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思考

2019-12-16于法稳黄鑫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新时代

于法稳?黄鑫

[摘 要]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守住绿水青山、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更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有效途径。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数量目标和质量目标、政府与市场、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新时代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意义的认识,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推进绿色兴农和质量兴农之间的协调发展,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新时代;绿色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9)06-0128-08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研究”(立项批准号:17AZD012)、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立项批准号:2018NFSA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因此,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农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内容。特别是,对农业战略地位的认识也应进一步提升,农业不仅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为14亿中国人提供健康保障的基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实现“十三五”既定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理论指南,更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后小康社会更长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也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宏观环境和理论遵循。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在农业生产领域,社会主要矛盾表现在消费者对安全优质农产品需求市场旺盛,而供应市场严重不足。习近平多次强调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只有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才能不断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高農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这些论述给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更指明了方向。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农业绿色发展,注重农业发展质量。2019年2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7部委联合印发了《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质量兴农进行了顶层设计,并提出了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并提出了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行动、重大计划。从国家宏观战略来看,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目标选择,是新阶段农业高效化推动生产、科学化施策管理、精准化拓展服务的重要要求。[2]

由此可见,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愿望,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新时代探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并据此提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但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围绕着农业高质量发展,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什么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其内涵特征是什么?自然成为学术界首先要回答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有学者认为,农业发展质量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产品质量、生态质量、结构质量是最主要的三个方面,由此,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产品好、生态好、结构好。其中,产品好是农业高质量发展最主要最直接的目标,安全性是核心;生态好不仅仅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更是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而结构好则是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取得最佳的生产效果和效益,涵盖了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要素结构、组织结构以及贸易结构。[3]有学者从实施绿色发展的政策、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满足消费者生态需求、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5个方面,分析了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必要性;[4]新时代,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有学者剖析了质量兴农与绿色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现代市场体系、与民生福祉、与建立健全农业体制机制之间,以及政府和市场、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国内农业和国外农业之间的关系。[5]

粮食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2019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调整优化生产结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新时代,实现国家长期粮食安全所面临的风险日益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对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历史方位和基本特征做出的重大研判,粮食高质量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具有惠民性、特色性、创新性、融合性、动态性和生态性等特征。[6]

开展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效评价研究,可以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有的学者基于农业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农业增长质量时空特征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增长动态演进过程存在“马太效应”,后期有减弱的趋势。[7]有的学者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的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一般。[8]有的学者根据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对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结果表明,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是0.44,质量发展水平不高,并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整体特征。与此同时,研究结果还发现,农业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要结合不同的制约因素和发展优势规划农业高质量发展方向。[9]

生态好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之一。事实上,生态好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对狭义的农业即种植业而言,良好的耕地土壤、优质的灌溉用水是確保农产品质量的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4]如果失去了这两个核心,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产品好的目标就失去了根基,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目前,学术界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中耕地土壤、灌溉水质的保护尚未给予高度的关注,没有切实转向质量导向的发展之路上来。规模化经营、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组织、技术创新等都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失去核心的发展,是背离绿色发展理念的发展,是背离高质量要求的发展。

围绕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学术界也进行了探索。从宏观层面上来讲,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全面落实“三个坚持”:一是坚持质量第一,优质量、树品牌;二是坚持效益优先,强竞争、促增收;三是坚持绿色导向,提升绿色可持续。[10]从微观层面上来讲,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可以通过“六化”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走一条高质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即产地环境清洁化、农业投入绿色化、生产过程标准化、产业模式循环化、农业废物资源化、产品供给优质化。[11]在选择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时,应注重路径的可持续性,并把重点放在扩大优质农产品增量、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方面。[12]有的学者提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关注保持存量的基础上提升质量,循序渐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市场导向来把握质量,并充分展现不同地方的内在文化属性等方面。[13]

从上面的文献梳理可以看出,已有文献围绕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发展水平测度以及发展的核心、路径等进行了相关研究,为研究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有效借鉴。本文以农业生产环境质量提升为着力点,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视角,在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并全面分析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探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应处理的几个关系,进而提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

