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助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国有企业轻装上阵加快转型升级

2019-12-16唐锐黄炜李静王慧丽刘颖陈巧玲赵珊宋茜

陕西档案 2019年6期
关键词:一业供电职工

文/唐锐 黄炜 李静 王慧丽 刘颖 陈巧玲 赵珊 宋茜

一、案例概述

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是中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三供一业”(供电、供水、供热及物业管理)分离移交中,国家电网公司及其所属省市单位既承担着供电资产接收任务,同时面临着供水、供热及物业管理(简称“两供一业”)资产移交任务。国网汉中供电公司作为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地市级单位,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开展供电资产接收和公司“两供一业”资产移交,以档案助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档案人员提前介入、全程参与分离移交的各个阶段,先后以文书、科技、实物档案等提供依据、辅助决策,有力保证接收资产质量,切实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二、实施背景

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旨在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这一举措,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集中精力发展主营业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整合资源改造提升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职工居住环境。2012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先后在黑龙江、河南、湖南、重庆、辽宁、吉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等10省(市)开展中央企业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及物业管理(统称“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2016年开始,在全国全面推行国有企业(含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分离移交工作,对相关设施设备进行必要的维修改造,达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平均水平,分户设表、按户收费,交由专业化企业或机构实行社会化管理,要求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2019年起国有企业不再以任何方式为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承担相关费用。

为顺利完成供电资产接收和“两供一业”资产移交任务,国家电网公司依据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指导意见》,2016 年8 月营销部下发《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供电设施接收工作方案》,同年12月财务部下发《国家电网公司关于移交公司“两供一业”资产和接收国有企业家属区供电设施财务工作的指导意见》,2017年5 月后勤部《国家电网公司职工家属区“两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原则、步骤、重点、措施和要求等。随之省、市、区(县)各级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省、市、县公司分别出台实施意见、操作流程、实施方案等,“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全面推进。

国网汉中供电公司作为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地市级单位,坚决落实国网公司、省公司“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要求和省、市、区政府实施意见,主动加强与政府的沟通汇报和接收、移交各方的对接协调,针对供电移交责任主体多、职工家属区分布点多、分离移交情况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等现状,公司始终把维护国有企业权益放在首位,紧紧把握政策窗口期,以档案凭证为参照,摸清底数、细化措施,确保分离移交工作合规、有序、平稳推进。

三、创新做法

(一)调取政策文件档案,构建政策引导机制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政策性强,档案人员协同配合供电资产接收负责部门营销部、“两供一业”资产移交负责部门综合服务公司后勤室,以档案系统搜索引擎整体调取“三供一业”相关国办发、汉政办发、汉区政办发文件和国网公司、省公司文件,为分离移交找准工作依据。系统汇总、共同学习各层级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操作流程,依据文件要求搭建工作平台,构建政策引导机制。

一是积极对接政府,实现信息互通。向汉中市政府、区政府呈送国网公司、省公司“三供一业”实施方案等,并就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实施意见、改造及费用测算标准等政策文件交换意见,通过信息互通机制,促请政府多次组织召开协调推进会,取得市委政府的理解支持。二是强化内控机制,组织保障有力。落实实施方案中“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的工作要求,公司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群一会三评审”工作机制,创建“三供一业”供电分离改造工作微信群,公司主要负责人定期主持召开周工作例会,强化工作进度实时管控、现场问题及时协调。三是职责落实到位、层层传递压力。以工作方案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参建单位党政负责人签订《“三供一业”供电分离移交改造责任书》,将工作成效及进度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层层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全面跟踪督促督查,形成工作闭环、确保工作质效。

(二)出具相关实物档案,助力分离移交确权

按照政策要求,公司各级全资、控股企业职工家属区“两供一业”未实现分户设表、按户收费,及未交由专业化企业或机构实现社会化管理的,其管理职能以及“两供一业”涉及的资产需纳入分离移交范围。

