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鼓手

2019-12-16张寄寒蝈菓猫

少年文艺 2019年12期
关键词:姚家唢呐同学

张寄寒 蝈菓猫

我九岁那年的寒假第一天,妈从外面回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明天去“吃肉饭”。我不解地问,去哪儿“吃肉饭”?妈说,前几天,她碰到鼓手姚家婶婶,姚婶说,我放寒假了,要不跟姚婶儿子去“敲犟鼓,吃肉饭”,妈便一口答应下来。我好奇地问妈,真的去吃肉饭,什么也不用干?妈严肃地说:“不!你要不停地敲鼓,大鼓手吹吹打打到哪里,你便跟着他们敲到哪里!”

入晚,妈让我早点睡,躺在床上想着“敲犟鼓”的事,久久不能入睡。我最担心在喜事人家遇到学校里的同学,被他们传到学校,同学们都会叫我“小鼓手”,多难听的绰号!想着,想着,一夜未眠。

次日一早,妈给我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喝了一碗薄粥,走出家门,我熟门熟路地走进鼓手姚家。姚婶见到我立刻喜形于色地拉着我的手说:“跟我儿子去‘吃肉饭,阿开心?”我朝她尴尬地笑了笑。她对着正在低头拨弄唢呐叫子的儿子说:“张家小弟跟你去‘敲犟鼓,好吧?”他朝我不屑地一瞥,又去试吹一只只的唢呐叫子。姚婶对我说:“你叫他姚师傅好了!”不多一会,姚师傅神情严肃地递给我一只猪皮箍的月亮大的小鼓,一根比筷子稍长的鼓槌,这鼓捧在手里有沉甸甸的感觉。从门外匆匆进来两个一高一矮的大人,姚师傅叫高个“大金”,叫矮个“老四”。姚师傅一声令下,他背着一袋唢呐、大金背着一袋锣鼓、老四拿着两支竹笛、我拿着一个白皮柏鼓走出姚家屋。一路上,寒风凛冽,大金、老四都缩紧脖子,走进小茶馆的后河桥,立刻下了一条简易蓬船的船舱。开船了,我坐在姚师傅的身旁,听他们讲着大人们的事,一点儿不感兴趣,便从舱里探头看沿途的水景。两岸阡陌田野、村外一片光秃秃的树木,村里黑瓦白墙的农舍,村口一条大黄狗朝天“汪汪”地吠着。

喜事人家的村庄到了。村道上,穿得花花绿绿的人群川流不息。我们走进临时搭建的简易厅堂,姚师傅把乐器家什放在一只六仙桌上。帮忙的人拿来一壶热茶、四只杯子,姚师傅给每人倒一杯热茶。几口热茶下肚,身心都暖和起来。

不多一会,姚师傅的唢呐一响,老四的笛子跟上,我的鼓不甘示弱,“笃、笃”地敲了起来。接下来,大金的锣、老四的钹、姚师傅的铜鼓,一起敲着锣鼓经,时急时缓,时轻时重,营造了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

竹笛和唢呐清脆、悦耳的声音,立刻吸引了不少人围观,人群如潮。我忽然发现一双熟悉的眼睛,她是我班的同学。她的目光仿佛一直停留在我的身上,让我无地自容起来,只好低垂着头,“笃、笃、笃”地敲着我的鼓。

一阵吹奏结束,喜事人家开饭了。我和师傅们一起吃饭,桌上有方肉、鱼、红烧粉丝等六样菜。我不习惯自己夹菜,在家里都是妈夹的。姚师傅看我吃白饭,他便夹了一块方肉给我,这时我才真正明白这就叫吃肉饭!一吃罢便离桌,去外场转了一圈,在一个小孩手里拿了一本连环画,找了一个偏僻的角落,一个人静静地看,看着,看着,忘记自己身在何处。

