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干预结合信息支持在子宫内膜息肉TCRP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2019-12-16孙琼姜慧萍刘静潘雨萍陆丽
孙琼, 姜慧萍, 刘静, 潘雨萍, 陆丽
湖州市妇幼保健院 1手术室, 2妇产科(浙江湖州 313000)
近些年以来各类妇科疾病的发病人数均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其中子宫内膜息肉是较为普遍的一种类型。若干研究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息肉是导致育龄期妇女月经异常的常见因素,在国外部分报道之中,育龄期妇女罹患子宫内膜息肉的比例在25%左右,成为典型的生殖系统高发病变[1-3]。在医学理论中认为该种病变是由于子宫内膜的过度增生导致,而严重的炎症反应、内分泌紊乱、病原体感染等均为该种疾病的发病因素[4-5]。罹患该种疾病的患者大多出现阴道出血、月经紊乱和不孕等。尽管该种疾病基本为良性病变,但是如果不及时处理和治疗,一样会对患者的生理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构成较大的影响[6-7]。而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目前认为手术切除是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处置策略。其中宫腔镜直视下的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TCRP)目前被认为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该种手术方法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程度低,术后恢复快,受到了患者以及医务工作者的青睐。尽管在术后5年之内,仍然会存在一定的比例的复发比例,但仍不失为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法[8-10]。接受该种手术的患者大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这源于对疾病以及治疗方法的恐惧、焦虑、紧张等,而且若干患者在术后无法保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11]。这些均需要利用合理的措施进行干预,以达成该种手术的最佳效果。有鉴于此,本研究选择在我院接受TCRP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2例的资料进行分析,对综合干预结合信息支持在子宫内膜息肉TCRP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TCRP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2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都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患者因子宫内膜息肉在医院住院治疗,并接受TCRP手术;患者的病情稳定,未出现生命安全的威胁;可以按照本研究所提供的方法进行治疗,依从性良好,且数据完整。排除标准:出现意识障碍或者罹患精神类疾病,无法正常交流;生命体征不稳,病情极为严重,对治疗的耐受程度差;所提供信息不完整;拒绝接受提供的干预方案或者无法保证依从性。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日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项目例数年龄(岁)病灶直径(cm)病程(年)怀孕次数(次)合并症种类(种)单发或多发(例)单发多发绝经(例)是否对照组5141.51±6.561.45±0.513.05±1.221.98±0.472.01±0.583714843观察组5140.37±5.871.47±0.533.14±1.372.02±0.531.87±0.6340115462/t值0.925-0.194-0.350-0.4031.1680.4770.793P值0.3570.8460.7270.6880.2460.4900.373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照规程接受TCRP手术。
1.2.1 对照组 在围手术期给予综合干预,具体如下:主要包括术前教育、术前检查、基础生活护理、心理疏导等。要求医务人员以患者为本,采用优质的医疗护理干预措施。首先在健康宣教方面,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需在术前主动探视患者,与患者深入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心理状态,向患者详细介绍主管医师的相关情况、本次手术的特点、术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与简单处理方法等,使患者对宫腔镜下电切手术具有一个较为客观的了解,相信这种手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当然也要向患者的家属告知各类可能的突发情况和预防策略。并给予患者积极的鼓励和心理安慰,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在术前准备方面,护理人员应尽快安排并通知患者进行术前的常规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心电图、凝血、宫颈刮片等。在手术前对阴部进行彻底的清洗,排除阴道炎症,管理好阴道的卫生。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良好配合,处理患者的病灶,并对患者的重要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控,如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甚至包括面部表情变化等,若出现异常则立刻进行对症处理。在手术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医护之间配合对电刀强度和膨宫压力等进行调节,要求电凝强度维持在60左右,流速保持在150~200 mL/min上下,保持低压灌注,强调手术过程中的细节管理。