一是响应后勤需求,迅速出具土地权证。核准分离移交范围,是顺利推进“两供一业”的前提。档案室迅速响应综合服务中心后勤室需求,在实物档案中调取公司本部6个住宅区房屋土地权证,在文书、科技档案中查找土地划拨等核心文件,作为随后开展摸底清查工作、确定移交工作范围的第一手资料。二是配合摸清家底,查询归档文件材料。配合综合服务中心后勤室开展企业职工家属区“两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再摸底、再调查、再梳理,协同财务部、物业公司就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房改房产权等细节逐一在文书、科技、财务和实物等各门类档案中查档调档、进行确权,全面掌握相关资产状况及管理状态。三是信息充分共享,同步支撑服务县公司。充分利用档案数字化成果,面向全公司开放非涉密电子档案浏览、下载功能;通过相关职能部门,与县公司共享“三供一业”相关指导意见、实施方案、操作流程等政策文件;在文书、科技档案中查找资产权证相关核心文件材料时,同步检索县公司相关线索、信息和文件提供协助;指导县公司档案室支撑服务“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

(三)集中提供工程档案,精准对接改造项目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中,无论供电资产“先移交、再改造”,还是职工家属区“两供一业”改造移交,都需要移交单位会同接收单位对职工家属区进行现场勘查,共同确定“三供一业”维修改造项目方案,档案室积极配合,集中提供科技档案配网工程、自身建设中所涉及的相关图纸和文件,作为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资金估算的依据。

供电资产移交方面,一是档案支撑现场勘查。依托图纸、文件材料实地勘察情况,主动编制改造方案,高效编制初设文件,出具改造估算及概算,以专业水平和优质服务上门开展分离移交框架协议及实施协议洽谈。二是档案支撑维修改造项目化管理。向纳入基建、技改业扩配套项目包的配套电网工程集中提供相关工程档案图纸,用以掌握供电设施现状,核定摸清家属区户数,逐户确定维修改造项目,全力为客户打造分离移交全流程“电保姆”良好体验。三是档案支撑对接地方政府配套政策和标准出台。以归档的相关政策文件、会议纪要为支撑,深度参与起草全市“三供一业”改造标准,促请政府出台支持政策,明确资金来源等事项,协调解决接收供电设施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两供一业”方面,一是档案支撑项目分类及费用测算。把支撑中心工作放在首位,克服档案数字化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在前期提供房屋土地权证核准“两供一业”分离移交范围的基础上,又集中向后勤室提供本部6个小区家属楼竣工图等图纸资料22盒545张,用以维修改造项目初设和费用测算,2016 年 9 月 66 个项目通过公司内审,2018 年5 月第一批18个项目可研先后取得国网批复、通过国资委预算审核。二是档案支撑框架协议核心条款完善。对于列入公司非生产性大修、技改项目专项计划的分离移交维修改造项目,依据图纸实地勘察,逐项概算相关设施维修维护费用,基建和改造工程项目的可研费用、设计费用、旧设备设施拆除费用、施工费用、监理费用等明细,将其列入分离移交框架协议,完善相关核心条款,确保分离移交项目、资金一一对应,同时为后期移交清算、项目审计奠定基础。三是档案支撑“两供一业”接收主体变更工作顺利推进。公司“两供一业”分离移交总体进程超前于地方政府,期间“两供一业”接收主体变更工作是一大难点。基于这一现状,公司一方面通过汇报沟通促请政府加快构建统一接收平台,一方面以《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政府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相关事宜的通知》(汉区政办函〔2018〕115号)等政策文件、会议纪要为依据,取得了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协调,克服困难加快进行“两供一业”接收主体变更工作,“两供一业”接收主体最终顺利变更为政府指定单位,移交程序更加规范统一、企业和职工权益进一步巩固。

