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启蒙教学探究
2019-12-16林红珍
林红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形象化指导,使学生会看
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特别是起始年级的学生,在初次接触一些较抽象的知识时,教师要通过形象的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看懂图意,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能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完“6、7的加减法”后,教材安排了“解决问题”板块(如图一)。
这个板块第一次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并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帮助学生体验、了解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把静止的画面分解成动态,先出示4只兔子跑出来采蘑菇,再出示2只兔子跑过来的情境。动态的画面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说图意的欲望。在学生充分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再出现大括号和问号,让学生猜一猜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出示大括号时,教师用课件制作成动态的呈现方式:先从大括号的两边开始,慢慢地汇聚到中间,逐渐形成“”。然后,教师分别用左、右手代替“”的左右两边,逐渐合在一起。教师还把问号拟人化,用童化的语言与学生交流:猜一猜大括号下的问号会问我们什么?由于学生已懂得图的意思和大括号的含义,再猜问号的含义就水到渠成。学生回答:它问我们“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学生发挥了想象力,正确理解了图意。
二、分角色表演,使学生会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时如果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学生会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
一年级学生虽然口头表达能力弱,但是爱表现自己,学生只要能看懂图,再在教师的鼓励下,尝试说,就能逐渐开口。如果变化多种形式,学生就不会说得乏味。我在教学中,采取分角色表演的形式教学(如图二)。
第一次表演:笔者演图中的青蛙,主要叙述图中的信息;学生带着头饰演小问号,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提问。第二次表演(交换角色):笔者演小问号,学生演青蛙,目的是学生能自己发现信息,教师提出问题后,还让学生说算式,学会解答问题。第三次表演:同桌之间互相扮演不同的角色,一个演青蛙、一个演小问号,分别说说图中的信息与问题,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能完整地说出信息和问题,学会了用数学语言表达。
三、对比中体会,使学生会思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充分说明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对比能促进学生自觉思考,让学生在对比中去鉴别、分析,获得正确思考的方法,会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学生经常会受“拿来”“拿走”“一共”“还剩”等非本质因素的干扰,我们可以采取对比的形式,培养学生运用数量关系思考问题的习惯,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每道题我都要求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不同类的可以对比,同类的也可以对比。像图三这种情况,学生特别容易根据“来了2人”,用加法计算。遇到这种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把“图一”与“图二”进行对比,沟通它们内在的联系:都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建立减法解决问题的模型。学生在交流时,有的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到:大括号下的“10人”是指来了2人后,一共有10人,房子里的人应比10人少;有的根据数量关系体会:房子里面的人和房子外面的人合起来才是一共有10人,所以要用总数10人减掉房子外面的2人,才等于房子里面的人……对比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唤醒已有经验,寻找联系,自主构建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开放中创新,使学生活用
问题解决不等同于平常的解题,特别是不同于那些仅仅通过识别题型、回忆解法、模仿例题等非思维性活动就能够解决的题,而是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动才能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要給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彰显,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学生巩固应用这类题时,会感觉非常枯燥,教师可变换练习形式,如设计“捉迷藏”的游戏,学生利用他们喜爱的卡通人物,通过合作自由贴画,他们分别把人物贴在树丛里、草地上,再贴上“”和“?”。贴“?”时,有的学生贴在大括号下,有的贴在一部分人物上。由于学生的思维层次不一样,每组准备的粘贴画的数量和形象不同,所贴出来的画也就多种多样,学生满怀喜悦的心情欣赏自己的作品,积极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在愉悦中自觉学习、不断深化,兴趣极大。在这样开放的空间里,学生没有束缚,自由地想象创造,既避免机械的训练达到活用,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市东西湖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