姚师傅的唢呐又响了,我立刻赶到,桌上打盹的大金、老四正揉着惺忪的眼睛。他们立刻拿起家什,一吹一敲,我的小鼓也欢快地敲着。下娶亲船了,船上鼓乐齐鸣。不多一会,新娘子家到了,场上有人“抢仙水”,东家给我们喝糖水。新娘子在伴娘的搀扶下,上了娶亲船。娶亲船像离弦的箭,飞驰而去。

到了,先是一阵热烈的鞭炮声,接着又在一阵欢快的鼓乐声中,拜堂仪式开始。只有姚师傅的唢呐声最具魅力了,我的小鼓声显得软弱无力。拜堂结束,喜宴开始,我们落座在屋角的一张六仙桌,桌上摆满了丰盛菜肴。姚师傅笑着对我说:“不要只看不吃呵!”他夹了一块蹄子肉给我,我在家吃饭吃得快惯了,一会儿就吃罷。

喜宴罢,客人们陆陆续续地走了,东家用蓬船送我们回镇。一路上,他们都说我鼓敲得好,比他们上回叫的毛毛敲得好得多哩!姚师傅说我有乐感、节奏感,我虽不懂他们的行话,但听他们说话语气,再看脸上的表情,心里暖暖的。

放暑假了,一到晌午,我家门前河畔的大柳树上的知了叫个不停。我和小伙伴跳进了门前的小河,“扑通扑通”, 一会儿游泳,一会儿捉迷藏。忽听妈叫我的声音,回头一看,妈已站在河边的石河桥上。妈说:“明天叫你去敲犟鼓,吃肉饭!”我身边小伙伴的脸上露出了羡慕的神情,我却忐忑不安。

次日一早,妈替我换上白布衬衫,黑色短裤,刚做好的黑布鞋。临走时,妈横叮嘱、竖叮嘱,我边应着,边一溜小跑来到姚家。姚师傅提着一只沉甸甸的布袋对我说:“快去桌上拿你的小鼓!马上出发!”我拿了小鼓随姚师傅出门,沿着下塘街,走过石拱桥,转弯,没走几步,便到沿河的小茶馆后河桥,大金和老四早已拿了家什守候在船码头。

“下船!”姚师傅一声命令。

“下船!下船!”大金和老四相继下船。

姚师傅拉着我的手,从窄窄的跳板走下了船。我和姚师傅坐在一起,大金和老四坐在船梢对抽香烟。小木船离开了码头,不多一会,入浩瀚的南湖。八九点钟的太阳,照在身上毒热毒热的。两个摇船的农民已汗流浃背,大金和老四摘下头上凉帽当扇挥动着,我和姚师傅光着头,脸上都渗出了点点汗珠。

寂静的南湖里几只白色的水鸟盘桓在船头,轻柔的湖风激起的细浪叩击在船头,发出“扑通、扑通”的声响。姚师傅对我说,今天是三个自然村的庙会,很热闹,让你开开眼界!我立刻被他的话吊起兴致来了。

小船进村了,村子的两岸有成群的孩子围观着。船靠岸,我们随姚师傅走进庙会的中心,朝南的一排排靠椅里端坐着一个个小菩萨,都是各村请来的猛将老爷,四周悬挂着一面面黄色的旗幡。我们在庙会旁边的一张六仙桌边,四只长凳落座。东家给我们送来了一壶茶,四只白瓷小杯。老四给大家倒了一杯。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小杯“咕咚,咕咚” 一饮而尽。大金和老四点燃了香烟悠闲地吞云吐雾,无比舒坦的样子。姚师傅忙前忙后和村里人商谈事宜。

没多久,姚师傅回来对我们说,今天是三个村的庙会,三个村上组织的男女青年拽肉提香表演。我好奇地问,什么叫拽肉提香?姚师傅说,每年农历七月,为表示对猛将的虔诚,用铜钩刺破手臂,钩子系绳,悬挂香炉、铜锣、水桶、花篮,绕着庙场一周,祈求猛将老爷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庙会开始了,姚师傅拿起唢呐,仰头吹起一曲又一曲欢快、明亮的乐曲,大金和老四立刻跟上。听他们合奏和谐默契,我的小鼓也不甘示弱。敲着,敲着,我仿佛听出了它的曲名叫“三六”。于是,我跟着他们反复地演奏“三六”乐曲。

