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研究
2019-12-16刘宇文
刘宇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慢就业”现象逐渐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成因在于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缺失、大学生职业发展认知的变化、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制约和社会非物质成本上升的影响。立足新时代社会背景,基于“慢就业”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即提高就业总体质量、提升就业需求总量、增加就业的针对性。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慢就业 人力资源 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20.009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当前,就业工作面临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新的就业现象和就业问题开始出现,聚焦高校,“慢就业”逐渐成为新时代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
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慢”有“从缓”之意,“慢就业”即指从缓就业,我们认为“慢就业”属于社会学范畴,是指毕业生放缓求职步伐,推迟就业时间,告别传统的“毕业即工作”模式,对于这一类毕业生,我们将其称之为“慢就业族”或“待定族”。“慢就业”有“主动慢就业”和“被动慢就业”两种类型,“主动慢就业”是指部分毕业生在大学毕业后不立即工作,而是选择以考研、出国游历等方式去探索更为广阔的世界,慢慢充实和提高自己,以期在今后寻找薪资待遇更高、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抑或是自主创业。而“被动慢就业”主要指受高校扩招的影响,在有限的工作岗位竞争中,毕业生因各种原因而不得不被迫推迟就业时间。
从理论层面来看,作为新出现的就业现象——“慢就业”已经引起学界的关注,但关注的程度仍有待加强。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慢就业”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截至2019年8月,论文数量为142篇,总的来看,文献数量呈整体上升趋势,2018年出现研究峰值,全年共发表期刊论文49篇。目前,关于“慢就业”的定义莫衷一是,尚未形成定论,从文献检索结果来看,已有研究侧重于“慢就业”的现象探析、成因与对策分析,有研究者认为大学生慢就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应归结为个人因素,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职业规划不明确、专业技能不足等,还有研究者认为慢就业现象的产生与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及优越的家庭条件有关。从已有的研究情况看,关于慢就业的研究较少结合“新时代”宏观社会背景。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新时代”和“慢就业”为主题进行检索,论文数量仅为4篇。故此,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进行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理论研究成果,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逐步显现
就业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窗口,集中反映了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程度,[1]同时也事关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关乎千千万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明显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2]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增长8.7%。就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带来就业红利的同时,也使得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背景呈现出新的特点。家庭经济压力的逐步下降让社会和家长在大学生就业选择上持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态度,更多地倾向于支持和尊重学生的选择。在这样一个宏观的历史背景下,教育也越来越回归本质,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内在需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送孩子读大学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改变自身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而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体,大学生也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就业时不再一味盲从。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以及家庭经济压力逐步下降、部分大学生追求自我个性化发展的微观环境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慢就业”。
纵观国内及全球经济形势,自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世界范围内,尽管经济逐步复苏,但全球经济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逆全球化思潮、贸易保护主义、部分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波动等都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就业形势将越来越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我国自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一直在逐年增长,中国高等教育在十年时间内迅速地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根据教育部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如下图),我国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834万人,[3]再创近10年毕业生人数新高。2012年开始,各大媒体都提出“史上最难就业年”的说法,据央视网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张翼认为接下来的每一年或许都将是大学生的“最难就业年”。
与社会和新闻媒体普遍认为就业困难不同的却是出现在高校毕业生中的“慢就业”行为。“慢就业”这种现象自2014年、2015年开始显现,近年来有越来越明显和强化的趋势,2016年7月,腾讯发布的一份針对“95后”的报告显示,该人群选择找一份稳定工作的比重为52%,但余下48%的人选择回避就业。[4]麦可思研究院今年6月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5%,相比去年下降0.4%。毕业半年后的去向调查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待就业比例为4.2%,高职高专毕业生待就业比例为7.5%。而据中国青年报2019年1月3日新闻报道,在接受采访的群众中,有72.9%的人认为周围存在“慢就业”的大学生。[5]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成因分析
“慢就业”作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现象,涉及多个群体、多重领域,许多就业工作者对于“慢就业”成因的第一反应大多是“大学毕业生越来越挑剔,就业期望值太高”,单纯地从学生期望太高、过于挑剔的角度分析慢就业现象,或许过于简单甚至武断,探讨其出现的原因,不能从单一主体论的角度进行思考,也不能仅从教育或经济的领域对其下判断,而是应该全面分析、多重考量。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缺失。内因决定外因,作为高校就业的主体,大学生的自我认同缺失是造成其“慢就业”的内部原因。[6]诚如前文所说,大学生“慢就业”包括主动慢就业和被动慢就业两种状态,由大学生自我认同缺失所造成的慢就业是一种被动慢就业。受性格、家庭教育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与生活中,未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对于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大学生自我了解的不充分导致其在激烈的求职过程中自信心不足、无法充分展现自己,最终求职失败,被迫成为“慢就业”群体中的一员。此外,由自我认同缺失所带来的客观自我评价失真,进而引发就业期望值过高也会导致高校毕业生成为“慢就业”人群。部分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就业能力没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在就业过程中挑三拣四,既不会根据自己的就业能力设置合理的就业期望,也不会根据就业环境的变化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就业要求,最终与就业机会失之交臂。
