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女农学家沈骊英

2019-12-16王东梅

云南档案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农小麦试验

■ 王东梅

在女科学家不多见的民国时代,沈骊英“是一位埋头苦干、努力精研、孜孜不倦、奋斗终生的最优秀的女科学家”(邓颖超语)。她毕生从事小麦育种试验,为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

沈骊英,浙江桐乡人,生于1897年。她的祖父是上海制造局的数理教授,父亲是法国巴黎大学的理学士及法学博士,对数理科学有精湛的研究。父祖作为西方自然科学传入中国后较早的启蒙科学家,对沈骊英的影响很大。沈骊英自幼居住在上海,求学于神州女学,1921年毕业后执教于苏州振华女学。1924年春天,意外的机遇改变了沈骊英的生活道路。当时,有位来自美国的女教育家想选拔一名中国的女学生,由她资助入美国麻省威尔斯莱女子大学读书。沈骊英听此消息后,兴奋不已,夜不能寐。能出国学习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以备日后建设之需,这是她多年的愿望。“谁谓女子不能扬眉吐气,为我祖国光耶!”她欣然前去应试,由于基础扎实,聪慧机敏,膺了首选。

就在这年的秋天,沈骊英告别家人,只身北上至燕京大学补习功课。翌年夏天,赴美进威尔斯莱女子大学学习。沈骊英选修的是植物学专业。这一学科在国内虽然比其他学科起步较早,但直至民国初年方有人涉足其间,一些大学讲授生物学课程,还是“唯日本植物学是赖”。直到1921年以后,我国研究植物学的人才一年年多起来。沈骊英决心开妇女研究植物学之风气,蓄志以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改良中国落后的农业。她学习刻苦,进步很快,不久就在班上名列前茅。她的抱负,她的钻研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当年跟沈骊英过从甚密的同学谢婉莹女士(冰心)所回忆,“威大气景,是全美有名的。我们常常忙中偷闲,在湖上泛舟野餐纵谈。年轻时代,总喜欢谈抱负。她(指沈骊英)常常说到她一定要在科学界为女子争一个地位,用功业来表现女子的能力。”有一次,一位教授在课堂上例举了遗传学、生理学等学术界著名的专家与学者。在例举的国家中,即使是瑞士那样不大的国家,在科学上都有重要的贡献,而地大物博,以四大发明著称于世的中国,近代却默默无闻,这使得沈骊英惭愧万分。从此,她更加坚定要走科学救国之路,更加发奋读书。

1928年,而立之年的沈骊英以令人羡慕的高分成绩毕业了。她的毕业论文得到了教授们的赞誉,因而被破格选为Atopa 科学学会会员。沈骊英并没有被成绩和荣誉所陶醉,她还有一个心愿未了,即遵循父亲遗嘱,学农,研究粮食增产。回国后为广大辛劬之农民服务。她于是选择了世界著名学府——康奈尔大学农学院,跟当时国际农学界知名专家洛夫教授研究作物育种学。在学习和研究中,沈骊英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除了认真融会贯通作物育种原理,详细了解康奈尔作物育种方法外,还就小麦早熟遗传作专题研究,反复思考康奈尔方法能否在中国运用。终于得窥遗传育种与推广之底蕴,学有所成。1929年秋,沈骊英取道欧洲回国。

此时国内科研机构寥若晨星的情况已有改观。1927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后,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机构相继成立。1931年,农林部所属中央农业实验所正式成立。沈骊英担任了农艺系技正,管理农艺试验、大田作物的栽培和育种。这是她一生成功的转折点,也是她一展宏图的好机会,小麦育种,就在这时候开始。或许是农业实在落后,连年歉收,国民政府企望提高粮食产量,特拨经费,在中央农业实验所内设立了全国稻麦改进所,专门从事稻麦改良推广工作。这就为沈骊英的育种试验提供了一定条件。

