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微型金融发展趋势及对中国启示
2019-12-16石峰金洪
石峰 金洪
摘 要:全球微型金融专注农村地区,规模不断扩大,从业机构逐渐多样,投融资载体快速发展,但微型金融仍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监管滞后、科技应用引发的风险等问题。目前,全球微型金融正在探索普惠金融新路径,初创企业逐渐成为微型金融主要服务对象,金融科技助力微型金融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及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微型金融,拟借微型金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精准扶贫。建议我国借鉴国际微型金融发展经验,引导微型金融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其风险管理。
关键词:微型金融;金融科技;金融监管;风险管理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9.11.009
中图分类号:F8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9)11-0061-07
根据世界银行定义,微型金融(Microfinance)是指向贫困人口、低收入群体以及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是在传统正规金融体系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金融方式。目前微型金融的快速发展已经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农村发展和扶贫助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微型金融业务得到迅速发展,金融创新不断涌现。201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解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时提出,要发展定位于专注微型金融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微型金融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因此,了解近年来全球微型金融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微型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发展我国微型金融,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全球微型金融发展特点
微型金融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于南亚地区的信用合作社。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始人、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1976年在孟加拉发放微型贷款,微型金融进入人们视野。“微型金融”比“小额信贷”的含义更加宽泛,是指一种专门向低收入者、微型企业提供的小额度的金融服务(包含小额信贷、小额保险、汇兑等)。随着私人资本特别是MIVs(Microfinance Investment Vehicles)不断进入,近年来微型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微型金融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际权威的微型金融数据供应商Mix Market数据显示①,2013年以来全球微型金融业务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业务规模达到1146亿美元,同比增加15.6%,覆盖约1.39亿人口,覆盖面同比提高5.6%。微型金融市场集中度略微下降,其中规模最大的前100家微型金融机构开展的业务规模占比从2014年的77%降到2017年的76%。如图1所示,全球微型金融规模增长率与全球微型金融覆盖人口增长率自2013年以来一直处于背离状态。特别是2017年,全球微型金融规模增长率同比显著增加,而全球微型金融覆盖人口增长率同比明显下降。
(二)农村地区依然是微型金融主要服务地区
2013—2017年,全球微型金融机构的主要贷款投向仍然是农村地区。2017年,农村贷款客户占比为62%,较2016年增加2个百分点。分地区来看,2013—2017年各地区农村贷款客户总体保持稳定态势。2017年,拉美加勒比地区、东欧中亚地区、南亚地区农村贷款客户占比较2013年略有下降,而东亚太平洋地区、非洲地区、中东北非地区略有上升(见表1)。
(三)微型金融机构表现多样化
一是类型多样,主要包括NGO、非银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私人银行、国有银行以及政府机构等;二是规模多样,既有员工超过250人以上的大型机构,又有10人以下的微型机构;三是产品与服务多样,既有传统的微型信贷,又有微型保险、存款业务、手机银行、金融租赁,还有非金融产品与服务。Mix Market数据显示,68%的欧洲微型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产品的同时还提供非金融产品与服务。
(四)微型金融投资载体快速发展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微型金融机构投融资提供了有效途径,进而出现了一种微型金融投资载体,如MIVs。MIVs作为国际微型金融投资平台和中介,主要是为全球范围内的微型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服务,有效解决微型金融机构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困境,扩大微型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根据研究机构Symbiotics对其监测的91家①MIVs調查显示:截至2017年末,91家MIVs管理的总资产共计152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17%,占MIVs管理总资产的96%。从投资规模看,2017年MIVs平均债权投资规模为270万美元,较2016年增加60万美元,增长28.57%;2017年,投资于其他小额信贷投资组合②的份额为11%,比2016的9%增加2个百分点;2017年MIVs直接投资于全球96个国家或地区。
