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兔功能考辨
2019-12-16梅小青内蒙古科技大学
■梅小青/内蒙古科技大学
从古车发展史看,古车一般由车厢、车轮轴、车辕三部分组成。车厢称“舆”,车轮称“轮”,单车辕为“辀”,双辕叫“辕”。舆厢置于轴上,舆下左右两侧的轸木与轴接触处,中间垫木块为“伏兔”,用皮革把轴、舆、伏兔捆绑在一起。舆下前后两侧的轸木与辕接触处,用皮革捆扎,这样用驱动力牵引车辕,带动车轮转动。学界对古车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伏兔的功能研究却认识不一,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伏兔的结构
伏兔,又称屐 、轐、屐。《考工记》中有“加轸与轐”,《说文》中有“轐,车伏兔也”“輹,车轴缚也”的记载,《释名·释车》云:“屐,似人屐也。又曰伏兔……伏也,伏于轴上也。”清阮元在《车制图解》中这样论述伏兔的形制与功能:“舆下鉤轴者为轐,轐谓之輹,輹谓之伏兔。轐在舆底而衔于轴上,其居轴上之高与辀围径同,至其两旁则作半规形,与轴相合,而更有两长足,少锲其轴而夹鉤之,使轴不转,鉤轴后又有革以固之,舆底有轐则不致与轴脱离矣”。
由上述论述可知伏兔是古车制中位于车轴与车轸间部件,纵向放置在轴上,上表面是一平面承载车舆,下有半园凹形口与车轴相合,用皮革带绑扎在车轴上。目的是使车厢与轴不脱离。
在车马坑考古过程中多次发现伏兔装置,北京琉璃河西周车马坑发现报告称“舆下两侧的轴上有伏兔……。”,由于伏兔是木质,因年代久远形状发生了变化,据其复原图可知,伏兔可能为高约6厘米,宽约10-12厘米等于轸宽,长未显示,顺置轸木下或高6厘米,宽约轴径8厘米,长约10-12厘米等于轸宽,其下是否有凹形口与轴相合未知。
长安张家坡车2号车马坑的2号车发现伏兔,顺轴放置,状如鞋底,大概是象屐之形。而上村岭虢国墓地第三者1727号车马坑第三号车迹上发现“轴靠近两毂内端处,各有一块长方形木头,长15、宽 7、高厘米,可能是伏兔。”由此可知殷周时期伏兔为长方体。
西周马器中与伏兔相邻常出现一种轴饰,有学者认为这也是伏兔状置。这种轴饰最早发现于睿县辛村的西周墓中。上述北京琉璃河西周车马坑中也发现“……轴饰通长21厘米,是在椭圆形的铜箍一端,连接以方形铜板,箍外和方板都有兽面纹,出土时套在舆、轮之间的轴上,箍靠舆,板靠轮,板面向上。”长安客省庄西周车马坑也发现类似的轴饰, 1995年,殷墟梅园庄东南发现车马坑M40、M41,发现的轴饰设置,为梯形木质轴饰,被认为“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伏兔装置。”长安客省庄出土的铜轴通长20.3厘米,套管部分长10厘米,管的断面为卵圆形,上轴饰尖下圆,外口上下径9.4厘米、左右径6.1厘米、内口略大,上下径11、左右径6.1厘米,其上有四个钉孔。睿县琉璃河所出轴饰形制与此相同。
秦始皇陵出土的1、2号铜车马上的伏兔顺置轴上形状近似长方体,上窄下宽,上平载舆,下有半圆形凹口,与轴相合而夹持之。舆、伏兔、和轴以皮条捆扎连结为一体,1号车伏兔长16、高6、宽4-4.8厘米。2号车伏兔连盖板长24.7、宽 5-5.85、高 6.4 厘米,无轴饰。在长沙汉墓的第203号墓中,第二号车和第四号车也发现伏兔,长10.1厘米,接轸木处高1.0厘米、厚1.1厘米。底部稍凹入,以便接合圆形轴木的上部。由此可知,秦汉伏兔装置形制与阮元所述相似。
二、伏兔的功能辨析