拽肉提香队伍来了!男的一身白衣衫,女的一袭蓝衣衫,走在第一个的青年,左手臂上用铜钩系着一面铜锣,右手拿着锣锤,边走边敲锣,铜锣发出“嘡、嘡、嘡” 的声音。我凑近看到他手臂铜钩拽肉的地方,渗出了殷红的血印,我的心寒颤着。接下来的有提着沉重的铁香炉,有提着一木桶清水,有提一只红木梳妆盒,有提黄铜脚炉,有提各式花篮……在姚师傅的首席唢呐声中绕场一圈。祭典开始,鞭炮齐鸣,姚师傅鼓起腮帮,吹起唢呐,大金和老四跟上。村民纷纷在猛将老爷前叩头,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鞭炮声、唢呐声、笛声、鼓声,响彻在长空。

吃中饭了,我们四人一桌,东家上了一桌丰盛菜肴,还有两瓶黄酒。大金和老四眉开眼笑地对饮,姚师傅和我吃饭。大金和老四两斤黄酒下肚,话也多起来了,两人吹牛。大金说吹笛人中数我第一;老四说,我吹笛子无人匹敌!姚师傅看不惯他们自吹自擂,让他们比一比。大金一曲《欢乐歌》,老四一曲《紫竹调》。吹罢,姚师傅说,大金吹的《欢乐歌》虽然不够完美,但这曲子有难度;老四吹的《紫竹调》虽然曲调简单,但吹奏技巧娴熟,两人不相上下!

吃罢中饭,正午的骄阳如火,四周的柳树上知了不知疲倦地聒噪着。东家让我们在一个凉棚下休息,大金和老四躺在一只长凳上,不多一会,便发出响亮的鼾声。我一点没睡意,向姚师傅讨教敲鼓的经验。他说我敲得很有乐感,把握节奏到位。他的话就像吹来一阵凉爽的野风,沁入肺腑。

晌午时分,送猛将回庙仪式开始,各村村民用轿子分别送猛将打道回府。一路上,我们用热烈的曲调吹打送别。庙会结束,东家用小木船送我们回镇。

我升四年级了,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四的下午,学校通知:明日上午九时,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必须穿上士林布长衫,在操场上排队等候出发。放晚学回家,我让妈找士林布长衫,妈翻箱倒柜找了不知多少遍,几个哥哥都没有士林布长衫,只有妈的一件旧得褪了颜色的士林布祆。妈说:“要不你穿上试试!”我一穿上,两只袖子像舞台上古装戏演员的水袖,连忙脱下。妈说,就是有钱去扯布做,也来不及!正当我们一筹莫展时,姚家婶婶推门进来了,她笑着说:“明天又要叫小弟去敲犟鼓了!”妈忙说:“太好了!本来明天要去参加学校活动,他正向我要穿士林布长衫,我找遍了没找到!”姚家婶婶说:“找什么!明天去敲鼓吃肉饭吧!”我和妈都笑了,妈送她走出门口,谢了又谢。

次日一早,妈让我换了白大布衬衫、黑裤子、黑布鞋。我匆匆地赶到姚家,姚师傅低着头,打开一只小铁盒,拿着一只只唢呐叫子试音,大金和老四已在屋里等候。姚师傅说,今天是小学老校长逝世的丧事,不准大声喧哗,总之大家要严肃一点!走进老校长的灵堂,一片严肃气氛,灵堂内外挂满了白布,老校长的一张放大的黑白照片,悬挂在灵堂门口的白布上。来人吊唁,跪拜时,校长长子站在一旁拱手回礼。我们随姚师傅的唢呐,吹的吹,敲的敲。

听说学校的学生来吊唁了,我最担心的事终将发生!我急忙躲进灵堂后面的杂作间。从门缝里偷窥灵堂,只听见老师对学生说,排四路纵队!向老校长三鞠躬!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退堂!离开灵堂时,东家给每个学生发一盒糖。忽然姚师傅大声地叫我了!我只好硬着头皮走出杂作间,来到姚师傅面前。他严肃地说:“你去哪儿不说一声,你听不见我的唢呐声吗?快敲吧!”我低垂着头“笃、笃、笃” 地敲着鼓,果然被门口的几个学生发现了!