大学生职业发展认知的变化。就业是个体实现人生追求和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是个体成长发展的最终指向。无论是何学历,也无论处于什么年龄阶段,就业都是个体无法逾越的内生动力和内在需求。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不仅接受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更早、更深和更加全面地接触了就业指导和教育。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从高中阶段就开始接触职业规划,进入大学以后全面开设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使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性认识。大学生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就业除了是一种谋生的方式和手段外,还是实现人生价值、奉献社会的一种理性追求。因此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他们会更多地选择“不迁就”“不将就”,更多地考虑个人兴趣、行业发展、工作环境、提升空间等因素。从高校就业指导的反馈来看,高校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的最核心要素已经不再是“薪资待遇”,在择业过程中“适不适合”“喜不喜欢”“满不满意”“长不长远”对他们来讲越来越重要,这些择业因素的转变无不彰显了当代大学生对职业发展的理性认知,而对这些因素的衡量,使得部分高校毕业生成为“慢就业”人群。
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矛盾上,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呈高增长趋势,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但与高等教育发展高速度截然不同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质量亟待提高,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高等院校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在专业设置时往往求全、求热,这就导致较大数量上培养出的人才存在专业趋同的问题,而各高校差别不大的“工厂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是加剧了人才的相似性,这些都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寻找工作时面临同质化竞争,容易造成总量性失业,即由劳动力供给量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大于劳动力需求量而引起的失业。自我国高等院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1999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100万人,而早在2009年这一数字已突破500万,高校扩招本就加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质化的竞争态势则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困难,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慢就业”人群。
社会非物质成本上升的影響。非物质成本,又称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资本形式,人力资本的投资主要体现在在职培训、健康保健等方面。[7]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增长放缓、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中国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攀升已是不争的事实。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一组数据来看,2014年中国大陆地区人均月薪为685美元,同期高出越南、菲律宾473美元和469美元。对比来看,高校毕业生与农民工的月均收入增幅的差别也正在逐渐缩小,据麦可思《就业蓝皮书》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人均月收入为4317元,比上年(3988元)增长8.2%,2017年农民工月均收入为3485元,[8]比上年(3275元)增长6.4%;2018届大学毕业生人均月收入4624元,比上年增长7.1%,2018年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721元,比上年增长6.8%,受此客观现实的影响,社会上“读大学不如早打工”的说法屡见不鲜,农村和贫困地区尤甚。大学毕业生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优质人力资源,读书本身也意味着时间、精力、财力上的成本投入,不能否认,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大学生收入的现实状况客观上不断刺激着当代大学生对更高质量就业的美好需求,而当这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势必会造成一部分高校毕业生成为“慢就业”人群,长时间停留在“待就业”阶段,直到获得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解决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受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和制约,需要建立政府、企(事)业、高校之间的精准对接互动平台,构建融各方需求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多方协作,共同发力,持续推进。本文仅从“就业”的维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提高就业总体质量。就业质量作为衡量劳动者就业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概念,集中反映了劳动者对晋升机会、工作场所、薪资待遇等有关方面的满意程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切实提高就业质量,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自由市场,学生与学生之间有竞争,高校与高校之间同样如此,在经济发展增速一定的情况下,社会所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吸纳的就业人数是基本稳定的,各高校的就业工作都得从社会总岗位需求这一大块蛋糕中去抢占市场。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我们不能仅满足于来校招聘单位的数量和提供的岗位数,还必须高度关注招聘单位的质量和提供岗位的有效度。毕业生参加面试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固然有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用人单位和就业岗位与他们对更高质量就业的美好期待还有差距,甚至差距较为明显。我们决不能单纯地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呆板地要求学生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固执地埋怨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于挑剔。作为高校,要积极主动地开拓优质用人单位市场,提高用人单位与就业岗位的有效度,提升就业岗位与毕业生需求的匹配度。除此之外,更应该反思是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充分地考虑了学生的就业需求,是否充分地回应了学生对更高质量就业的美好期待。
提升就业需求总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人才市场的一环,深受市场供给规律的影响,提升就业需求总量,以期达到供给平衡,是解决因专业趋同等原因造成高校毕业生“被动慢就业”局面的有效措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被用来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自优化产业结构以来,服务业在我国经济比重中的占有百分比明显增加,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产业更新换代的升级,服务业的发展必将更加受到重视。创新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和业态,打造业内新的经济增长点,聚焦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努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从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慢就业”问题。
传统的以劳动密集为特点的第二产业在进行生产时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存在资源浪费等弊端,但不可否认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但对我国而言,还未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完全退出我国经济发展历史舞台的时候。加快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在培育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提高相关产业附加值,挖掘其就业潜力,是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提升就业需求总量的重要措施。
提升就业需求总量,除了依靠大型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外,也不能忽视小微企业带动就业的能力,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我国小微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很大程度上有所上升,日益增加的小微企业带来了数量可观的就业岗位,有利于缓解就业问题,因此,要积极引导小微企业良性发展,改善用工管理,不断提高其带动就业的能力。