二、全球微型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微型金融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推高交易成本
客户自身财务状况以及客户周边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对微型金融业务顺利开展至关重要,由于对业务、市场和成本结构等缺乏了解,微型金融机构难以充分了解自己的客户。据世界银行旗下的扶贫工作小组CGAP调查,金融机构对客户获得微型金融支持前6-12个月的情况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一旦客户获得融资支持,双方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大。
(二)金融监管滞后于微型金融发展要求
近年来,微型金融快速发展,但微型金融点多面广,如果风险因素过多积累和无序扩散,可能影响到金融稳定,对微型金融进行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监管也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由于微型金融主要面向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强监管会提高微型金融门槛,增加微型金融展业成本,影响机构盈利能力与履行社会责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微型金融发展。如在欧洲,西班牙、意大利等发达国家规定,微型金融机构不能独立开展信贷业务,必须与银行一起才能授信。意大利对微型金融客户标准等方面也作了严格规定。为了对冲监管成本,微型金融机构只能将业务聚焦于偿还能力较强的人群,进一步提高了弱势群体获取金融资源的难度。此外,强监管还导致小型微型金融机构经营成本高于大中型微型金融机构,会削弱市场竞争。芝加哥大学研究表明,传统银行由监管而引发的成本占到总成本的12~13%。由于微型金融资产风险高于一般金融资产,微型金融机构承担的监管成本会更高。
(三)技术创新增加微型金融风险隐患
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创新研究中心(CSFI)每隔两年发布一份“香蕉皮(Banana Skins)”调查报告,对近两年微型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排名。根据对全球70个国家的300名微型金融领域从业人员、监管人员与学者的问卷调查,2017—2018年香蕉皮调查报告显示金融科技风险位列风险第一位(见表2)。一方面,金融科技降低了微型金融机构准入门槛,除了传统金融机构,很多非金融机构如互联网企业、电信公司都开始提供微型金融服务。因各类机构风控水平参差不齐,风险传播渠道增加了,风险发生概率提高了,从而扩大了微型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导致过度竞争,使得金融机构更加专注赢利,忽视技术风险与社会责任,低收入群体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反而更高了,过度负债等情况进一步恶化。
三、全球微型金融发展趋势
(一)探索微型金融支持普惠金融的新路径
CGAP在其2002年度报告中明确提出微型金融服务必须面向所有人,这与普惠金融的目标高度一致,普惠金融借助小额储蓄、小额信贷与保险等微型金融服务可以提高民众金融参与度。2005年以后,微型金融业务范围从单一的小额信贷逐步扩大到存款、保险、转账等领域,其核心任务也从仅仅为小企业提供小额信贷向支持普惠金融发展转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微型金融通过信贷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口获得教育、卫生、水电、新能源等公共产品与服务;微型金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促进就业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在财政紧缩时期分担财政支出激发私人投资。据估计,2035年左右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普惠金融,但由于微型金融发展也会衍生过度负债等副作用,微型金融支持普惠金融的新路径、新方法仍需积极探索。
(二)初创企业成为微型金融的重要服务对象
初创企业向传统银行申请贷款难度较大,过程复杂,而微型金融可以满足初创企业需求。美国的SAFE信贷联盟调查显示,成熟型企业外部融资需求的比重只有57%,成立时间在两年以下的初创企业对微型金融的需求明显高于成熟型企业。波兰微型金融中心研究发现,欧洲77%的微型金融机构为初创企业提供过服务,获得授信的企业数量已经占到微型金融机构授信总数的14%。除了提供资金,微型金融目前还对初创企业提供风险评估等非金融服务。在德、意、匈等国,为初创企业提供非金融服务的微型金融机构还可以获得政府补贴。
(三)金融科技助力微型金融发展
尽管金融科技风险已经成为影响微型金融发展的首要因素,但金融科技推动微型金融发展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一是提高微型金融服务效率。金融科技可以缩短业务处理时间,快速进行风险评估,降低业务出错频率。二是有助于提供多样化微型金融产品服务。除了小额信贷,微型金融还可以借助金融科技提供分期、众筹、现收现付(PAYG)等服务。三是降低了微型金融获客和资金成本。根据非洲普惠金融政策项目研究成果,金融科技可以让微型金融获客成本降低25%。借助金融科技,坦桑尼亚微型金融机构FINCA降低了90%的资金成本,每笔业务的经营成本从1.21美元降低到0.5美元。四是有助于提高微型金融客户忠诚度。金融科技节省了客户办理业务时间,优化了客户体验,提高了客户忠诚度。五是有助于微型金融机构吸收更多资金。通过互联网金融等工具,打破传统金融展业地域限制,扩大融资来源。
四、全球微型金融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政府及金融管理部门对发展微型金融重视度不断提高,并把促进微型金融和普惠金融发展作为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引导更多金融机构投身微型金融和普惠金融,让金融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普罗大众和小微企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8万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比上年高8.2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22万亿元,增量是2017年全年的2倍。普惠口径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超过1700万户,增速超过30%。