“快来看!我们班的同学在敲犟鼓!”

“真的!他怎么当小鼓手?”

“当小鼓手没有什么不好!”

“小鼓手!小鼓手!”

同学的议论让我无地自容,“小鼓手”的綽号将在学校里传播,我的心情立刻沉重起来。姚师傅把我叫到他身旁,严肃地对我说:“你躲什么!小鼓手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鼓手靠手艺吃饭,正大光明!”

吃中饭了,说是豆腐饭,其实都是鱼、肉,豆腐、油豆腐只是点缀而己。

下午给老校长送丧,我们也穿上了白衣衫,跟在抬着灵柩的八个大男人后面,边走边吹打,一路上哀曲声声,如诉如泣。在郊野落葬,姚师傅的唢呐时而呜咽,时而凄厉。我敲着,敲着,老校长的音容笑貌仿佛犹在眼前,忘记自己在哪里,忘记自己是小鼓手。在一阵阵鞭炮声中,落葬结束。告别姚师傅时,我像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飞回家中。妈和妹在门口迎接我,我把那盒糖交给妈,妈拆开糖盒,分给我和妹妹,我给妈讲述今天的经过。妈的眼睛湿润了。

小学毕业,我考上了县城中学。

开学一星期后,学校要成立鼓乐队,正在招募队员。一时间,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学校沸腾了。谁知鼓乐队只招二十名,报名的同学二百多名。学校老师对报名的同学进行初试。初试成绩出来了,留下五十名同学进行复试,我幸运地进入复试。

复试的那天下午,学校公布鼓乐队的名单,我排在第一个。我就想,可能这与我当了三天小鼓手有关,自然就想起了姚师傅,是他带我走进了音乐之门。

复试开始了,抽签,我抽到二十号。复试分三步:一、老师弹琴,听音阶;二、老师弹琴,唱规定歌曲一首;三、老师示鼓乐谱,当场敲鼓。眼看一个个同学又唱歌又敲鼓,老师的表情时而凝重,时而欢笑。轮到我了,从音阶到敲鼓,老师的脸一直像开了花似的。

次日下午,学校公布鼓乐队的名单,我又排在第一个,心情无比的激动。第一次参加鼓乐队活动,两位音乐老师担任辅导。她们让我担任领队,我对老师说,我是乡下人,孤陋寡闻,让城里学生担任吧。两位老师坚持让我担任,我只有虚心学习才对得起她们对我的器重。鼓乐队集体教学结束后,两位老师手把手地教我识谱敲鼓,还给了我《音乐入门》《鼓乐知识》两本书。

短短的半学期,我学会了鼓乐的三种击鼓方法,学校的鼓乐队的每次表演,都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为了迎接学校成立二十周年校庆,两位音乐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给鼓乐队排练。

校庆那天,风和日丽。学校的礼堂两边竖满了红旗,台上放满了鲜花。不多久,礼堂内坐满了老师和同学,台上两排嘉宾座。主持人宣布,庆典开始!我和全体鼓乐队员穿上了白色绸布镶红边的服装,身背闪烁着光亮的羊皮鼓。我手持指挥棒,带着全体队员边敲鼓,边款款而入。主持人说,欢迎嘉宾入座!鼓乐队的鼓声响彻礼堂上空……

就这样,我从一个乡村的孩子,走进了中学大门,受到老师的培养和教育,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一名小鼓手。

发稿/赵菱

猜你喜欢

姚家唢呐同学
民族器乐唢呐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买件虚拟衣服穿在身上
红了姚山富了村
唢呐
唢呐放光芒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姚家庄村的幸福和烦恼
唢呐(短篇小说)
开往春天的航班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