四、效果及影响

1.档案全程参与“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为中心工作顺利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针对“三供一业”政策性强、移交责任主体多,职工家属区分布点多面广这一特点,档案业务首次全程参与分离移交全过程,在确定分离移交范围、项目前期论证、移交协议签订、资金预算管理、清算移交的各阶段,为其提供政策依据、核算判据和法律凭证等,对“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任务顺利推进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供电资产移交方面,公司与全部40家驻汉央企、8 家省企签订分离移交框架协议,完成21 个小区户表改造,接收1.51万户,17 个小区1.4 万户换表改造工作加快推进,集“多表合一、塑料光纤、远程费控”为一体精品示范小区受到国网公司调研组高度肯定。

“两供一业”方面,公司及勉县、略阳县公司9个住宅小区共计8.65万平方米、1714户“两供一业”职能全部移交政府指定单位,分离移交协议签订率100%,拨付维修改造资金90%,“两供一业”工作按时间节点顺利完成阶段性任务,“成立业主委员会维护职工权益”等典型经验在省公司推广。

2.档案全程参与“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为企业保持和谐稳定提供政策依据。

“三供一业”去国有企业社会化职能,特别是职工家属院供水、供热(供气)和物业转为社会化管理,“职工合法权益如何保证?”是广大在职职工、离退休老同志以及家属关心的热点和焦点。档案以其文件资料的权威性,配合支撑业主委员会成立、政策宣讲等工作,理顺职工与企业、职工与“两供一业”接收单位等各方关系,打消了职工心理顾虑,确保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期间和谐稳定。

档案辅助决策,公司定位逐步明晰。公司在“两供一业”政研过程中,认识到在分离移交关键时期,供电企业与业主委员会虽无行政管理和隶属关系,但业主委员会脱胎于企业职工家属区后勤管理工作,企业有责任、有义务为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发挥好组织、牵头和保障作用,推动了公司以总经理办公会、党委会专题研究推动业主委员会成立事宜,确保了业主委员会成立进展顺利。

档案辅助宣传,职工顾虑逐步消除。政策宣讲过程中,始终以归档文件为准,保持了政策文件的统一性、延续性、准确性和权威性,通过在家属区宣传栏公开、组织职工及家属座谈会、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全面征求和摸清职工意见建议,积极主动回应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使职工感觉到分离移交与自己利益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荣辱与共,争取到了广大职工对分离移交各项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此外,档案在供电资产移交过程中,对于理顺公司与政府关系、公司与移交企业关系也起到明晰责任、促进沟通、加强合作的作用,对于供电资产顺利移交、构建外部和谐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3.档案全程参与“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开启了档案深度开发利用的创新实践。

构建全流程深度参与模式。档案人员全程参与“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的前、中、后期管理,在辅助决策、破解难题、促进工作、维护稳定等工作中主动出示档案依据、积极参与建言献策,以文书、科技、实物、财务等各门类档案全面支撑,突破以档案类型为框架的条块化分割,跨越工程前期规划、实施、验收、审计等全过程,实现了全流程闭环。

构建需求响应交互模式。主动学习掌握政策文件,及时跟踪“三供一业”进展,预先收集可能涉及的档案,灵活运用电子档案浏览、下载、集中查阅、复印、借阅等多种形式,动态响应营销部、综合服务中心后勤室需求,实时接收档案利用效果反馈信息,反向促进档案业务从文件材料接收到开发利用全方位提质增效。

档案业务对于中心工作的全域支撑保障,从一个专业侧面,反映出电力企业由内而外加快转型升级,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实步伐。

猜你喜欢

一业供电职工
南充综合试验站全力推进体系“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一县一业”示范县蚕桑生产技术培训会在嘉陵区召开
蓄电池——航天器的供电法宝
红军与供电人的故事
一种井下安全供电装置的设计
国有企业改革做好“三供一业”移交工作的目的分析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财政部力促铁路等央企剥离“三供一业”
一心守护青年职工安全的“郑安全”
馈能式磁流变减振器自供电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