接受该种手术的患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腹部疼痛、失血过多、切口感染等。在术后应加强对患者神志、血压、脉搏等体征的监控,防止并发症发生,若患者出现寒战、发冷等表现,应及时采用保暖措施。从患者入院到出院,针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应持续贯穿这个过程,在手术前患者可能出现恐惧、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医务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给予正确的心理指导,多向患者讲述成功的治疗案例,提升患者的信心。在术后告知患者手术的结果,给予其安慰和鼓励。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信息支持,具体如下:(1)首先成立信息支持干预小组,由科室内护士长和护理人员及部分医生组成,邀请医院内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对小组内成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主要包括疼痛管理、营养管理、心理咨询干预等多个方面。(2)首先给予每例患者足够的子宫内膜息肉的相关治疗知识信息支持。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需动用一切方法,尽量使患者能够了解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症状及其治疗与护理方法等,可以通过深入交谈,发放宣传资料,给患者观看相关视频等方法。注意需要利用患者可以接受的方法以及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沟通与交流,每天不可灌输过多的知识点,力图患者每天能够掌握2~3个关键知识点即可,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在查房的时候向患者提问进行验证。该项信息支持可以要求患者家属共同参与。(3)建立一个子宫内膜息肉手术的患者问答与交流平台,使患者和医务人员可以实时沟通,得到最真实,最可靠的信息。首先在科室内设立电话热线,在患者入院后及向其和家属告知热线号码,告诉患者及家属,可以随时拨打热线电话,无论在住院过程中还是出院后,均会有医务人员回答有关于手术的问题。并建立微信交流群,将患者以及医务人员拉入该群中,鼓励患者在群中交流,分享自己的手术体验和治疗经验,医务人员一方面在群中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一方面也要引导在群中进行正能量的传递。小组内成员需要定期在群内推送关于子宫内膜息肉以及手术的信息,并阶段性对患者的问题进行总结。若患者的受教育水平不足,接受能力比较差,还需要进行一对一的指导。(4)组织定期的健康宣教。每周以科室内固定房屋为教室,召开有关于子宫内膜息肉疾病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健等相关的知识讲座,请科室内高年资医生作为讲师,向患者介绍内容。小组成员将每次讲课录音录像等资料留存,放置到交流平台。(5)开辟单独隐蔽式交流平台。由于子宫内膜息肉属于生殖系统疾病,患者不仅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而且还均具有自卑心理,因此有些患者无法实现公开的交流或者羞于在公众场合提问,因此小组开设单独隐蔽式交流方式。患者可以提前预定当天的值班人员,在选定的时间与医务人员进行单独交流,完成答疑解惑或者心理支持等。(6)患者出院后定期给予回访,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完成回访,如电话、网络、上门等,要求回访频率控制在不低于每周1次,要对患者在家中的恢复情况进行了解,给予患者必要的康复指导,并对上个康复周期内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肯定患者正确的做法,引导患者做积极的术后恢复,并且定期提醒患者需回医院复查的时间。
两组患者的干预时间均为入院时到出院后3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失血量和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满意度。利用医院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该调查表共20个问题,每个问题的得分在0~5分之间,总分在0~100分之间,分为非常满意(得分≥85),满意(84>得分≥75),一般(74>得分≥60)和不满意(得分<59)四个级别,由主管人员通过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填写,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干预人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失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失血量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项目例数手术耗时(min)失血量(mL)住院时间(d)对照组5135.61±6.0420.05±3.684.05±2.03观察组5136.47±5.9419.57±3.773.89±1.79t值-0.7250.6510.422P值0.4700.5170.674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各类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的干预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的干预满意率为60.78%,观察组的干预满意率为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722,P<0.05), 观察组的干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Z=2.294,P<0.05),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情况比较例(%)