新时代,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因此,应重新思考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不能再仅仅局限于经济的视角,应从安全的视角进行拓展,将其确立为:农业应为14亿中国人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简单而言,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指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生产方式绿色化为手段,以水土资源质量保护为核心,以质量标准化体系为指导,以提升农产品质量为根本,以国内外两个市场为导向,实现农业生产环境改善、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一种发展。

从上述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概念的界定来看,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如下几个重要特征。

(一)以绿色发展理念为遵循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绿色发展逐渐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应全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通过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减少化学投入品流量的同时,通过面源污染防治减少存量,在提升农业生产环境质量的同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安全优质农产品需求,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高人民的生态福祉。

(二)以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为目标

新时代,洁净的空气、清洁的饮水、安全的食品等主要生态产品供应不充分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农业生产领域,突出表现为安全优质农产品供应的严重不足,以及区域之间的显著差异。因此,农业高质量发展应立足于为近14亿国人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高质量发展也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以生产方式的绿色化为路径

通过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可以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一方面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等主要化学投入品的流量,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减少污染物存量,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与提升,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

(四)以质量标准化体系为指导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必须以质量标准化体系为指导,坚持“有标贯标,无标建标”,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操作规范,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此外,农业高质量发展还需要科技创新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保障。

(五)以国内外两个市场为导向

实事求是来讲,中国农产品质量在国际市场上的总体竞争力太弱,应对绿色壁垒的能力不足,因产品质量达不到进口国绿色标准要求而被退回的事件时有发生,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彼此之间绿色标准不一致造成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农产品质量存在一些问题。[4]在国内市场上,消费者也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因此,农业高质量发展应以国内外两个市场为导向,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农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分析

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生产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因果关系,后者的质量影响前者能否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减少农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又有助于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彼此之间逐渐形成良性循环。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还面临着严峻形势。

(一)化肥施用量、施用强度依然居高不下

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是增产的物质基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化肥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包括当季肥效和后效,平均增产效果为50%。中国近年来的土壤肥力监测结果表明,肥料对农产品产量的贡献率平均为57.8%。这充分说明了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业生产能力的巨大作用。

农村改革40多年来,化肥施用量急剧攀升,相对于农作物生长的生理需要,出现了明显的过量使用,再加上化肥有效利用率较低,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問题。当前,化肥施用方面的突出特点是施用总量(折纯量)大与施用强度高并存,使用效率低与流失严重同在。[14]

从化肥施用量来看,从1978年的884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5653.42万吨,增加了4769.42万吨,增长了5.40倍;同期,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只增长了10.52%,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16倍。由此表明,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化肥的依赖性较强,表现为较强的正向耦合关系。从化肥施用强度来看,从1978年的58.89公斤/公顷,增加到2018年的340.88公斤/公顷,增长281.88公斤/公顷,增长了4.79倍。与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225公斤/公顷相比,中国平均化肥施用强度是此标准的1.51倍。中国化肥有效使用率不到40%,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总氮、总磷随着地表径流进入土壤及地下水体,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存量持续增加,并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二)废弃农用地膜回收及资源化利用机制尚未形成

20世纪50年代,日本科学家发明了地膜覆盖技术。因其具有提高地温、抑制地表水分蒸发、提高肥效、保持土壤疏松、抑草灭草、抑盐保苗、增加冠层光照均匀程度和增加反射光等功能,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15]P1-21978年,地膜覆盖技术自日本引入中国,与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实际相结合,为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与此同时,废弃地膜残留导致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环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统计资料表明,自1993年到2017年,地膜使用量呈现出明显的递增态势,从375万吨增加到1437万吨,增加了1062万吨,增长了283倍。到2016年达到了峰值1470万吨,2017年有所减少(见图1)。

正是由于地膜使用具有一些负面效应,近些年来地膜似乎被“妖魔化”了,正面效应被日渐弱化,而负面效应则有所放大。事实上,地膜本身并不是“魔鬼”,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引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中,一是没有进行系统分析,二是也受认知水平所限。一开始仅仅关注其正面效应,随着使用范围扩大,地膜使用量随之增加,但对废弃地膜缺乏有效的回收机械、机制等,未形成废弃地膜资源化利用的市场,无法实现废弃地膜的资源化利用。

