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人文:数据时代下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2019-12-16刘慧琳

山西档案 2019年5期
关键词:人文数字文化

刘慧琳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养料,没有文化的支持和引导,任何社会活动的开展都会失去动力。人文学科和人文知识是文化的高度表现,对于一个社会群体来说,小到家庭、企业,大到国家、民族,人文知识是能够反映其文明程度的精神财富。如今数字科技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各种数字设备,保存各种电子记录,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开始普遍接受并进入到数字化生活。当我们越来越多的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纳入网络和计算机空间中时,传统以纸张、胶片等为基本载体的人文研究逐渐被推向边缘,数字人文悄无声息地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一种不可逆的趋势,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变为人文研究的重要形式。

1 数据时代,文化变得丰富而脆弱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越来越重视精神享受,大众对文化的需求急剧增长。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各种新媒体、自媒体层出不穷,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冲击。怎样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人类共同的课题和使命。

1.1 文化繁荣与文化遗忘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当下,数字技术已经进入社会的各个群体,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办公学习,还是娱乐放松,人们都习惯了使用手机、电脑、网络,数据时代悄然而至。数据时代下,社会发展进程加快,文化空前繁荣,文化积累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情况,查阅古往今来的资料,分散的知识文化被空前连接起来。通过网络人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个体智慧,人人也都可以学习、接收他人的文化贡献,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更加深刻。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量激增,信息更新速度加快,冯惠玲指出[1],在包括人脑的各种载体上,人们的注意力加速分散和转移,信息过载促发了个体、集体记忆的断裂或衰退,有很多传统文化被快速地丢失和遗忘。国家已经提出,要让科技文化创新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过程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文化创新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蔡丽玲写到[2],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社会文化的内容和形态,成为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引擎。

1.2 文化融合与文化独立

一方面,科技推动了文化地理上的融合。曾经,区域交流的匮乏制约了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后来,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们冲破地理阻碍向更广的区域探索,文化的交融极大促进了社会文明进程。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迅猛发展和区域合作的频繁互动使得文化交融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另一方面,科技促进了文化学科间的融合。过去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是相对割裂的,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学科融合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并纷纷寻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汇合点[3]。“科技逐渐成为一个各种文化汇聚、碰撞、沟通、交融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中,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吸收其他文化中先进的思想,丰富文化内涵,剔除自身文化中的不足,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动力”[4]。

然而,全球化也造成了不同文化可识别性的流失[5]。在数字媒体的作用下,文化界限弱化,我国很多年轻人庆祝圣诞节、情人节,却分不清中秋节、端午节,他们崇尚的是现代而不是传统,是先进而不是独特。传统文化受到与西方文化过度融合的冲击,异质性和独立性不断减弱。想要在数字化浪潮中,既获得文化的快速发展又保持本色不失优良传统,就必须提升传统文化的科技含量,推动文化创意、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加强传统文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3 文化趋同与文化认同

在现代文明迅速席卷全球的今天,各地区之间、各民族之间、各国家之间的文化彼此渗透、相互融合。文化趋同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是在文化趋同的过程中,强势文化容易掌握话语霸权或文化霸权,弱势地区的文化被边缘化甚至被同化或逐渐湮没。文化消失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认同感缺失的焦虑,文化趋同既会造成文化认同的下降,又会让民众对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的需求更加强烈,人类文化发展过程始终都存在着认同和趋同的矛盾。文化认同是文化归属感的基础,文化归属感能够将人的感情倾注在其本土文化之中,并助力文化发展[6]。

由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文化趋同现象,在互联网环境的作用下愈加突显,使我国的本土文化生态更易受到来自西方社会思潮的挑战[7]。另外,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了显著的地区之间的文化趋同现象,强烈的冲击了带有民族地域色彩的地方文化。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数字化时代寻求一个新思路来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是一个顺应时代发展的课题[8]。

2 作为时代产物的数字人文

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文化,都留存着人类的文明和历史,它们是保护与传承区域风貌、留存与记录历史进程的重要资源。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所生活的城市面貌越来越同质化,传承的文化越来越被冲淡。数字人文为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2.1 数字人文理论的发展

