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9-12-16李美区少强
李美 区少强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
12月~2018年12月本院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进行质量管理消毒供应中心的550份消毒器械作为观察组,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未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进行质量管理消毒供应中心的550份消毒器械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消毒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发放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消毒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发放合格率分别为99.45%、99.45%、99.64%、99.45%;对照组消毒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发放合格率分别为93.09%、94.55%、94.18%、94.18%。观察组消毒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发放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能够显著提高消毒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发放合格率, 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应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1.103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 主要是为院内各个科室提供无菌器械、敷料以及用品等, 负责各科室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以及灭菌等工作, 该科室工作质量的好壞会对医疗护理质量以及医院感染的发生产生直接影响[1]。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工作均具特殊性, 若在某个工作环节出现失误, 则可能引发潜在院内感染, 因此只有加强质量管理, 才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 保证各项环节的工作质量[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比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前后的工作质量, 发现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进行质量管理的消毒供应中心的550份消毒器械作为观察组,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未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进行质量管理的消毒供应中心的550份消毒器械作为对照组。所选器械主要包括:①手术器械:普通手术的钳类、腔镜套件(气腹针、镜身以及穿刺器等)、剪刀、各类手术拉钩等;②普通设备:托盘、各个科室用剪刀等。
1. 2 方法 本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应用了持续质量改进模式, 该模式具体操作内容如下。
1. 2. 1 成立质量控制小组 成立由护士长与各工作区域组长组成的质量控制小组, 由护理部的护士长负责小组组长, 其余小组成员主要是有丰富管理经验、业务熟练以及工作认真的工作人员。严格遵照WS/T310.2013规范管理, 对消毒供应中心每个环节工作进行质量监控, 以此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制定工作质量标准与医疗管理制度, 完成各项工作后要组织组员予以总结和讨论, 针对工作中出现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同时在该基础上还要拟定相应改进计划、措施以及所实现的目标等, 对每项工作的工作质量进行全面监督。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制配、清洗、包装、存放、灭菌以及发放等实施质量监控。
1. 2. 2 加强培训与学习 组织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定期参加有针对性与目的性的培训和学习, 以此保证持续性质量管理的良好效果, 让小组成员对自身工作职责和相关制度有基本认知, 有助于组员更好地进行质量管理等各项工作。要求质量管理小组组员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 促进组员掌握工作质量标准及管理方法, 从而在根本上转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现状, 改善工作质量。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开展讨论, 包括对近期工作现状的总结、工作中发生的问题以及相应解决措施等。
1. 2. 3 提高工作质量 强化质量控制小组工作人员关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意识以及质量监控意识, 保证全部工作人员都可以遵照相应原则开展工作, 进行有效监控, 提高质量管理效率及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质量控制小组在完成每项工作后要予以持续监控, 对于消毒供应中心的物品回收、清洗、灭菌、包装以及发放等所有环节都要遵循监督机制, 以此降低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潜在风险, 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
1. 2. 4 严格质量监测管理 严格做好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等监测工作, 如清洗液与润滑剂的配制、日常监测与定时监测、消毒液浓度测试、空气培养与无菌物品抽样细菌培养监测等, 详细记录每项监测结果并保存好监测卡, 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及时改善;及时把每项监测结果反映给感染控制办公室, 有利于及时发现监测的缺陷, 从而制定相应对策、措施以及目标。
1. 2. 5 保持有效的交流联系 创建QQ群、微信群等交流渠道, 有助于质控员及时收集工作人员的建议与意见, 从而对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进行不断改善, 以此加强工作效率;质控小组成员每月要定期进入临床科室征集意见, 掌握物品供应的工作质量, 重视每份意见反馈, 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 持续改进和评估实施效果。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消毒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发放合格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消毒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发放合格率分别为99.45%、99.45%、99.64%、99.45%;对照组消毒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发放合格率分别为93.09%、94.55%、94.18%、94.18%。观察组消毒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发放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负责提供医院各个科室所需的无菌物品和器材, 将其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以及包装后送到各个科室, 再将医疗器械回收, 是一个循环周转的过程, 且周转速度极快。为了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必须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3]。
持续性质量改进是一种新型质量管理方法, 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以及不断的改进过程。将其应用到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中, 能够及时发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不足与问题, 从而及时制定整改与解决方案, 产生良性循环[4-7]。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制度与流程规范, 对物品质量进行全方位与全过程的监测, 且能够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的每项工作与每位工作人员中渗透质量改进意识, 从而能够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每项工作质量都能达到院内各个科室的标准, 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8-13]。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消毒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发放合格率分别为99.45%、99.45%、99.64%、99.45%, 均高于对照组的93.09%、94.55%、94.18%、94.18%,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能够显著提高消毒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发放合格率, 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尚菊, 陈杰. 消毒供应中心与使用部门污染物品交接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36):189-190, 192.
[2] 陈美华, 易桔红, 邵英. 持续质量改进对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质量及科室满意度的影响. 医疗装备, 2018, 31(16):54-55.
[3] 吕凌洁.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 29(8):1034-1035.
[4] 蔡红. PDCA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应用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59):178-179.
[5] 黎牡萍, 黄仍心, 朱丽婵. 持续质量改进对消毒供應室管理的意义. 中国当代医药, 2018, 25(12):134-136.
[6] 任希燕. 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 7(8):411-412.
[7] 周娟. 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36):5139-5140.
[8] 陆雅静. 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34):163.
[9] 王翠蓉, 淳志华.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甘肃科技, 2019, 35(11):103-104.
[10] 庞彬.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沟通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卫生产业, 2019, 16(14):94-96.
[11] 赵艳凤.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探讨.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14):185.
[12] 张雅霜.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医疗装备, 2018, 31(21):83-84.
[13] 凌红, 李萍, 王佳娜, 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农垦医学, 2018, 40(2):184-186.
[收稿日期:201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