对于伏兔的功能,目前学界主要有以下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伏兔的里端垫在车轸于同一平面上,以消除车舆左右倾斜之弊。”认为伏兔有止推作用,“它既可起到支撑车舆使其保持平衡,又可制止车轮内移。”“伏兔的里端垫在车轸之下,外端抵住车毂不使内侵。”认为车负载,“在车上设置伏兔和当兔,以达到减震的目的”。
笔者认为,伏兔的首要功能是结构功能: “其居轴上之高与辀围径同”,“舆底有轐则不致与轴脱离矣”。独辀双轮车由衡、舆、轴、轮等部件构成一整体,组成舆即车厢,车厢与轴间隔一辀(车辕),考虑整车结构,伏兔首要作用为平衡,即“舆底有轐则不致与轴脱离矣”。反之如果古车上不设置伏兔,则可能有下述结构的变化:第一种可能是车舆厢设计中加大轸木高度与辀围径相同,使车厢平稳固,这样做无疑会增加材料成本及车体重量,第二种可能是在辀、辕、轴上的制作凹槽, 降低辕高度使舆轸与轴接触,但这样必然降低轴辕强度,上述两种设计都不能满足古车的实用要求,因而在中国历史上几千年古车发展中都采用伏兔装置,稳固车厢。因而,伏兔的第一功能是满足结构上需要,平衡、稳固车厢。
笔者认为伏兔充当了减震介质,这种说法欠妥,木材的弹性模量较小,用木块类比“减震弹簧钢板”的作用,实在牵强。古车的减震设置,主要以毂长短调节轴颈长度,毂长轴渐细则刚度小,弹性增加,靠轴颈的弹性变形起缓冲作用,达到减震作用。再者伏兔、当兔与轴的联接方式也起到减震作用,用皮革固定联接,既不使舆窜动又有间隙,而皮革本身又有弹性,这也起到了减震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伏兔形制和弹性连接方式一直沿用至今,而不把伏兔与轴以销钉紧固,或采用其它刚性连接方式,那样的话,减震作用微乎其微,因而笔者认为不是伏兔承担减震作用而是伏兔与车厢的连接方式有减震作用。
对于伏兔的止推功能,可分为两种情形考虑:
首先,当伏兔与轴饰配合使用时,伏兔是否有止推作用。张长寿、张孝光先生根据琉璃河西周一号车马坑车马复原图推测,轴饰加伏兔紧配合形式,用销钉固定,再用皮革缚在轸木上,作者认为这种推测欠妥的理由有二:一者因琉璃河西周1号车马复原图中伏兔形制是长度为车轸宽的长方体,张长寿、张孝光先生所推断顶部尖圆、底部略凹和轴密合的“伏兔”形状在各种资料中没有发现,如果用长方体伏兔与椭圆形轴饰配合似乎于理不通。二者据复原图绘图比例及整车结构可知入毂前轴颈约8厘米,伏兔高约6厘米,因而轴饰上下径与左右径之差仅为半个伏兔,如为长方体伏兔则其高也不过1-2厘米,不能满足车结构要求,即伏兔、辀等高度,共同支撑车舆。笔者认为,此长方体伏兔可能沿轸木顺置,用革带固定。轴饰的管端抵住伏兔或轸木,另一端抵住车毂不使内侵,因而有轴饰装置的古车中轴饰的主要作用为止推、防尘、装饰,而不是固定伏兔的功能。这里抵住车毂不使内侵即止推作用的是轴饰,琉璃河西周1号车马复原图证实了上面的论述。其尖圆形结构也仅是加上某种垫块抬高梯形平板,遮在车毂内侧之上,既不防碍毂转动也可防尘,以销钉固于轴上。
其次,当轴饰退出历史舞台后,伏兔在轴上的止推功能同样值得商榷,由戴阮所论之伏兔形制和秦始皇陵出土的1、2号铜车马上的伏兔形制为例,伏兔顺轴放置,用革径向缠绕固定,而防止伏兔轴向窜动的其它固定方式所见资料均未提及,秦始皇陵2号铜车上伏兔与毂相距18厘米,根本谈不上止推。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伏兔具有承载稳固车厢的功能,伏兔本身并没有减震与止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