沈骊英是个务实的人。正如她的挚友冯玉祥夫人李德全所说:“她献身科学事业以后,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实干者。她不同于一般只知道戴礼帽穿西服的博士们,而是一位不怕风吹、日晒、雨淋的播种者。”她随时随地观察记录田间实况,并力求精确。她认为,田间工作容易了解土质肥瘠与产量多少的关系,育种须得投入全部精力。由于观察细致、试验精密,沈骊英发现了小麦锈病在南方潮湿地带极易传播。许多麦苗的叶面,发生褐色、黑色斑点,这是受锈菌寄生而引起的病害。老农告诉她说是麦瘟病,若大面积发生,轻则影响产量,重则一无所获。根据计算,小麦因此损失的产量在20%以上。抗战以前的七年中,平均每年全国小麦的总产量为169160 千市担(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中农所档案),损失20%,就是33000 千市担,这个数字十分惊人。沈骊英打算从育种着手,选育能抵抗锈病、散黑穗病及线虫病病害的良种,繁殖并加以推广。不久,她发现了一种编号为20V 155 的美国小麦,叶面青翠没有斑点,最能抵抗锈病。但其也有缺点,即成熟迟而产量低,远不及中国江南小麦产量高品质好。根据遗传育种的原理,动植物所具有的性状,是遗传因子的联合表现。利用原有品种中的自然变异,或是应用杂交、人工诱变等方法创造新类型,再通过选择、繁殖、比较试验,就能选育出符合生产需要的新品种。在理论的指导下,沈骊英以抗病品种20V 155 作父本,早熟品种“中大江东门”作母本,进行杂交试验。一季又一季,一年复一年,整整经过了八年漫长时间的试验。其间先在苏皖两省试验,后在川、黔、湘、桂试验,终于将两亲本的优良性状联合一体。新的良种产生了!只见那秀实繁滋的颗粒,纵使在呆板的枯黄色底下,还是显得那样的挺劲!沈骊英手捧麦穗,眼睛湿润了。八年间“勤劬如老农,跋涉于泯田”董必武挽沈骊英诗句),心血没有白费啊。她精心选出九种品系,分在各省试验推广,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九品系产量平均每亩较当地高出40 至100 斤;成熟期提早5 至10 天,不妨碍水稻的种植;适应区域广泛,最能有效地抵抗锈病、散黑穗病及线虫病。沈骊英的这一成就,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沈骊英成名了,以她命名的小麦“骊英”一号至七号在各省推广。但她不满足,仍在科学实验的道路上攀登。1939年12月,又一小麦良种“中农廿八”问世了,这是沈骊英对我国农业科学所作的又一项贡献。追溯到1934年春,当时,中农所从英国买回了世界各国的1700 多种小麦品种,交由沈骊英在南京孝陵卫农场开始试验。时值麦熟,忽降暴风雨,倒屋折树,农民田中之小麦,均都倒伏。试验田的小麦亦被吹打得东倒西伏,一片狼藉。沈骊英踩着泥泞在试验田考察,放眼望去,欲哭无泪。突然,晨曦中只见有几株麦子仍在狂风中坚强挺立。“急趋前细观之,则知为潘氏世界小麦内之25H123 也,……二十三年秋(1934年)升作二行试验。”(沈骊英遗著《中农廿八小麦之改良经过》)经过五年的反复试验,“中农廿八”育成。它产量高,麦秆坚挺不倒伏,抗病力强实为不可多得的良种。后在四川成都平原推广种植,每亩增产12%,极受农民欢迎。1941- 1942年,西南各省推广沈骊英改良麦种169 万多亩。1941年12月21日的《新华日报》,赞扬了沈骊英杂交小麦之研究对解决抗战期间民食问题及发展我国粮食生产的贡献。不久,沈骊英所著《中农廿八小麦之改良经过》出版,斐声农学界。

沈骊英的成功,固然离不开其丈夫,作物育种专家沈宗瀚博士的支持与帮助。沈博士自美国康奈尔大学取得学位回国后,先在金陵大学任教,继而供职于中农所,历任总技师、副所长、所长。农学造诣深,为国际农学界知名人士。当年人们评价二沈夫妇志同道合,事业上携手并肩犹如法国居里夫妇。虽然沈骊英曾说过:“我以助夫事业为第一,教育子女成人为第二,自己事业之成功为第三。”但是。在事业上她从未放弃过艰难的探索与奋斗。认识沈骊英的人都记得,她常年工作在田间、在实验室。哪怕是分娩前后,仍在田里忙着育种记录,在实验室中忙着分析统计。她的惊人毅力,实干精神被人称道。1937年秋,南京沦陷之前,农林部裁撤所有的女职员,唯沈骊英一人坚决不走。她恳切要求留部,不要薪水,只要工作。她说:“为了事业而工作,不是为了钱而工作。……抱有远大志愿而欲为国效忠者,实大有人在。惜每为环境所限,苟非望洋兴叹,即被逼而半途中辍,良可叹焉!”当时,在南京的各研究所陆续西迁。中农所由南京辗转至长沙、贵阳、四川荣昌等地。在奔波的旅途中,每逢车辆发生故障,或遇高山峻岭,就得徒步,苦不堪言。这时沈骊英首先想到的总是笨重的记录箱及试验材料,跑前跑后地照料着,安排保护措施及搬运事宜。中农所定点荣昌后,环境艰苦,条件差,每人每月只领得一点混杂糠壳、沙子的糙米。但沈骊英却安之若素,甘之若饴,从来没有中断过小麦育种试验。她认为,沿海富庶地区相继沦落,后方落后的农业经济状况不能适应抗战对粮棉等农产品的巨大需求,搞好育种试验,方能支持长期抗战。“中农廿八”的后期试验工作就是在动荡中,在艰窘的环境下完成的。

1941年春,农林部部长陈伯南专程至荣昌视察沈骊英杂交小麦,“欣赏不已,对女士工作与意志极为嘉佩”。拨款10 万元作为杂交小麦品种在各省推行示范之经费。沈骊英全然不顾自己早已积劳成疾。10月7日,沈骊英在办公桌前突发脑溢血而逝世。直到临终,她还完成了对新工作的编制计划,预算分配表和向各省指示试验方法的函件。沈骊英短暂的一生,确实实现了她的愿望,在科学界为妇女争得了一个地位,遗有农业科学著作22 种。

是年11月21日,中共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出版悼念沈骊英的特刊。董必武、李德全、张申府等人写了悼念文章或诗词。新华日报社敬挽道:“远学重洋,落落壮怀惊女界;专培小麦,菁菁伟绩灿田畴。”邓颖超为《新华日报》写了代论,题为《中国妇女光辉的旗帜——沈骊英女士》。号召全国同胞,海外人士“努力学习她,合各方的力量来培养和创造出更多的女专家、女科学家,以支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的胜利。”

猜你喜欢

中农小麦试验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北京中农金海纳
广东中农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北京中农金海纳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中农网启动大宗农产品区块链联盟
CS95
驭胜S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