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相伴 润物无声

2019-12-16裴金芬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诗文图书原则

裴金芬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乃至所有学科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阅读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教师也应该而且必须参与阅读。如何引领教师参与阅读?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襄阳市襄州区云湾光彩小学(以下简称“光彩小学”)在师生全员阅读方面探索了一条新路。

一本好书很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光彩小学重视班级阅读,逐渐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班级阅读体系。

一、书海拾贝,课外读物选择    当今的图书市场如同汪洋大海,如何引导学生书海拾贝,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结合课标规定的必读、选读书目,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经典诗词、儿童读物、中国古典名著及世界名著等阅读文本。

学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各个年级的班级阅读进行了分类指导,并确定了选文原则。    1.小学低段选文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选择图文并茂的绘本。绘本以画为主,汉字少而畫面丰富。以画面传达故事情节,比纯文本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更符合学生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更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第二个原则是选择页数较少的图书。低段学生年龄较小,页数过多、篇幅过长的书籍会让学生感到阅读疲劳,并不适合学生阅读,应选择那些页数较少的图书,如《我不知道我是谁》等。第三个原则是选择注音版的图书。这些图书有助于学生借助拼音阅读,且多以童话、寓言为主,如《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    2.小学中段选文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书目中择优。《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哈利波特》《伟人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第二个原则是内容丰富、含义深刻的书籍。如文学类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外神话传说》,科学类的《中外经典科普故事》《中外网络故事》《生命的密码》等,文化类的《上下五千年》《东周列国志故事》《中国民间故事》等。    3.小学高段选文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选取的读物要具有文学性和社会性,以完成从儿童读物到青少年阅读的过渡。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和中国的“四大名著”等。第二个原则是选择不同语言风格的作品,如古诗词、诗歌、散文、小说等。这样选文既给不同爱好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给教师的推荐留下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当然,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与推荐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家长和学生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选择读本。

二、授人以渔,阅读方法指导     作为班级阅读的指导者,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针对小学生的阅读实际,学校综合归纳出以下阅读方法供全校学生选用。    1.精读法

这种方法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精读、细读,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提高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增强语言修养,提高语文能力。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全身心地投入,要口到、眼到、心到、手到。精读的目标就是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准确地复述阅读材料。    2.略读法

略读的主要目的是把握文章大意,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一般情况下,教师先列出问题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粗略阅读,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然后再交流、讨论、解答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速读的习惯和能力可得到培养和提升,知识面也能得以拓展。    3.笔记法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学校要求学生在班级阅读时要做到“圈、点、画、记、找”,即圈出不懂的地方,点出关键词,画出经典句,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上记号,找出优美的片段并熟读、背诵。手脑并用,阅读才会变得更有实效。    4.师生共读

身教重于言传,学校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早读或辅读课等时间与学生一同诵读。教师提前征集学生的建议,每日精选学生喜爱的一篇美文或精彩文段,细心体会作品的感情,把握朗读基调,朗读时力求声情并茂。朗读形式不限,或领读,或同读,或赛读,最后与学生简单交流,共同体验阅读的快乐。

阅读虽然有法,但无定法。所以,学校仅提供基本的阅读方法,但并不要求学生生搬硬套。在班级阅读中,学校也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运用。

三、汇聚点滴,阅读成为常态

1.营造氛围

走进光彩小学,处处都能感受到浓郁的阅读氛围。励志大道两侧班级读书明星的照片排列有序,除了学校配备的图书室,各班教室也相应地设置了班级图书角,图书角里的图书大都是学生从家里带来的,供大家相互传阅,课余时间,学生随手就可翻阅图书。    2.合理安排

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余时间,让阅读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常态。每天保证学生有90分钟的阅读时间,以此保证班级常态阅读的顺利进行。早上利用学校统一安排的朝读经典时间统一阅读指定的经典诗词;中午在校托管的学生和教师一起阅读优秀儿童读物;晚上学生在家和家长进行亲子阅读,选读中国古典名著或世界名著;周末和节假日,学生则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读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    3.课前分享

学校规定,不论什么学科,教师上课前的3分钟要请一两名学生推荐自己读到的好书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语文教师对班级阅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数学、英语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也深刻领悟到,不论任何学科都要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质量。比如,数学做题,阅读理解能力弱就不会分析题意,也就无法正确解决问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也随之增强,解决问题的正确率也会相应提高。    4.诗文大会

为了检验班级阅读质量和阅读效果,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各个班级同时开展“诗文大会每周一讲”活动。每学期开学之初,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本学期的“诗文大会”计划,确定本学期诗文宣讲人和诗文内容,宣讲人可以是任课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或者是师生组合。宣讲人提前一周做好准备,把诗文作者、创作背景、重点词句和整首诗的主旨等整理出来,在每周五的“诗文大会每周一讲”活动中,给学生带来准确、详细、深刻的讲解。    5.穿珠成串    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引导学生养成持之以恒、坚持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学校每月不定期采用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交流辩论会等形式检测学生的读书成效,以便及时调整阅读方案。每学期定期开展“速读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择优选择学生参加“我读书,我快乐”大型读书系列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收获阅读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州区云湾光彩小学)

猜你喜欢

诗文图书原则
图书推荐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
曹操诗文中的饮食文化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