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体育与健康课“走班制”教学问题对策

2019-12-16张剑锋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9期
关键词:走班制高中

张剑锋

摘  要:目前在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体育发展需求,是当前体育教学大纲中教育宗旨落实的重要体现。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学生对于“走班”都很适应,体育与健康课“走班制”已成为体育教学中常态化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要实现学生熟练掌握体育运动技能,“走班制”教学是未来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高中  体育与健康课  走班制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b)-0114-0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初步尝试和大力推行下,“走班制”已在该校如火如荼的开展,从教学成绩看效果显著。从实施的效果看,“走班制”的開展有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走班制”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友谊的发展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走班制”的开展更有助于学生自信心提升。因而本文根据该校体育与健康课“走班制”教学的实践为基础,分析该校体育与健康课“走班制”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阻碍,从而研究策略和对策。

1  “走班制”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阻碍

(1)该校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走班制”教学选项时,体育教师会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新的教学理念是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让学生获得运动带来的满足感。在我校体育与健康课“走班制”模式下教学中,体育教师在实际在教学活动中不重视自己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习惯用传统的方法向学生灌输体育技术技能,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的发扬更是海市蜃楼,使学生很难达到锻炼的目的,特别是在走班制体育教学中更谈不上终身体育的发展。

(2)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科学、不系统,使学生的运动项目学习在入门后难以得到稳步的提升。从开展体育走班制教学的这个学期来看,学生在前期基本技术动作学习中进步较快,而后期学习时,学生只能在此基础上不断重复学习,导致部分教师出现教学乏力,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倦怠的情况。

(3)调整教学计划和调换课有难度。学校将教学计划重新梳理,让教学更具实效性、灵活性,同一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年级和组别安排不同学时,教师需根据各专项班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相应课时量,从而因材施教,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循序渐进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每2周进行一次体育教研活动,每次设定一主题,集体备课,让体育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相互探讨,让问题在探讨中得到有效解决,通过这样的形式,体育老师们通过“化整为零”,逐渐解决了体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难以安排相应专业教师进行上课,调换课就会成为学校的困难。

2  “走班制”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应对方法

2.1 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每个学生在当时选项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就会在平时上课时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学习和锻炼,也不会出现学习上的懈怠,这样课堂的效率和学生的运动负荷都达到了一定的效果,教学任务也就圆满完成,对一些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和未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要进行合理的、公平的再分班、再选项,并指导他们继续学习和锻炼。既便是同样的体育课教学内容,也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教师要由易到难,让学生从生理、心理上慢慢接受教授的运动技能,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也是为了他们的终身发展作铺垫。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展教育教学,教师就可以很准确地掌握学生的体能状态和对体育技能掌握状况,从而更好地再进行更高层次的分项和教学。

2.2 创设主体为主主导为辅的教学课堂

体育教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课堂教学要注重教学主体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就要创设自主和谐的课堂。把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内驱动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在教育教学中努力体现教学主体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这样学生才能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因此,激发学生和团队一起去感受、去探索的欲望,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地位是现代体育课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

2.3 努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是教师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更要要注重教学主体的参与性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就要创设自主和谐的有效课堂。把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内驱动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在教育教学中努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努力体现教学主体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这样学生才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和团队一起去感受、去探索的欲望,实现教学过程中收获的最大化。

2.4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体育课走班教学要注重和区别对待男、女生体质好和体质差的问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课课堂教学作用。还要特别注重学习能力的差异,不同班级之间的学生仍然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的教学主体,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活动方式。另外,针对学生本身的体能水平的差异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一定的快乐。这样的教学就会维持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内驱动力。

2.5 激发学生健康的运动锻炼兴趣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充满朝气和和谐健康的学习氛围已经是当代高中生的普遍要求。学生在运动中只有以主动的、健康的方式参与学习,才能他们的提高学习效率,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更能挖掘他们学习文化课知识的最大潜能。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上动脑筋,就要挖掘教材,把生活大胆地与体育结合,把书本知识和社会规则相结合,为学生进一步综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结语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课程改革正在紧张有序的推进,“走班制”教学模式已成为体育教育中的必然趋势。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想真正使“走班制”教学发挥实效,就必须要保障学校的师资力量、场地和器械资源等符合教学的实际需求,师生才能共同走课,也是解决3个年级走班制教学上课问题的关键。这样的方式,让整个校园的体育与健康课堂形成了活水,学生能够得到最好的专业学习;体育教师随着班额的减小以及教授自身擅长的体育项目,不仅减轻了体育教师课堂负担、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而且还让所有学生更加喜欢上课了。所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在高中学生的教学生活中发挥着越看越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扮演着高中学生身心调节的催化剂作用,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把高中体育课和其他课程有机的、完美的结合好才能完成现代高中新课程改革下体育的教学任务。

“走班制”教学模式也将会成为越来越多课程的选择。但总体上看“走班制”带来收获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走班制”教学的效果还没有得到最大化体现。因此,针对于“走班制”教学的具体需求,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配合合理的引导和落实,做好相关的基础保障,将“走班制”教学的优势进行发挥。未来如何在班级授课制的教育背景下,高中体育课“走班制”如何进行有效地进行教学,是我们广大体育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黄哲.教学组织形式新探索:走班制[J].科教导刊,2018(8):16-18.

[2] 黄文涛.高中选课走班制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4):22-23.

[3] 朱建荣.高中新课改走班教学管理的探索[J].教学月刊,2013(4):7-9.

猜你喜欢

走班制高中
基于“走班制”背景下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的变化
论走班制的应然追求与实然现状
普通高中走班制背景下书院式管理的有效策略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