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12-17
鄢陵县实验小学,河南许昌 461200
1 科学安排经典诵读时间
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诵读作品设置的比较合理,多数都是名家名作,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杨万里的《小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由于小学生的记忆力是先于理解能力发展的,因此我们在指导经典诵读活动的时候,首先应该强化诵读能力,在加深记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明确要求,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指导必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丰富阅读量。基于上述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经典诵读时间:其一,在每节课的开始阶段,可以留下3-5 分钟的时间来组织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其二,可以将每天中午课前20 分钟作为班级经典诵读时间;其三,可以规定学生每天回家后在家长的监督下进行10-15 分钟的诵读,同时抄写诵读材料,家长检查并签字。
2 选择合适的诵读形式
基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指导教学活动过程中吸引学生注意力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最重要一步[2]。因此经典诗文诵读教学中,我们在选择教学组织方式的时候,应该以多样化原则为指导,结合古诗文内容合理选择诵读指导形式,带给学生新鲜感。目前小学语文经典诗文诵读教学指导中,我们应该着眼于对诵读方式的创新和灵活应用,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使诵读方式发挥最大优势。首先,多元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比如经典诗文诵读指导中可以融入问答、小组活动、竞赛等形式,以鉴赏教学指导引领学生体会经典诗文魅力,包括语言美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且教学形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朗读和背诵,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方式和地点上都突破局限[3]。如在教学《望洞庭》一课的时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出游活动,或者是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洞庭湖美景,利于学生直观体验刘禹锡笔下“白银盘里一青螺”的雅致景色。
3 流行性经典元素进课堂
“中国诗词大会”已经举行了五季,“经典咏流传”已经热播大江南北。雷海为、武亦姝、彭敏等诗词大会冠军,早已成为我们的“明星”,教学中,把他们引进课堂,欣赏他们的精彩“飞花令”,欣赏他们的“满腹经纶”和“脱口而出”,让学生爱上经典,爱上诗词,爱上语文。当“经典咏流传”把古诗词演绎成一首首歌曲,当歌唱家演唱这些歌曲时,毫无疑问,我们都会被“电”倒,都会一下子喜欢上这些诗词,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背诵这些诗词。在指导教学《沁园春·雪》一课的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视频引领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毛泽东的雄心壮志,再利用“经典咏流传”中的《沁园春·雪》的视频片段引领学生演唱,在演唱中感受作品描绘的恢弘场景。
4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由于教师对小学生诵读语文经典作品的指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经典诵读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教学的方式不唯一,这就对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素质的教师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诵读语文经典作品,增加学生的诵读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学校要重视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教学技能的培养,定期的组织相关专业学者给教师进行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5 应用多元化诵读评价模式
首先是让学生进行自评。要求他们对自己的经典诵读情况、学习情况有清楚的自我认识,了解自己在诵读经典过程中的优缺点,从而实现更好的自我管理与反思。教师要鼓励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审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诵读情况。自我评价的形式不但能够帮助教师进一步完善诵读评价体系,同时也有利于小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填写自我评价表,教师通过学生自评表,全面掌握学生的经典诵读情况,合理调整教学策略。
其次是让家长参与评价。要求家长对学生在家中的诵读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从而辅助教师对整体性评价予以完善。教师可以按照家长给予的反馈评价,对学生因材施教,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鼓励和支持,调动他们的经典诵读积极性。
6 结语
经典诗文诵读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提升和文化品味提升均有积极意义,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指导中,显然经典诗文诵读指导还有很多不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尝试转变经典诵读指导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与教学方法的调整,让学生在获得良好学习体验的同时,提升诵读能力、文化素养,获得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