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义及现状分析

2019-12-16俞鸿雁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意义

俞鸿雁

【摘   要】  读书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有着丰富学养、增长教育技能、提高教研能力等重要意义。然而现在不少教师出现读书时间不够、动力不足、方法不当等现象。本文试从这些现象入手,分析背后原因,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  读书;教师专业发展;意义;现状分析

一、读书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义

1.读书是丰富学养的基本途径

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说过,教师“只有源源不断而来,才能滔滔不绝而去”。作为教师,有着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神圣使命——教书育人。这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要求教师们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师之蕴也不足,则其育长才也无望”。学生们都喜欢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老师。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从何而来?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读书。

在知识迅猛发展的时代,要求教师不仅拥有所教学科领域最全面的知识,还要拥有这一领域最前沿的知识。读书是其基本途径,能快速而有效地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当代教育家叶澜提出了当代教师“多维度、多层次的复合知识面及相互关联”的知识结构,即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基本知识;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运用的技能、技巧;一至二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教育学科知识。要建立这种复合知识结构,必须多读书、多钻研、多思考。

2.读书是增长教育技能的重要措施

有教师认为教育技能只需在教学实践中积累所得,其实不然。仅仅依靠日常工作中的自然积累,是需要经过天长日久的探索才能逐渐形成的,且在探索中不可避免地会走许多弯路。这样的成长速度较慢,达到的水平也不高。如何能更快更好地形成教育技能,需要借鉴别人的教育方法和技巧。读书,可以帮助教师分享别人的教育成果,从而获得智慧与灵感。例如读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从中能习得高效率的班级管理策略;读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学会“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教学方法;读李吉林的著作走进情境教学法,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这些理论凝聚了教育大师们的智慧和经验,聪明的教师通过读他们的著作,可以在吸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并在其中提炼智慧,捕捉灵感,增长自身的教育技能。

3.读书是提高教研能力的重要方式。时代呼唤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书育人的职责,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科研活动。读书是研究的基础,书籍提供的知识和思想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读书获得的知识、感悟、启迪,往往是研究意图、研究课题和研究思路形成的催化剂,读书促进了研究,研究则产生了进一步读书的需求。读书与研究是一种同期互动的关系。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主要是以写作为载体,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实践的分析、反思和总结。有些教师素来无暇读书,但为了某种需要不得不撰写论文,情急之下只能下载几篇现成的文章加以修改、拼湊,只有输出没有输入,所写文章的质量可想而知。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把读书比作呼吸,那么写作就是吐纳。必须不断呼吸新鲜的空气,才能不断吐纳鲜活的东西。

二、教师专业发展中关于读书的现状分析

1.读书时间不够

(1)繁忙的工作挤占了读书的时间。以一位班主任的一日生活为例:早晨7:40进教室早读、晨会、出操,上2~3节课,用2~3小时备课,1~2小时处理作业和学生事务。下课要护导,午餐要陪同,午休要管理,自习还要个别辅导。下午4:00学生放学,老师的工作还没结束,与家长沟通、与学生谈心、参加会议……到了下班时间,还在马不停蹄地忙碌着。

(2)巨大的压力影响了读书的热情。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处理班级中偶发事件,完成各种名目的计划、小结、过程性资料等。剩余时间还要忙于各种培训、考试及处理家庭事务。教师长时间处于压力状态下没有精力读书,即使想读,也很难静下心来。

针对时间不够的现象,笔者认为教师需要自定目标,自加压力,向魏书生、于永正、李镇西等大师们学习,每天再忙也要挤出15分钟读书,不同阶段确定相应目标,并持之以恒向目标迈进。

2.读书动力不足

(1)错误的认识阻碍了读书的脚步。教师在入职前熟读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可一旦踏上工作岗位,发现曾经读过的书一时无用武之地,便一下转向现实的工作,备课、上课、改作业、讲题目……这些工作能立竿见影地看到成绩,使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工作后不用读书,于是慢慢丧失了提升自我的要求,阻碍了读书的脚步。

(2)浮躁的心态迷失了读书的方向。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浮躁的心态,做事急功近利、过分关心结果、只考虑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等。在各类比赛、考核、考评,大量的成绩、资料和数据面前,越来越多的教师表现出这种浮躁的心态。导致许多年轻教师沉迷于追名逐利,忽略了对精神世界的修炼。

针对动力不足的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应从培养兴趣入手,寻求自己的内在需求及适合读书的外部环境,根据教师专业发展涉及的各个方面博览群书,拓宽知识面,提升各方面的素养。

3.读书方法不当

(1)只读不思——读书的质量难以提高。有的老师在读书过程中囫囵吞枣,虽然读书数量很多,但收效甚微。读书是理解的基础,通过读书,大脑会摄入大量信息,这些信息要经过思考选取相关信息,再进行加工重组,使其与大脑原有的知识发生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没有思考,这些信息量大、杂乱无章,还包含无关要素,不利于理解吸收。

(2)只读不用——读书的价值难以体现。有的教师只把读书当成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不与实践相结合,为读书而读书,失去了读书的意义。正如对师范生来说,读再多的理论书籍,都只能产生浅显的认识。而对在职教师而言,读这些书时就能结合工作实际来理解知识,而且能将书中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就说明读书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对照,不断改进,反复理解,才能真正体现读书的价值。

针对方法不当的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应试着将读、思、写有机结合起来,边读边思、边思边写,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康万栋,康瑛.读与写:读书与教师专业发展[J].天津教育,2006,(07):35-36.

[2]马占杰.阅读、思考、实践,创新——提高教师读书实效之路[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05):23-24.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