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中国古典舞中的“圆”文化

2019-12-15刘海燕

黄河之声 2019年7期
关键词:含蓄古典舞舞者

刘海燕

(河南省财经学校,河南 郑州 450012)

中国古典舞是在传统的民间舞蹈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而得到的,具有民间传统舞蹈、戏曲以及武术等方面的基础,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中国古典舞也经历了不断地实践检验,流传至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具有典范意义以及中国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艺术。中国古典舞蹈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古典舞最初是从戏曲演变而来的,这也是中国古典舞最初被称为“戏曲舞蹈”的重要原因。随着中国古典舞的诞生,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舞蹈也开始复兴,得以发展。在古典舞发展的过程中,李正一、唐满城教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古典舞发展成型的关键人物,他们将古典舞从戏曲的原型中摆脱出来,向真正的舞蹈方向前进。

一、从“圆”字看中国的圆文化

“圆”文化在中国古典舞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训练场地中,舞蹈训练场地呈圆形,舞蹈者在训练过程中周而复始形成“圆场”。就我国的文化来说,“圆”文化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包括我国的历史、哲学、以及工艺美术等,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圆”文化的熏陶。中国人对于“圆”文化有着独特的偏爱,“圆”文化也在中国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古代的太极图中,圆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太极图由一个大圆环、两个一黑一白的小圆环以及一条S线组合而成,《周易》中说,太极的外援象征宇宙,而S线则是阴阳两面的分割线,代表着阴阳轮回。“圆”文化在实际中代表着轮回、转化,从无生有,从有到无,同时,又体现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不尖锐,又体现出相互之间的抵消,万物生生不息,皆是如此。

二、“圆”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审美要求

“圆”文化在现代舞蹈教学过程中最主要体现在场步的训练方式中,即圆场步。圆场步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分为男、女两种步法,最初先由女性跑圆场,右手单山膀,左手叉腰,眼睛平视前方,起步时右脚勾脚向前迈出,先脚后跟着地,然后是脚掌,左脚顺势迈出,姿势同右脚。在跑圆场的过程中,舞者腿部不能够僵直,单页不能松散,两膝盖内侧紧贴,保持有劲,这样才能使舞者跑起来更加优美。另外,在跑圆场过程中上身应当保持平稳,步伐要匀称,不能够抠肩,也不能够撅臀。

(一)含蓄之美

圆场步展现出来的美是灵巧、含蓄的美,在中国古典舞的舞蹈动作中,从开始走圆场,到在跑圆场以及到最后,整个过程中舞者的动作都是流畅、流动的,尤其是在舞者脚部动作的过渡时,应当是从脚跟过渡到脚尖,要体现出流畅、优美之感,这就是一种含蓄之美。从古至今,中国人在表达感情时,通常采用含蓄,情不表露的方式传达自身的情感,在中国古典舞中也是充分的体现出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让人回味,而在舞蹈的过程中,将舞步含蓄的表达出来,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二)轻盈、灵巧之美

在圆场步中,“快”也是其中的一大特点,在中国古典舞中,轻盈是中国古人追求的美感之一,古有赵飞燕掌上舞轻盈柔软似燕子飞起,故称其为“飞燕”,汉代又传有盘鼓舞,即将盘、鼓放在地上,人站在盘中、鼓上进行舞蹈,这类舞蹈的难度系数非常高,但是舞蹈效果却是非常好,既能够体现出舞者的优雅之态,能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同时也体现出刚劲之美。对于古典舞中的“圆”文化来说,虽然看似单一,但是在实际的提现中却是千变万化,独有韵味。

三、古典舞“云手”中的圆文化

在中国古典舞中,“云手”的运动轨迹基本上均是在画圆,大圆收至小圆,小圆收至无圆,圆转连贯,一气呵成。中国古典舞在进行过程中总是体现出一种回转之态,尤其是在“云手”当中,要做好平圆、立圆反圆、斜圆以及同心圆、变心圆等多个圆的动作,这样才能够更体现出云手的回转之态,而这种回转之态也让古典舞更具有韵味。云手动作由无数的圆形以及圆弧组成,腰为轴,肢为轮,各个肢体环腰而动,从而做到圆中有圆,弧中有弧。并且,在舞蹈的过程中,要稳定重心,身转、形动都要借势借力,灵活转动,借以圆作为引导,至虚至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的舞蹈艺术来说,古典舞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也包含着较多的中国古典文化特色与内涵。“圆”作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舞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对于古典舞的发展来说,“圆”文化更是其中的重要文化,深刻的影响着中国古典舞中的“云手”以及审美方式、运动规律等,同时也能够将国人胸怀大志、包罗万象的精神通过舞蹈体现出来。

猜你喜欢

含蓄古典舞舞者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当前中国古典舞创作的困境及对策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浅析古典舞对传统舞蹈的继承和演变
含蓄三义
含蓄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
靓诺 含蓄中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