“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意大利人文学者Roberto Busa提出的“人文计算(Humanities Computing)”。起初是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语言学领域,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人文资料的数字化,人文计算逐渐拓展到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等领域。直至《数字人文指南》(A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出版后,“数字人文”取代“人文计算”并被广泛传播和应用。但数字人文的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采用较多的是王晓光教授的观点,他[9]认为数字人文实质是一种关于人文方式和研究方式的学术创新,通过把时代最新的科技、信息技术和人文研究结合起来,从源头上改变人们对知识的获取、理解、表述和呈现方式。

随着数字人文在国内的发展,各类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纷纷成立数字人文中心,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先后成立了数字人文研究小组[10]。在档案领域,刘炜[11]等人进一步提出,传统档案机构通过馆藏内容大规模数字化,可以升级为数字人文研究平台,转型为数字人文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在数字时代发挥其巨大的价值。吕秋培[12]指出,借助数字化信息环境,人们可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跨时空的检索和利用,推动信息资源的共享。

2.2 代表性数字人文项目

目前,数字人文在全世界已有丰富的实践成果,赵生辉[13]写到截至2017年已有超过180个以“数字人文”命名的研究机构、技术中心或实验室正在运行,如法国数字人文协会(Humanistica)、澳大利亚数字人文协会(aaDH)、加拿大数字人文社会协会(csdh/schn)、日本数字人类协会(JADH)等。在我国,数字人文项目从早期的实物拍摄,到数字平台的建设,再到现在大型数字人文资源的整合平台,发展迅速,且不断定义和改变着数字技术和传统人文学科的内涵和外延。1999年冯骥才对天津一条街进行了地毯式考察,组织百名摄影家进行了系统拍摄,历时3年共拍摄照片3万多张[14]。青岛市是最早实施“城市记忆工程”的城市之一,从2002年开始拍摄、记录青岛市的著名历史遗存和重大活动,同时收集历史档案,进行网上展示。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市3家媒体机构推出多项互动式的线上纪念活动,共同构筑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线上公祭空间[15]。

正如董聪颖[16]在描述“威尼斯时光机项目”时所说,数字化技术使得“档案馆馆藏尽数数字化,使人们在借鉴古时档案的同时,利用时光机器‘穿梭’时空,对过去档案的‘今时’情景再现”。

3 从文化保存到文化保护

数字人文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人类漫长、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更为广泛、长久、稳定的保存和保护。

3.1 文化理念从保存到保护的进阶

保存是单纯地把物品存放起来,保护还要使其不被损伤或破坏。文化依托于人而存在,是“活”的生命,仅仅保存已经无法奏效,想要让其更加健康长久的发展需要给予更多的文化保护。数字人文技术为采集记录古老的文化提供了全新手段,如立体扫描、全息投影等,还为文化保护提供了大容量、可共享的存储平台,如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等。虚拟现实、可视化等数字技术的运用,再现传统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为文化遗产传承和开发提供了生动、高效的信息服务。新媒体等数字技术加强了文化的推广和交流,扩大了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同时将文化推向市场化平台,有助于将文化传播的内容从表面化、模式化向深度推进,通过技术创意和文化创意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人们更大范围地学习、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

以档案来说,保存只是单个动作性操作,在长期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而保护侧重于研究解决档案留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防火防水防虫防盗等是档案保护领域长期的课题。尽管学者们对这些问题进行着持续的研究,但物理不可抗因素造成的档案损坏依然无时无刻不在侵吞着档案资料,数字人文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全新的方法和思路。借助数字技术,档案资料实现了数字化存储和永久性保护。不论是数字化技术在人文领域的应用还是文化从保存到保护的理念进阶,体现的都是人类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3.2 数字人文让文化更加完整和真实

当文化资源不断增多时,传统记录在纸上的文化资料,因为载体老化、字迹褪变等也无法长久保存。数字载体几何式增长的存储空间、不受物理限制的存储方式、低廉的存储成本、稳定的存储保障,为人类文化提供了最好的归宿。人类历史上亚历山大图书馆被付之一炬的损失再也不会重演了,因为数字人文将文化资源信息同步到全球范围不可计数的电脑中。用户在记录资源时的操作足迹也会被记录,资源的修改、传递都变得有凭有据。