图1 中国地膜使用量变化趋势(单位:万吨)  (三)农药使用科学性严重不足,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农药对农作物生长的积极作用,不能因为农药残留的存在而被抹杀。随着人们对农产品安全关注程度的增加,农药残留似乎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农药也逐渐被误解成“魔鬼”,成为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事实上,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是农药使用中缺乏科学性所致。因为不同的农药对作物生产季节、剂量、次数及喷洒时间、能否与其他农药混用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但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说明进行科学操作。

统计数据表明,从1991年到2014年,中国农药使用量是持续增加的,从76.53万吨,增加到180.69万吨,增加了104.16万吨,增长1.36倍。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印发之后的2015年,农药使用量开始递减,为178.3万吨,此后的2016年、2017年实现了大幅度的递减,分别为174.05万吨、165.51万吨。

近些年,农药包装物带来的二次污染日益受到关注,一些地方对农药包装物回收机制等进行了探索,但由于回收之后的农药包装物缺乏有效的出口,无法对其实现资源化利用或者有效处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药包装物的污染问题。

(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依然缺乏有效机制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畜禽养殖废弃物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来源,但由于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外源性因素诱发了农业生产结构及生产方式的变革,特别是化肥工业的发展,诱发了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的生态关联链条隔断的行为,再加上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化肥施用的便利性及效应的明显性,导致了化肥施用量的急剧增加,而放弃了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导致其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一大来源。

近年来,中国畜禽养殖总量不断上升,由此导致的废弃物产生量也日益增加。有关数据表明,目前中国每年畜禽养殖废弃物产生量大约在38亿吨。由于大多养殖场缺乏必要的环保设施,难以实现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从而导致大部分废弃物直接进入环境,对环境造成立体化污染。

四、农业高质量发展中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到了这个阶段。中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为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新时代,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涉及到不同的利益主体、不同的目标定位等,为此,需要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生态目标层面,一方面,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路径,为消费者提供足够的安全优质农产品,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投入品的使用量,减少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流量。另一方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存量,以提升农业生产环境的质量,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

在经济目标层面,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实现生态目标的同时,能否实现经济目标,这是基层政府及各类农业生产主体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中,需要从国家宏观层面对保障农业生产主体的利益,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给予充分的考虑,以实现国家生态目标与基层政府、农业生产主体经济目标的相互统一。

(二)数量目标和质量目标之间的关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稳定地解决了14亿中国人的“吃饱”问题。2018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了13158亿斤,肉蛋菜果鱼等农产品产量也稳居世界第一。我们也应清晰地看到,目前安全优质健康农产品的供应并不充足、不均衡,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会更加旺盛。因此,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数量增长和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通过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产业结构的科学化、产业布局的区域化,实现农业新旧动能转化,培育农业绿色发展新动能,以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促进数量的增长,在实现充分供应的同时,实现质量的保障。

(三)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政府的引导作用及服务功能,这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则,也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是要充分发挥二者在不同层面的作用。对市场而言,更好发挥其作用,提高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动土地、人力、资金等资源向优质农业企业和产品集中,发挥科技创新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对政府而言,需要根据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农业产业政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动力转换。同时,政府应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

(四)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14亿中国人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是关系到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能否得到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健康延续下去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好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从长期目标来看,农业高质量发展要通过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依靠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农业生产环境的质量,构建农业经营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消费者健康提供保障,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从短期目标来看,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优质耕地资源减少,水资源因配置到工业及生活领域而日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导致的生产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等问题。农业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中又会带来潜在的风险,特别是缺乏新技术的科学评估,可能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切实以为人民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为根本,有针对性地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五、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此,应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依据目前所面临的形势,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意义的认识