增加就业的针对性。“精准”是新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和青睐的一个词,高校就业工作也呼唤“精准”施策。高校就业工作是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毕业分配衍化过来的,虽然时代发展已经赋予了它很多新的内容和形式,但是距离“精准”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经历了高等教育整合重组,今天的高校大都是综合性大学,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这要求我们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来进行。同时受成长环境、人生经历、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也呈现不同的层次性,他们在择业观念、职业态度和发展期望上都有所不同,这种发展层次的差异性所衍生的需求层次的差异性也要求提高就业工作的针对性。
第一,精准掌握毕业生求职意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关注民生问题依旧是重点工程,而作为民生工程,首要就应当问计于民。因此,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首先就必须精准掌握毕业生的求职意向,精准采集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和求职需求,为做好精准服务打下坚实基础。[9]从学生进入毕业阶段开始,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必须与毕业生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谈心谈话,整理制作以班级为单位的求职意向统计表。在各班级可以设立就业信息员,不仅传达学校内外各级各类就业信息,同时及时掌握同学们的就业状态、求职心态,努力提升学校就业工作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在掌握求职意向的过程中还应当想办法让毕业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更多地激发毕业生在求职阶段对职业兴趣、职业理想、职业需求、职业发展的理性思考,切实降低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盲目性。
第二,精准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精准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意义重大,它不仅可以降低学校的人力、财力、智力成本,而且也是提升用人單位和就业岗位与毕业生择业需求匹配度的关键。为此,一是要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高校的专业设置从本质上讲就是细化之后社会分工,不同的专业对应着不同的社会分工需求,因此不同的专业也就具有不一样的就业特点。此外,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的专业社会需求冷热程度也不相同,对热门专业市场开拓的重点是引进更多的优质大型企业,让学生有更好的就业岗位、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对部分偏冷门的专业则需要更多地引进中小微企业,争取更多的社会需求资源,让学生树立乐观自信的就业态度。二是要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受家庭环境、成长背景、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经历了四年的学习之后也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性。一些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对就业抱有更高的期待,面对一般的用人单位和就业岗位他们肯定会“低不从”;也有一些学习能力一般、成长相对较慢的学生面临就业会有一些信心不足甚至力不从心。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层次性做好就业市场开拓,并及时掌握学生的就业状态,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市场开拓,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推荐。三是要紧密结合学生需求进行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根据调研、座谈会和学院提供的学生求职意向,广泛发动校内各方力量,积极开展用人单位调研和回访,宣传推介学校的专业和毕业生情况,邀请用人单位来校选拔人才,将学生的求职意向与就业市场开拓进行有效的对接。
第三,精准提供毕业生就业服务。高校毕业生更高效益、更高质量就业的美好期待对高等院校的就业服务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多的要求,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精准提供毕业生就业服务有了技术支撑,除充分利用传统的方法、手段、渠道、途径开展就业服务外,我们还可以推进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优化就业服务流程和结构,统一发布各类就业信息。在此基础上,推进信息的实时共享开放,提升整体就业服务水平。[10]互联网+就业”的服务模式是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创新之举。一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充分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就业指导,提高一对一、多对一针对性就业服务的覆盖面。二是精准推送就业信息。积极引进“云就业”等互联网+服务平台,引导学生实名关注微信公众号,根据学生的专业、求职意愿、职业兴趣等条件将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精准推送到学生的微信终端;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择业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明确自己想要接收的就业信息类型和层次,进一步提高就业信息发布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有效性。三是加强就业工作大数据分析。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云就业”服务平台,及时对每月来校的单位数、提供的岗位数、专业的供需比等进行动态分析,与各专业的就业状态进行对比,明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慢就业”是社会新形势下的产物,突显了年轻一代高校毕业生的特点和就业诉求,反映了宏观经济形势和微观家庭环境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暴露了当下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于高校毕业生的“慢就业”,我们不能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应该看到它的合理内核,全面分析、多重考量,帮助高校毕业生走出“慢就业”困境。
注释
[1]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指南》,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年,第37页。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召开》,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811/t20181128_361821.html,登陆时间:2019年8月7日。
[4]肖玲玲:《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凸显,48%的95后回避就业》,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702/20170202/news_20170202_2703317.shtml,登陆时间:2019年8月7日。
[5]《大学生“慢就业”现象调查》,《中国青年报》,https://shareapp.cyol.com/cmsfile/News/201901/02/web170134.html,登陆时间:2019年8月21日。
[6]宋兵超:《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心理机制探析》,《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第10期,第91~96页。
[7]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词典》,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24页。
[8]《2016届中国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3988元》,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7/06-12/8248487.shtml,登陆时间:2019年8月21日。
[9]王美丽:《大数据时代高校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16年第6期,第84~88页。
[10]孙文博、颜吾佴:《我国高校就业服务质量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国外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启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9期,第84~88页。
责 编/周于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