档案领域研究数字人文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利用数字人文的技术和观念辅助人文研究,为人文研究提供更加完整和真实的资源,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解读。运用数字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管理与组织,过去易损、易丢等问题不复存在,人文研究所需资源得到更全面的保存,历史情况得到更真实地反映,资料和档案的作用在研究中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进而推进人类社会各行各业的研究。此外,目前运用数字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的知识挖掘、知识重组及知识服务,将传统档案被束之高阁的问题破解,档案知识以人类语义的形式由计算机呈现出来,被更广泛的接受、了解和利用。1996年国家档案局牵头成立了世界记忆中国国家委员会,2000年建立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十多个项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140多个项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些项目的开展让档案部门推进了广泛合作,探索了档案价值挖掘利用的有效途径,增强了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同时通过开发档案提升社会的文化自信,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做出积极贡献。

3.3 数字人文对非遗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现代“快餐化”的生活方式使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重重危机。例如在影视、卡拉OK、网络游戏等现代大众文化娱乐形式的挤压下,地方戏曲的生存空间日渐缩小,受众极度萎缩,已经或濒临消失。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具有不稳定性高、易失传、受众面狭窄、传播范围小等特点。现代化社会的建设,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流动人口的大幅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更严重的威胁。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提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信息时代赋予非遗保护的新兴道路,也是数字时代极具社会文化意义的战略举措”[17]。

近年来,档案馆等纷纷发挥主体意识,积极加入到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建设队伍中,通过数字技术推动社会公众更广泛地享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第一、第二历史档案馆、苏州档案局、上海档案馆等40多家国内档案机构都建立了专门的档案信息服务网站,通过档案馆内容的数字化展示、制作创意档案产品,分享档案中讲述的历史故事等,加强相关的教育、宣传、交流与合作,切实关注和提升用户体验,推动和支持传统文化更多的叙事内容和方式。数字人文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既作为一种外在的先进技术为其提供更有利的手段,又作为一种内在元素内化为重要记载和展示形式,确保了非遗的生命力。

4 从文化展示到文化传承

数字人文优化了文化形式,促进了文化传播由单纯的文化机构的资源展示向多元的人民群众的共献共享的转变,推动了文化传承。

4.1 文化活动从展示到传承的进步

过去有人认为传承传统文化应当是没有丝毫改变的、原封不动的继承,这种认识容易造成传统文化的没落。因为在长时间的人类发展和快速的社会进步中,一成不变的文化难以符合时代潮流、融入社会大众,造成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真正领悟真谛并传承文脉,进而加剧传统文化被边缘乃至被丢失的风险。对更多人而言,停留于感官享受的艺术展览中的传统文化更像过眼云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可触、可感、可用的文化才能深入脑海,取之用之。人类社会沧海桑田,如今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更加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物质文化形态,只有能够适应社会变化的传统文化才能在时代中焕发光彩和魅力,才能被真正地发扬光大。数字人文的研究和发展挖掘、改善着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极大扩宽了文化的受众面和传播强度,让传统文化有机会深入人心,实现从展示到传承的进步。

展示是瞬时发生的,受众具有随机性和局限性,他们对展示内容的接受也具有被动性,而传承是持续进行的,受众需要具有广泛性和稳定性,他们需要主动发现、学习、传承文化内容,而数字人文为广大人民主动寻求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平台。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览只持续半年,但网上世博会却“基业长青”。网上世博借助3D、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全真呈现景区全貌及馆内相关展览的情况,人们可以通过第一人称视角对虚拟三维场景进行浏览、全景漫游、互动沟通等,这些数字技术带来的全新体验是上海世博会的突出亮点。数字化的翅膀,使具有159年历史的世博会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数字化在形式上统一了所有类型内容,降低了内容制作成本,拓宽了抵达用户的渠道,社会化网络的兴起又不断加强着数字内容的渗透率。以档案为例,过去档案仅供查阅使用,这种情况下档案价值的发挥过分依赖于用户的主观能动性,结果是档案逐渐被边缘化,普通非专业人士对档案的利用越来越少,档案价值因此被埋没。数字人文环境给了档案新的机遇,档案价值被数字技术充分挖掘,档案内容被互联网呈现并广泛的推向各种潜在用户,档案利用率大幅提高,开始重新回到大众的视线。