▲连续校正2检验
表4 两组的干预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较为高发的子宫内膜病理改变,特别在近些年以来,我国人群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大幅度变化,再加上各种激素类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导致该种疾病的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对人群健康构成相当的威胁[12-14]。子宫内膜息肉可以引发多种临床症状,较为常见的有月经周期紊乱、腹部疼痛、阴道出血等,尽管该种疾病不同于恶性肿瘤等的致命性,但是仍然对女性的正常生活节奏和规律带来较大的影响[15-17]。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经过实践证明,采用切除的方法患者收益最大,而本研究中所研究的TCRP又被认为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术式[18-19]。该种手术方法的操作较为简便,对患者的创伤程度低,可以比较彻底的切除息肉组织。在本研究的结果中,使用该种术式的患者,无论单发还是多发的息肉病灶,均得到彻底的切除,这主要得益于宫腔镜的使用可以使医师清晰地看到宫腔内情况,准确定位病灶,完成切除过程,从而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宫腔镜下对子宫内膜息肉的切除术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在患者的手术操作过程中,仍然有若干因素可以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比如患者发病入院后常具有的心理问题,症状所导致的焦虑恐惧情绪,对治疗方法和效果的质疑等,再加上尽管使用了宫腔镜这种微创方法,但该种手术仍然属于侵入性操作,不可避免出现伤口,而术后切口感染、失血、疼痛等并发症,也会使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遭受影响[20-21]。所以在临床工作过程中,一直强调围手术期患者的综合干预对于提升最终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所接受的主要是综合干预措施,其实也就是患者进入病房后的常规干预策略,通过对该种方法的具体描述可知,在较为一般的住院治疗流程干预措施基础上,该种综合干预措施强调了在住院中的各个环节中的质量控制和细节处理,不仅在患者的生理感觉方面做出足够的努力,也特别注意了心理方面的变化及干预。使患者受到全方位的照顾。这对于稳定患者的情绪和病情,取得一个较为良好的治疗与恢复结果具由重要的意义。当然这种干预策略也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的医学理念中,要求医务人员不仅看到患者身上所罹患的疾病,更加重要的是将患者的“人”的属性进行重点关注[22]。以人性化的医疗护理操作代替以往机械性的干预。而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措施中,则主要强调了针对性的信息支持。患者难免对自己所罹患疾病产生恐惧的心理,而治疗、检查等程序又会进一步使该种心理负担加重,这些负担又会影响到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应对方式。部分研究结果认为,给予患者足量的、正确的信息支持,使其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非常有利于患者的治疗[23]。在观察组的策略中,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方式向患者提供有关于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宫腔镜手术的相关知识,借助人与人的直接交流沟通、网络信息平台的运用、公开课堂的教授、私密性一对一的解答等方式,使患者可以接收到最完整、最正确的知识。同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也将治疗的信心、积极性等传递给患者,该过程从患者入院一直可以持续到院外,这种连续性的干预使得效果提升良好。
本研究的干预方案中,也特意强调了患者出院之后的连续性回访措施。在目前针对患者所使用的干预措施之中,出院之后的社区康复均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因为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完成的只是病灶的切除等最为直接的干预,而疾病的恢复绝不仅限于此,漫长的生理与心理的恢复必须要在家庭、社区中完成。而再次期间,患者周边一般缺乏医务人员的直接干预或者指导。而本研究所强调的院外延续性的信息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对这部分弱势进行强调,使患者在院外也可以得到及时且正确的指导,一方面患者得到的信息量更大,延续时间更长,另外一方面也使患者认为自己没有被医务人员遗忘,从生理以及心理方面获取更好的康复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手术耗时、失血量和住院时间较为一致。说明手术效果相差不多,也均较为良好。两组患者均得益于医疗措施的运用和综合干预缓解病情,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心理负担。而观察组则还要归功于针对性的信息支持。院内外足量的信息支持不仅使患者得到了正确的信息,而且使患者产生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随时可以与医务人员沟通使患者的信心增加,治疗的依从性更好,心理压力更小。而良好的院内外治疗依从性和心境,也导致了观察组获得了更低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P<0.05)。观察组的干预满意优于对照组(P<0.05),由于观察组得到了相对更好的疗效,情绪改善更加明显,还获得了更多与医务人员和病友沟通的机会,获得更好满意度也是合理的结果。
综上所述, 使用综合干预联合信息支持干预接受宫腔镜下TCRP手术的患者,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