新时代农业的基础地位需要重新认识,农业不再仅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14亿中国人健康保障的基础,迫切需要从战略层面强化这个认知。基于此,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农业领域破解社会主要矛盾,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更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保障。在提高各级政府决策者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意义认知水平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进行广泛的宣传,使得广大民众对此也有所认识,并不断将认知水平进行提升。

(二)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高质量发展应以生态振興为基础,以产业振兴为目标,并实现它们之间的有效衔接。

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振兴衔接方面,可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增加有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供给;同时,依据绿色发展理念逐步优化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振兴的有效衔接。

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产业振兴衔接方面,首先,可以通过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农业绿色发展新动能,促进绿色产业带动提质增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基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生态环境条件,开发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多功能性,扶持绿色品牌农业,提供优质、生态、安全的农产品,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营养健康的新消费需求。其次,以绿色方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在绿色高质建设中,追求生产要素、生态要素和文化要素等相结合,加快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开拓“第六次产业”,通过融入休闲娱乐、观光体验、养老服务等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模式,把农业打造成“第六次产业”的核心和关键。

(三)推进绿色兴农和质量兴农之间的协调发展

立足绿色发展理念,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领域、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把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绿色兴农和质量兴农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农业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全面、长久的工程,不仅仅涉及农业领域发展,而且还需要协同农业以外其他各行业和领域。因此,要立足战略发展角度,统筹两大兴农主题,抓住主要矛盾,分析重点问题。《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了实施质量兴农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可以借鉴该战略规划出台未来5年实施绿色兴农战略规划,该政策文件可以作为绿色新农和质量兴农同步实施的重要依据,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指导。

(四)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绿色发展理念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来源。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能的前提是充分认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在思想上必须实现从数量优先向质量第一转变,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吸引全社会主体参与,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坚守生态环境底线。

农业的高质量需要用绿色技术和创新发展来配置。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多元化路径中,推进技术创新是必由主径。满足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需要注意:首先,大力支持绿色农业为导向的技术研发创新和应用,支持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重视利用生态技术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以及其他绿色农业技术的研发创新。其次,重视绿色农机的推广工作,吸引社会资本和资源参与建设绿色农业技术生产示范基地,加大示范推广力度。

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需要多种条件支撑,迫切需要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来驱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赋能全产业链融合,加快三大产业协同,从而促进生产要素聚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增值空间。根据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需求,加强农业大数据服务能力建设,将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应用,打造智慧农业、品牌农业,尤其是在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方式上,运用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电子追溯监管体系,减少使用量,发展绿色农业。通过运用大数据信息流带动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流入农村,激发农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许世卫.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大数据建设探讨[J].农学学报,2019(4).

[3]柯炳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提升农业发展质量[J].农村工作通讯,2018(2).

[4]于法稳.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动因、核心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18(5).

[5]夏英,丁声俊.论新时代质量兴农绿色发展[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9).

[6]丁声俊.站在新时代高度认识农业粮食高质量发展[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1).

[7]韩海彬,李谷成等.中国农业增长质量的时空特征与动态演进:2000—2015[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6).

[8]张春玲,刘秋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路径研究[J].经济论坛,2019(4).

[9]辛玲,安晓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路径研究[J].经济纵横,2019(5).

[10]宋洪远.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18(12).

[11]寇建平.新时期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8(3).

[12]赫修贵.积极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北方论丛,2019(3).

[13]钟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农业发展导向[J].中州学刊,2018(5).

[14]杨滨键,尚杰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难点、问题及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9(2).

[15]严昌荣,何文清等.中国地膜覆盖及残留污染防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Some Considerations abou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New Era

YU Fa-wen HUANG Xin

(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32;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2488,China)

Abstract:In the new era,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s not only an urgent requirement for deepening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agriculture,but also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maintaining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beautiful and livable countryside with clean waters and green mountains and comprehensively building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It is also an important aspect and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major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 the new era.To achiev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goals and economic goals,quantitative goals and quality goals,government and market,long-term goals and short-term goals should be properly handled.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new era,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build an effective link betwee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green and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nd enhance the endogenous driving forc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Key words:new era;green development;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rural revitalization

(責任编辑:钟亚玲)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新时代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