4.2 数字人文优化文化形式

数字人文是将数字技术深入应用于传统人文研究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其从业人员既包括诸如英语系、历史系、文学系、哲学系、人类学系、艺术史系、媒体及电影系等的学者,还包括图书馆员、档案馆员、计算机系的教授或程序员、网站开发人员、界面设计师、多媒体编辑师等[18],他们的研究成果不再仅仅是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或者是由出版社出版的著作,也包括了数据库、数字档案库、数字平台、网站、数字图书馆等。从业人员身份的多元又反向作用于数字人文和人文研究本身,使得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并在多元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完善和优化自身的内涵。

数字人文为文化展示提供了丰富的方式,扩展了传播的途径,加强了人民对文化的接受程度和范围。原来以文字为绝大多数呈现形式的文化内容现在被丰富化为各种可以更轻松愉悦接受的多媒体文件;原来只有去专门的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机构才能看到的文化资源现在可以足不出户就在互联网上查阅;原来只有依赖于个人主动走访调查才能获取的文化信息现在可以由文化机构通过网页应用、移动终端推送到每个人。随着数字人文的应用将文化资源“融会贯通”,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内容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内容文化产业相对于原先重在形式的文化产业更接近文化的本质问题,对各民族的文化发扬与传承、各国的形象塑造与提升,以及向文化产业向其他产业领域进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档案学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基础学科,数字人文和档案领域合作是数字人文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档案工作的参与可促进数字人文研究的有效开展和文化形式的持续优化。档案是文化尤其是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档案工作人员是天然的文化管理员,为数字人文科学领域的长期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同时数字人文研究者也需要学习档案等传统的人文学科知识以优化自身知识结构[19]。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参与数字人文的研究,档案工作的理论得到补充,实践应用得到丰富,档案机构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4.3 数字人文推动文化共享

文化共享是借助现代数据技术和平台,将中华优秀文化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依托各级图书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基础机构,实现全民范围的文化共建共享。数字技术让文化资源的存储、加工、补充、调整、发送都变得轻松容易,提供了实时同步、全民共享的平台。数字平台赋予了一般大众工具和主动权,让他们得以参与到记录和叙述记忆与历史的过程中去,而无须仰仗国家及其档案机构[20]。目前,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等的建设已成为我国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的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程序后台对馆内文化资源进行编辑、归类等各种管理操作,普通用户从网站界面获取文化信息资源。

2017年“北京记忆”网站面向公众开通,网站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数字技术,通过整合文化资源从整体上呈现北京这座古城的精神风貌,面向大众传播北京文化。该项目采取“前站后库”的设计思想,由专题网站(群)、互动网站和数字资源库构成。专题网站(群)将北京的宫殿园林、坛庙寺观、胡同宅院、古籍画卷、人情故事、五行八作、方言艺术、节日礼仪、古柏杨柳、四季花草等城市的多种样态结构化呈现。互动网站“我的北京记忆”旨在搭建北京居民、海内外北京文化爱好者的互动交流记忆空间,将资源征集与网页展示融为一体,实现众筹众创与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库是将各类相关记忆资源采集、加工、组织后,形成方便检索、语义关联的资源库,提供详尽、丰厚、组织化的资源基础。

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带来了更快捷、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成为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字技术成就了新兴文化的业态,数字技术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内容成为当今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预示了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5 结语

随着文化的快速繁荣,文化的丢失成了更棘手的问题,社会发展推动着文化的碰撞融合,但是当科技的发展迅速转变世界格局,带来全球化的文化趋同时,对独立文化传扬、专属文化认同的呼唤也变得前所未有的急迫。

数据时代,我们的文化越来越多地以数字形式留存。数字人文不仅可以更为完整、真实地保存人类文明资源,让这些文明资源得到更稳定、安全的保护,更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方式。数字人文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共建共享共传,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及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数字技术的出现正在为我们的文学艺术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带来重大的历史性转型。当传统以物理载体为基础的文化传承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局限,已经很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时,我们需要充分建设和运用数字人文,构筑民族的文化宫殿,通过数字人文的方法保护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为弘扬良好学术风气,保护知识产权,防止抄袭、伪造、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山西档案》杂志社已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合作,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学术不端文献检测中心对本刊网络版刊登的文章进行系统检测,并按照“《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删除学术不端文献暂行办法”,对出现以上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作出严肃处理。敬请作者留意!

猜你喜欢

人文数字文化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答数字
数字看G20
人文社科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