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引领 提升课堂质量行动
——《升华和凝华》作业设计案例

2019-12-17

赢未来 2019年33期
关键词:凝华物态雾凇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六中学,山西太原 030024

1 作业设计依据

1.1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由四个方面构成:物理观念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态度与责任.

1.2 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观察碘的升华与凝华的过程,霜和雾凇的制作过程,能简单描述观察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的主要特征。了解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加深对升华和凝华的认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了解水循环过程的三态变化,培养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分析雨、雪、云、雾、露、霜、冰雹的成因及物态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1.3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物态变化知识,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最好以学生身边的现象引入组织教学,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作业设计目标

(1)前置性作业学生在传统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具科学性与针对性。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后置性作业注重课内外相结合,是物理教学从课堂向课外的有效延伸,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深化过程,也是对教与学效果的检查。

3 做业内容呈现及设计意图

3.1 做业内容呈现

课前作业:(1)教材66 页带易拉罐,适量的盐,制作霜(2)适量樟脑丸粉末,一根枯树枝,制作“雾凇”。

课后作业:(1)总结本章的六种物态变化及生产生活中六种物态变化的现象并将相关知识点汇成知识树或思维导图形式。(A层学生总结本章的六种物态变化及生产生活中六种物态变化的现象和相关知识点,B 层学生总结本章的六种物态变化及相关知识点,C 层学生总结本章的六种物态变化)(2)a.了解地球和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调查学校和家庭的用水情况,设计一个节水方案。b.调查农田灌溉的主要方式,了解节水灌溉技术。(a,b任选其一,时间;一周)

3.2 作业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课前作业):课前作业起着“培育新知识第一条根”的作用。物理是实验加科学的整合学科,初中物理实验的素材有很大一部分在生活中能找到或有替代物。“霜”和“雾凇”是自然界中的现象,从生活走向物理,学生会期待课堂上将如何运用自己准备的仪器亲自制作“霜”和“雾凇”,真实可信,为学习新知识做预备,做铺垫,做指引,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引起求知欲,使学生更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使本节课的学习更有目的性。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1):知识树或思维导图用于物理教学。首先,该作业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本章后去尝试构建知识树或思维导图,有利于体现知识的整体构建,能使零乱的相对单一的知识点连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其次,知识树或思维导图可以扩展学生的思路,能让学生充分地从总体上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知识的整体构建和系统掌握,最终能教会学生梳理,归纳,总结知识的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2):通过该活动让学生拓展知识面,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的现状,感受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知道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其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求知,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渗透在课堂以外的学习过程中。

3.3 学生典型作业

4 实施效果与反思

课外作业设计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作业的内容,难度,形式更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前作业一般是小的实践性作业,而且用到的实验素材是在生活中能找到的或有替代物,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后的分层作业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节的课前课后作业学生做展示交流,通过展示暴露了问题,展示了核心,最终解决了问题,交流了核心,教师根据完成情况给小组或个人适当加分,整个过程学生激情高涨,为自己,也为小组积极争分(班级设置了加分奖励)。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协作,学会了分享。

猜你喜欢

凝华物态雾凇
雾凇奇观
雾凇岛
第三章物态变化
美哉,兴凯湖雾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