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淄博市民间档案保存现状的调研与思考
2019-12-16马颜铖
文·马颜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民间档案从普通百姓的视角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是反映人民群众真实生活的原始凭证,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历史记录的直接反映形式。民间档案的征集、保存对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淄博历史悠久,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建市时间不长,加上行政区划频繁变动,造成很多重要珍贵历史档案的散失。大量民间档案由于各种原因,本应该归档而未归档以致散落于民间。许多老档案的保管人已经年老或去世,这些档案的管理、传承和保存受到极大威胁,或损毁、或贱卖、或遗失等。对于民间档案的征集、管理和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一、民间档案的保存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直以来,国家及省、市各级政府对档案征集工作都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强化征集工作。2015年,淄博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强档案的接收征集工作,对不具备保管条件的档案经同意可提前进馆或进行寄存、代管。开展社会记忆工程,加大对名胜古迹、老建筑、民间文化艺术、非遗、重大历史事件等地方特色档案的收集力度。依法征集收购散存在社会上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珍贵历史档案。近年来,淄博市档案馆始终将民间档案档案征集工作作为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夯实档案资源、助推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抓手,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已征集到直隶山东地图、淄博老照片以及旧藏图书资料等一批反映淄博历史的、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档案,这批档案的征集进馆,不仅丰富了市档案馆馆藏,而且为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各界利用档案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有效地将散存社会上的,能反映淄博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遗存、风土人情等具有保存价值的珍贵档案资料及实物征集、收藏进馆,淄博市档案馆对民间散存档案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了淄博民间散存档案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对民间档案重视不够,认识不到民间档案的重要性、珍贵性
民间档案一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收藏保管,家庭成员的素质和文化水平对民间档案的保管、传承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征集工作中可以看出,第一代民间档案持有者或者收藏者往往是对档案的价值有着深厚认识的人,但是收藏者的子孙因为个人文化水平和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对父辈和祖辈保存下来的民间档案没有兴趣,有些人就会对这些好不容易保存下来有价值的档案当作废纸处理,造成珍贵档案遗失。
(二)民间档案保管条件差,易导致珍贵史料损毁
民间档案在保存过程中缺乏专门的档案保管设施、设备,无法解决霉变、氧化及虫蛀、鼠咬等危害档案的问题,使许多珍贵民间档案变成纸砖、纸粉。比如,许多民间保存下来的明清年间的家谱、志书、善本、孤本、书画等,由于年代久远、使用纸张低劣等原因,发生了损毁、虫蛀等现象。
(三)各级档案馆征集能力相对薄弱,导致大量档案散失民间
当前,开展民间档案征集活动的人员很多,除了档案部门,还有国外团体和收藏人士。相比较而言,档案馆受资金、信息、人力、宣传等因素制约,开展民间档案征集工作效果不佳,没有发挥主渠道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征集效果。使得现在一批有线索的珍贵档案依然散落于民间或流失海外。比如,桓台王渔洋家族的族谱、瑞蚨祥牌匾、清代博山玻璃公司股票等众多淄博的珍贵档案都已经流出淄博市。2014年,淄博早期革命者蒋洗凡两幅血书出现在杭州拍卖会上,淄博市档案馆虽然得到消息,但缺乏资金支持没有参与拍卖活动,最后两幅血书分别以5.8万元和7.5万元被台湾的收藏家拍得。淄博本地的收藏家从日本购买的整套《中国事变画报》,是日军在侵华时期自己出版发行的画报,可以说是日本对华侵略的铁证,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被江苏省的常熟市、无锡市等几个档案馆以20多万元价格收购。目前,“铅笔大王”吴羹梅旧藏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草稿档案、著名画家陈伯鸣书画档案、清代博山玻璃公司地契等珍贵资料都散存民间,征集经费的缺乏极大地增加了档案征集的难度,给档案研究、开发利用、档案文化传播等带来隐患。
二、加强民间档案征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档案征集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全社会的档案意识普遍增强,档案征集工作才容易开展,才能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有力支持和配合。要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征集工作的重要性,在全社会营造良好征集氛围,使民间档案征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同时,加强与民间档案收藏者的沟通联系,邀请他们到档案馆参观,使他们通过亲身感受来认识档案馆,培养档案意识,了解档案馆的职能、机构设置、保管条件等情况。
(二)多措并举,借助社会力量开展档案征集工作
档案征集工作单靠档案征集部门自身做工作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相当多的档案资料散失在社会上,应当高度重视借助社会力量加强征集工作,把依靠广大群众做好征集工作作为一种长效机制来坚持。近年来,淄博市档案馆高度重视档案征集工作,想了很多办法,主动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对外宣传,让更多的人走进档案馆、了解档案馆,了解档案征集工作;成立档案征集顾问委员会,聘请党史、文物、齐文化研究、书画等领域的12位专家作为淄博市档案馆征集顾问;利用各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档案知识,提升全社会的档案意识,使档案征集工作的触角不断延伸,征集面得到拓展。档案征集还应当加强与本地收藏爱好者、摄影家等的沟通联系,指导、帮助他们对手中的珍贵档案进行整理,与他们合作出书、举办展览,并积极争取将他们保存的珍贵档案征集进馆。通过一系列活动,宣传民间档案重要性,扩大民间档案影响力,扩大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力。2018年以来,淄博市档案馆充分利用“国际档案日”宣传,让市民走进档案馆,让档案史料展览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许多档案爱好者、收藏者主动与档案馆联系捐赠档案史料。比如,山东省谱牒协会副会长张立辉主动捐献其搜集的家谱达20余部,根德文化有限公司张方明先生将其珍藏的图书、摄影、书画资料等200余件捐献给市档案馆。2018年以来,淄博市档案馆共征集各类资料近500件,在全市掀起了一股捐赠珍贵档案的热潮。
(三)设立档案征集专项资金,加大征集工作力度
开展征购珍贵档案工作,是建设文化名城的有益补充,也是保护好城市遗产的具体举措。多年来淄博市的档案征集主要以捐赠、代管、复制等为主,曾有多位市民捐赠过档案,但价值不高。上世纪90年代开始,江浙一代的档案馆就已经把“征购”作为一种重要征集方式,每年征集费上百万元。内蒙古的一些县级档案馆每年也有几十万的征集费,这极大促进了他们档案征集工作的开展,丰富了馆藏。2018年3月,内蒙自治区某县级档案馆从淄博市收藏家手中征集了数万元的抗战资料,而在这些资料中就有反映淄博抗战的相关内容,非常可惜。这几年收藏市场红火,档案在收藏市场价格暴涨,如2017年一张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的照片拍出了82万;博山玻璃公司股票前几年才五六千元,可去年就拍出了14万。建议各级政府把开展民间珍贵档案的保护、征集、开发利用和传播等工作所需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以确保档案征集工作的顺利开展。
民间所保存的资料、照片、实物,虽是特定时期、特定情况下某些事件的细小片段,是历史长河洪流中的点滴之水,但正是这些细小片段和点滴之水,从一个个侧面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历史进程中的诸多事件,汇聚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将民间档案加以征集和保存,既是为本地历史负责,也是对档案保存者劳动的尊重,应当乐而为之。档案工作者要进一步加强对民间档案征集、保管和开发利用工作,使历史记录得到补偿和整合,使地方特色文化更加丰富和全面,打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鲜活城市形象、鲜亮文化品牌的高知名度美誉度的文化名城,让档案工作更好发挥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