儿女踌躇满志地开始了他们人生中的首次“万里鹏程”。后来,10 人中有8 人先后凭天赋和努力顺利地考进大学。最终,这批名人之后包括在昆的兄弟姐妹在内,在历尽人世沧桑后,无一例外地成了各自工作(艺术、学术、科技)领域的佼佼者、虽行事低调,但成绩斐然。
1951年6月15日出发那天,进京队伍一行10 人在众多亲友依依不舍地的目送下,从昆明南站坐叙昆铁路小火车到沾益,又坐烧木炭的公共汽车到贵阳,再转坐另一趟公共车到广西的金城江,从这里坐大火车到武汉北上。学龄前的蔡协是董坤镇一路牵着手进北京城的,到北京的时间正好是“七·一”建党节。来为他们接风的除了朱老总派来的工作人员外,还有一年前从昆明进京的蔡淑莲、蔡永宁等。董坤镇考入了北京四十一中就读,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大连理工大学深造。进京两个月后,蔡夫人潘蕙英一家人从东四牌楼一胡同搬到了新街口罗儿胡同一四合院居住。1956年,潘蕙英不幸病逝,病重期间,朱德元帅特派他的秘书来,为潘夫人安排了北京最好的医院住院治疗,但因潘已到了子宫癌晚期,回天无术了。
1952年初蔡永宁从华北革命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长春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工作。1954年调入北京,被安排在国家体委工作,1956年调入北京体育学院。“文革”中,正值盛年的蔡永宁被造反派扣以国民党“特嫌”的罪名迫害身亡,一代名人之后的罹难,给家人留下无尽的伤痛和思念。“十年浩劫”使蔡家后人与董泽一家及在昆亲人的往来大为减少,19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摧毁了压在人们心头的精神桎梏,拨乱反正带给人们思想上的解放,蔡永宁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但蔡的骨灰一直下落不明。与此同时,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的禄国藩、余建勋两位老将军(起义将领)也得到平反昭雪。蔡家与董、禄、余等在昆亲友家的亲情往来得以恢复正常。这以后,董坤镇因工作关系常到北京出差,投宿点就在大三孃家。每次相聚,大三孃都要怀着感激的心情对董坤镇说:“抗战时在昆明,我们一家人全得你爸爸(董泽)一家的照顾……”董坤镇则说:“我爸也常对我们几个兄妹说,他一生中有两位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恩师,一位是唐继尧,一位就是蔡松坡(蔡锷),知恩图报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所以我们两家的亲密关系非同一般。”
2008年,蔡慈夫妇来昆,又和董、余、禄三家兄妹欢聚一堂,旧地重游、旧情重温,抚今追昔,岂不感慨良多。每逢新春佳节,董余两家兄妹都会收到蔡淑莲的两个女儿周伊和周茵寄来的贺年卡。
2009年10月,迎来了云南陆军讲武堂百年华诞,笔者通过董、余两家兄妹,帮云南讲武堂(历史博物馆)联系并邀请蔡家后人莅昆参加讲武堂建校百年庆典系列活动。作为化工专业环保专家的蔡协先生(蔡永宁的三儿子)刚好在出国前有几天空闲时间从吉林来昆。在云南陆军讲武堂专题学术研讨会上,蔡协对中央和云南的媒体记者讲述了他的参会感想,他说:“这次来昆参加学术研讨会和讲武堂百年庆典活动,让我感触很深。让我更加了解祖父和他们那一代人所经历的峥嵘岁月。讲武堂不仅是云南的一张名片,我们更应该把讲武堂精神挖掘出来,作为文化强市、文化强省的动力之一”。笔者与云南高原影视文化中心以拍摄《百年讲武——纪念云南陆军讲武堂百年诞辰》历史文献片的名义,采访了这位平和儒雅的将门之后并与之合影留念。值得一提的是,远在北京的蔡慈和周伊在看过本文初稿后,还给笔者提供了他们熟知的独家史料。
“危局转乾坤,南国识佳人”。中国近代传奇人物蔡锷将军和唐继尧将军、李烈钧将军一道发动和领导护国首义和“护国运动”,再造共和,阻止了中国历史的一次大倒退。蔡锷将军在云南结缘了德貌俱佳的“南国知音”潘蕙英,演绎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英雄美人”及其家庭的动人传奇和励志故事。
蔡锷将军的后人和众多与云南有血缘的名人之后一样,深深爱恋着云南这片热土,这不单是因为彩云之南独有的神奇美丽,更因为它是一片人杰地灵的英雄土地。
八年前,在“董氏三兄弟”的帮助下,笔者初步完成了对蔡将军家人与云南的“世纪之问”(董坤维先生已于2012年7月21日仙逝”)。从访问中可以看出,蔡锷家人的百年传奇是中国近现代名人家庭的一个缩影,反映出蔡氏家庭在蔡将军“克己奉公、治事精勤、操守纯洁、忠心爱国”伟大人格的熏陶下形成的良好家风与优秀传承,蔡家三代人在社会动荡和变迁的大背景下及战乱的颠沛流离中仍坚守和保留着深植于蔡氏家庭中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真正做到了不负先贤、不辱使命。
一个世纪前,一曲从彩云之南红土(高原)之上唱响且绵延百年、一脉相传的人情、乡情、家国情的大爱之歌再一次告诉人们:在人类社会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的较量中,一直有着人类“自强不息,真爱永恒,大爱无疆”的火炬在燃烧,从远古走来,向理想奔去,永远不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