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党的理论政策民间宣讲队伍建设研究*
2019-12-15于秋丽刘东锋
于秋丽 郑 健 刘东锋
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一、秦皇岛市党的理论政策民间宣讲队伍建设现状
秦皇岛市党的理论政策宣讲工作总体上稳中发展。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秦皇岛市民间宣讲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理论宣讲也逐渐成熟。党的十九大召开,宣讲的热度也再次提升,宣讲队伍建设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秦皇岛市目前已经拥有相对成熟的民间宣讲队伍,比如“草根宣讲团”、“研究生宣讲团”等。2012年12月,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草根宣讲团”成立,发挥“取之草根、反哺草根”的优势,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到百姓家里。2017年11月,为进一步落实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由12名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组成的“研究生宣讲团”在北戴河区成立,将理论学习“微讲堂”送到市民群众身边。
二、秦皇岛市党的理论政策民间宣讲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宣讲水平需不断提升
秦皇岛市民间宣讲人员的构成较为分散,宣讲员的职业属性、文化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会导致宣讲效果产生较大差异。就“草根宣讲团”而言,他们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为紧密,擅长用“接地气”的方式进行宣讲,但其理论研究能力和时间投入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定期培训,以不断提高理论深度。对“研究生宣讲团”来说,他们有朝气也更有激情,更容易感染听众。但其缺乏宣讲以及社会生活的经验,也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培训,以弥补不足。
(二)专业性需继续加强
秦皇岛市民间宣讲人员的学习和工作背景不同,有些人所从事的工作与理论研究的关联度并不高,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偏低,这些也体现出宣讲的专业性有待加强。对党的理论政策研究本身是一件比较艰苦而持久的事情,有些宣讲员的讲解主要集中于理论层面,不善于与时俱进、紧密联系群众,这样的宣讲就难以通过群众的检验。作为一名宣讲员就应该担负起责任和使命,让理论学习和研究成为生活习惯。
(三)实效性需持续保持
秦皇岛市的宣讲地点为全市各县区、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面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宣讲对象,宣讲人员并不善于“因材施教”,实效性相对较弱。一方面,有些宣讲人员不能充分考虑宣讲对象的需求,所采取的宣讲方式只是惯用的传统讲授式。不同的宣讲对象有着不同的知识储备和工作背景,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有一定的差别,一刀切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部分宣讲人员并不擅长将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大众化语言运用到宣讲过程中。这也在侧面反映出宣讲人员对宣讲对象没有深入的了解,互动化、对象化、分众化的宣讲方式也没有充分的运用,进而导致宣讲实效性减弱。
三、解决对策
(一)加强理论培训
开展定期培训,对全市民间宣讲人员通过培训班的形式进行培训。充分发挥相关政府部门下属的行政事业单位或培训中心的作用,以讨论交流的方式展开培训。加强与省内外高校专业院系的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对宣讲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交流,以不断提升民间宣讲队伍的理论水平。对于秦皇岛市的民间宣讲队伍培训,还可以充分利用秦皇岛燕山大学相关学院资源,由相关教师定期在宣讲的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连续、定期的培训,使理论水平和宣讲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二)形成理论学习的常态化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宣讲队伍走在宣传意识形态的最前沿,肩负着理论宣传的责任与使命,理论功底必须要扎实,宣讲能力也要不断提升。一方面,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民间宣讲队伍建设一定要明确管理者和监督者,定期对宣讲队伍进行培训,对理论学习要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激励机制。对宣讲队伍宣讲效果、场次、人数等进行综合考评,通过有效的奖励机制提高宣讲的专业性。
(三)丰富宣讲形式
对党的理论政策进行宣讲不仅要有理论讲解的方式,更要根据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有的放矢的进行宣讲,这就要求充分运用分众化的宣讲理念。特别是当宣讲人员走进社区、农村,面对广大的基层群众,宣讲人员要善于运用百姓话、平常话、家常话等喜闻乐见的话语,让人民群众听得进、听得懂。宣讲中还可以充分列举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事件,以小见大,增强对党的理论政策的理解。在新形势下,还需要运用互动式、活动式、表演式等方式,吸引广大党员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热情。通过多样的宣讲方式,增强宣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