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心灵阳光成长
——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2019-12-17
云南建水实验中学,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54300
现代化、素质化教育发展局面下要求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同时也肩负塑造学生心理的重要责任的维护者。以科学化、合理化以及严谨化的方式对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把握,综合学生群体特征、个体特征进行层次化、针对化以及差异化的教育方式,因势利导促进各类、各层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是现代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考验以重要命题。
1 未成年人心理分析
未成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也随之年龄在发生一定的变化,通过心理学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学生在经历了小学六年的学习发展下,其心理已然成熟,且生理逐渐成熟,长大的感觉逐渐加剧。自我表现行为主要体现在了通过不良行为如抽烟、酗酒、打架等方式宣告他人自身的成长过程,并不断拓展自身社交能力,并行为语言方面存在冲动性、过激性,好动且争强好胜,过于武断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学生面临家长、教师的教导、指责下尝试辩解。
2 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方面,在教育部门提出了培养学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同时还要具备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承受各种措施、适应不同环境能力的培养方向下,学校应积极响应教育部门有关要求,并在现有的教育机制、策略以及方式上进行完善与优化,以此帮助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基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健康心理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催化剂,随着近年来中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逐渐扩大,中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行为上的偏差如犯罪、自杀的现象频繁发生,社会以及国民对学校关爱学生心理以及教育的质量逐渐关注。因此,在中学生教育过程中制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有着深远且重要的价值及意义[1][2]。
3 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3.1 创设家校共育平台,共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因此,家长的教育能力也不能被教育工作者忽视。据笔者不完整统计,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存在了明显的差异化。首先,一部分家庭环境条件良好且加之品德修养、文化学生、教育方式良好,对学生发展以及心理健康的帮助起到了积极的引导性作用;其次,部分家长教育方式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存在一定影响,如部分家长经常性对学生训斥,缺乏感情交流的同时,在未成年学生遇到困难时没有提供帮助,导致了学生与父母的情感出现问题,对学生心理发展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教育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对家长的教育方式进行优化。
首先,教育工作者与未成年家长应建立良好的交流平台。通过微信、QQ 等新时代媒介为支撑手段,建立具有实时性、时效性以及开放性、互动性较强的交流平台,为后续交流以及合作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积极召开、组织家长进行针对未成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工作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应着眼于加强家长重视未成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价值对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以及创设良好心理健康发展环境与家庭存在直接性关系的认知。此外,针对学生在校行为表现以及生活行为表现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针对心理变化较大且学生出现沉默、寡言以及抑郁等情况进行分析,制定解决方案,通过家庭与学校公共展开教育活动,以此帮助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再次,考虑到了家长教育方式差异化以及文化水平差异化,教育工作者应定期、不定期对未成年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培训过程主要以经验分享、教育方式进行讨论,通过微信“群文件”功能,定期、不定期上传有关教育咨询信息文件以及教育辅导工具,不断拓展未成年家长在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掌握能力。
最后,鼓励未成年与家长进行深刻交流,促进未成年与家长的情感深化,可通过组织未成年以书信的形式写心里话传递给家长,不仅让家长对未成年心理、思想有着了解,同时也让家长对未成年的变化规律进行把握。
3.2 打造校园文化,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文化对促进未成年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关键性作用。从显性层面而论,校园文化存在着约束性、教育性以及包容性,可以帮助未成年进行自我完善、自我认知以及自我改善。从隐性层面而论,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是校园文化影响下所体现心理、思想活动。长期以来,校园文化以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要求对学生行为举止加以积极引导,促使未成年成为符合道德要求的“公民”,缺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心理的发展情况,混淆了思想品德与心理的界限。因此,校园应基于心理健康教育为基准,打造科学、合理的校园文化,站在学生立场出发,透过表面深挖学生心理动机,以此建立相应文化以及心理辅导机制,促使学生在校园活动中不断完善自我。
3.3 打造班级文化,创设良好的集体氛围
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创设集体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较关键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长期此外逐渐形成健全人格。鉴于此,班主任应充分意识到创设和谐、欢乐、进取、积极的班级文化对未成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
3.3.1 教师布置
教师布置应力求整洁、舒适以及赏心悦目,以此实现学生在教师学习中具有心情舒畅的感觉,教师可将学生画图作品,张贴名人名言,创设班级明星帮以此构建浓郁的教育氛围,促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自信心得到熏陶、感染。并充分利用黑板开设心理健康知识专栏,定期、不定期投入正能量、先进事迹,或每天让学生在黑板上书写警示语句,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引导意义和价值[3]。
3.3.2 教师形象
班级文化建设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将自身想法告知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正面发展,保持良好的积极性、进取性。如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以严肃的形象与学生相处,进而造成紧张的师生关系,对导致学生出现畏惧、恐惧教师,无法将自身想法告知教师,或出现厌恶、讨厌以及反感的行为,对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教师的个性以及能力、教学风格对学生心理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教师应做到情绪稳定、态度祥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流模式,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完善自身人格,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
3.3.3 班级氛围
班级氛围的构建过程中应打破传统教育常态化主导机制,坚持以民主化、自由化为基础,对学生积极、自新以及乐观等品质的形成有促进作用,教师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关注学生心理成长以及心理健康变化规律,建立班级讨论制度,针对班级突发性、紧急性以及不确定性事件的讨论,一方面可以从事件的讨论中了解到学生心理变化,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
3.4 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未成年学生处理心理和生理的成长期和叛逆期,各方面表面不成熟的同时,存在着偏激性、片面性的心理思想,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是一种客观事实,但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来看,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可塑性。严格意义上而言,教师的教育方式有着直接性关系,因此,教师应坚持做好正面引导工作,对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关键作用,对学生的行为举止以及言论进行加以修正,保持公平性、自由性、互动性以及合理性的基础上,以“朋友”或“家人”的身份积极引导。此外,未成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和个体区别的因素导致了学生个体存在了一定的差异化。主主要体现在了部分学生对教师在全体学生面前进行的教育因缺乏个体的针对性导致了学生在接受教育内时的不听取,针对这类的学生,教师可采取个别交流法即心理教育差异化教学方式。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了留守学生、单亲家庭以及行为异常的学生,教育者在多元化场合和他们进行个别交流,引导学生将内心真实想法告知,并以此为基础,帮助个别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实现心理平衡,并与他们共同讨论解决方法,以此实现育人目的[4][5][6]。
4 结语
综上所述,时代造就了当代未成年人的时代性特征,不同时代所表现的特点虽存在差异,但在内容上、表达上都展示出其独特的气息。现代未成年其主要以思想开放、视野广阔、思维活跃三个“标签”组成。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生活条件较比“80 后”以及“90”后有着明显的优越条件,在物质、精神以及思想上存在着些许差异,他们的的视野远超前代,基于网络时代的影响下,接触的多元化、多维度的信息咨询兼容并包形成主流,如何规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的弱化是当代未成年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