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困境及培育路径*
2019-12-15何志红
何志红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000
大学生文化自信关系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望的达成。但作为自媒体重度使用群体的大学生,极容易受到外来文化以及网络上激进思想的影响,从而逐渐失去文化自信。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一、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困境
(一)受自媒体负面信息影响严重
自媒体的出现彻底转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使得人们情感、价值之间的沟通交流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自媒体也成了社会舆论以及消极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一方面,个别个人和组织道德败坏问题经自媒体曝光后引起网友热议,其中不乏激进分子对社会治理问题的讨论;另一方面,支持港独、台独、藏独的人以及西方非亲中媒体在自媒体空间中大肆宣扬“对立论”,彻底否定国家与社会所坚持的主流价值观以及文化认同。对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自媒体空间中的激进言论及价值文化否定论极容易引起他们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怀疑,甚至有可能使其产生文化认知障碍。
(二)文化心理呈两极化发展趋势
随着自媒体的普及与大范围应用,大量宣扬中华文化贬低西方文化、宣扬西方文化否定中华文化的言论开始充斥网络。这就使得大学生的文化心理呈现出自卑和自负两极化的发展趋势,无法全面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也难以认知中西文化间的辩证关系,并掌握中西文化的发展情况。
(三)对正确文化行为践行不足
当前,国家还在不断摸索有关自媒体的管理机制,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但由于管理不足以及缺乏对自媒体管理的重视,所以大学生的文化行为很容易偏离社会主流标准的约束,逐渐丧失文化自信,而且也会更加偏向于个人需求。例如,一些大学生难免会过度坚持言论自由,从而不顾社会道德要求在自媒体空间中肆无忌惮地发表评论。
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路径
(一)坚持马克思文化观引导
马克思文化观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提,也是引导学生树立“四个自信”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坚持马克思文化观的引导。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就是贯彻落实大学生思政工作,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功能与作用,将马克思文化观渗入思政教育当中,通过思政教育向学生传递正确的马克思文化观,从而转变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在思政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自媒体中的文化错误言论,指导学生使用马克思的方法论对其进行有效批判。此外,在自媒体中引入紧密贴合学生实际,且充分体现文化价值的文化产品,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建立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意识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也是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建立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其一,引导大学生明确中华文化的优势与缺陷,提高学生文化认识的全面性,摆脱定性文化思维桎梏,有效避免大学生产生自卑或者是自负心理。其二,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文化的异同,提高学生对文化的鉴别力,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包容的、独特的、永恒发展的。其三,帮助大学生塑造文化自觉人格,将文化自觉根植于大学生的思想当中,发展其文化自信认知力。
(三)增强核心价值观培育
核心价值观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行为准则,也是规范学生文化行为的标准。因此,要增强核心价值观培育。从大学生的实际入手,基于他们的个体差异,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采取分层教育的方式开展培育工作,引导大学生践行文化行为。但由于大学生普遍抵触硬性教育,所以开展培育工作时要注意提高语言的生动性,凸显他们的话语特色,从而消除大学生的思想隔阂。而且,以自媒体为主的网络环境正在成为大学生接受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所以还要注意加强网络治理,净化网络环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自媒体时代下,我们应始终不移地坚持马克思文化观的指导,以马克思的科学的文化思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通过建立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发展其文化自信认知力,同时,增强核心价值观培育,采取适当的手段引导大学生践行文化行为,从思想、意识以及行为三个方面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从而使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