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爱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2019-12-16何仲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罗田县成果奖篇文章

何仲平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福建省写作学会会长,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报》《全球教育展望》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0余部。代表性专著:《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中国语文学史论》《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卷四分册)。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福建省政府优秀社科成果奖等。

三十多年前,我在一所农村中学教书,每天从寝室到教室,再到操场,活动空间十分有限。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个备课本,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地耕耘,苦苦地寻觅。艰苦的岁月、简陋的条件以及闭塞的环境一方面磨砺了我的意志和耐心,另一方面又使我对现实感到迷茫和无奈。也就在那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认识了《湖北教育》。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教导室闵锦明主任通知我到校长办公室开会。走进办公室,我发现来的大都是班主任。当时,我刚好担任初一(2)班班主任。待我们都坐好后,黄校长请杨桂初老师读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原来,杨老师写的这篇文章刚刚发表在《湖北教育》上了。文章讲述的是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如何用爱去关怀学生,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杨老师是教语文的,从文章的题目到文章的内容都写得很有文采,而且富有真情实感。当他把这篇文章读完之后,我们都露出敬佩的神色。黄校长表扬了杨老师,号召我们向他学习,除了勤奋的工作,还要多动脑,勤动笔,大胆地向教育刊物投稿,特别是像《湖北教育》这样的知名刊物。

年轻的我见到此情此景,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登上《湖北教育》这个大雅之堂。然而,写文章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那个信息比较匮乏的年代,要想写出一篇有分量的文章,并非易事,更不用说发表了。但是,每当读到《湖北教育》上的一篇篇文章,我内心深处总有一份特别的力量,鼓舞我不放弃、不气馁。于是,我认真分析现状、积累素材、调查研究、做读书笔记。1990年秋,我撰写的《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终于发表在《湖北教育》上。我的文字终于见报了!那一刻,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更重要的是,文章的发表激发了我写作的热情,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憧憬。

更令我难忘的是2001年暑期,《湖北教育》的编辑到罗田调研,罗田县普教科的何庆中同志亲自督导,县委宣传部派了摄影记者到学校,对我们学校进行宣传。此后不久,高学敏校长成了2001年第12期的封面人物,学校几位老师的文章刊登在这期《湖北教育》专版上。也正是这一年,学校的中考在全县排名第一,罗田县第一届中学生运动会在学校圆满召开。可以说,《湖北教育》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搭建了平台。之后,每当我读到《湖北教育》时,就更加感到亲切和温暖。

在教育的征程上,我已步入知天命之年,如今,我依然扎根乡村教育,面对一群留守学生,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的教育教学面临着挑战。学校教育处为每位班主任订了一份《湖北教育》。每次读到《湖北教育》上一篇篇充满希望的文字,我就坚定了一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力量,它鼓励我热爱教育,关爱学生,把爱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者单位:黄冈市罗田县骆驼坳中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

猜你喜欢

罗田县成果奖篇文章
我校获2022年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校荣获3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吉林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介绍
主编《罗田县志》感怀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湖北省罗田县黄梅戏剧团简介
湖北省罗田县黄梅戏剧团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校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