此外,截至2019年6月末,农村地区个人银行结算账户超过44.22亿户,人均结算账户4.58户①,农村地区基本实现“家家有账户、人人有卡、補贴能到户”。虽然我国微型金融发展成效显著,但依然面临着资金供需不平衡、业务开展风险高、监管制度不完善、互联网等技术创新风险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结合国外微型金融发展经验,对我国微型金融提出如下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一是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为微型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逐步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保证微型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进一步扩展微型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二是要把促进微型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发展作为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更好地发挥政策引导和正向激励作用,引导更多金融机构投身微型金融和普惠金融。三是要引导金融机构在机构设置、资源配置、内部授权、绩效评价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民营银行、村镇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稳健发展,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更好地满足特殊群体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二)加快微型金融产品服务创新
一是要积极引导微型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不断丰富金融产品种类、拓宽金融服务半径、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如开发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背景、不同行业类型以及精准扶贫对象等客户群体的金融产品;二是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完善互联网金融服务渠道,为残障及老年群体提供无障碍金融服务,着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三)加强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一是进一步完善信用评估体系建设。不断丰富信用评估模型,完善信用数据库,充分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构建信贷征信系统,提高信用风险评估效率。二是提高微型金融的技术支撑体系。通过引进运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找寻扶贫目标和盈利目标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微型金融可持续发展。三是分散风险。进一步加强同保险、担保公司及政府的合作,降低微型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风险。
(四)建立科学的监管机制
一是要逐步构建科学的监管机制,制定具有差异性的,符合我国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监管标准。二是要根据不同微型金融的性质和业务特点,综合考虑从业机构风险的外部性大小和商业化程度高低等诸多因素,实施分类监管,提升监管的有效性,预防我国微型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风险和乱象。三是要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强化监管科技应用,提升风险态势感知和技防能力,增强微型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
(责任编辑:孟洁)
参考文献:
[1]Damla Diriker,Paolo Landoni,Nicola Benaglio.Microfinance in Europe:Survey Report 2016-2017[EB/OL].[2019-09-30].https://www.european-microfinance.org/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file/Microfinance%20in%20Europe_Survey%20Report%202016-17.pdf.
[2]CGAP.2017 Symbiotics MIV Survey:Market Data & Peer Group Analysis[EB/OL].[2017-09-30].https://symbioticsgroup.com/wp-content/uploads/2017/09/Symbiotics-2017-MIV-Survey.pdf.
[3]Convergences.Microfinance Barometer[EB/OL].[2019-09-30].http://www.convergences.org/en/104906-2/.
[4]Symbiotics Market Research Team.Microfinance Investment Vehicles Disclosure Guidelines Additional Indicators[EB/OL].[2015-09-30].https://symbioticsgroup.com/wp-content/uploads/2015/06/symbiotics-microfinance-investment-vehicles-di.pdf.
[5]劉家萱.国外微型金融投融资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借鉴[J].金融视线,2018(12):27-28.
[6]雷曜,石峰.微型金融投融资的全球趋势[J].社会经济体制比较,2013(4):24-31.
[7]陆岷峰,徐博欢.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发展微型金融机构研究[J].西南金融,2019(4):29-38.
[8]苏冬蔚,陈纯纯,许振国,李斌.商业银行社会网络与微型金融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2017(2):14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