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创新研究
——以“粤语讲古”为例

2019-12-15江晓云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粤语广州文化遗产

陈 静,江晓云

(1.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2.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广西 桂林 54100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们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或文化的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书法、节庆活动、传统体育等,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2]。2018年3月,时任文化部部长的雒树刚在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曾指出:“非遗活在民间,死于庙堂;要融入时代,融入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3]。

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非遗”面临的现状却是:①现代文明的注入使“非遗”渐渐失去原有沃土,传承人的老去更让那些以传统“父子相承、口耳相传、师徒相授、言传身教”为主要媒介传播方式的“非遗”面临失传的危险,或是处于难以融入新时代,从而被边缘化的处境。②国家的支持使得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纷纷进入非遗领域,经济利益、自主权和发展权等诱惑,以及生产性保护为名的“非遗”生产实践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问题。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中,真正实现“非遗”的传承与其价值功能的转化,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如何让“非遗”避免完全屈从技术和资本,保存其原真性,使其真正“活”起来、“传”下去?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互联网+”时代应当直面解决的重要问题。

1 研究背景与分析案例

1.1 研究背景

遗产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被预设为人类文明在现代变迁和全球化发展进程中面临消失或即将消失的部分。当今世界遗产保护运动最早起源于欧洲。1790年,法国国民议会设立遗产保护机构。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最终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包括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国外遗产保护工作历经了200多年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概念是建立在对“物质性文化遗产保护”的反思基础上的产物。“非遗”的主要形式有:①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④有关自然届和宇宙的知识实践;⑤传统手工艺[4-5]。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2004年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来,以行政为主导、以广泛的社会动员和明确的制度建构为目标的“非遗”保护工作逐渐在我国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中适应周围环境以及同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再创造,加强相关社区和群体的认同感,增强其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1.2 案例介绍:粤语讲古

粤语讲古是利用广州方言,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的一个曲艺品种。俗语云:北有说书,南有讲古;北方叫评书,粤、闽、台一带称讲古,即说书、讲故事。粤语讲古、北方评书、江浙评话等,同属于中国评书的不同地方品种。古,故也,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讲古,即古事今说”[6]。作为兼具口头文学和曲艺表演特色的讲古艺术,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世代传承。城乡街巷、村口田头,桥边树下,农家厅堂,酒馆茶楼到处都有故事,到处都有“讲古”艺人。

2008年,粤语讲古被选为广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粤语讲古自清代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经历了产生、发展、辉煌、衰落、创变5个阶段。明朝末年,江苏泰州评书大师柳敬亭在随军南征时在军中说书,评书艺术就此传入广东,柳敬亭被尊为祖师爷。这门口头技艺也通过“讲古佬”在民间的“讲古寮”得以传播,他们以声音艺术和表演技巧,吸引听众,谋求生计[7]。民国时期迎来粤语讲古的稳定发展,“处处都能看到讲古艺人散落在讲古寮、茶楼、凉茶铺、榕树下或菜市场。廖华轩、陈干臣等优秀的讲古艺人便活跃于这一时期,并有了相应的文字记载,他们的形象至今还留在老一辈广州人的记忆里”[8]。1950年,电台、广播等大众媒体兴起,许多优秀的讲古人开始了电台讲古生涯。20世纪末,随着廖华轩、黄振球、黄祥明等一批著名艺人的先后离世,传统讲古陷入青黄不接的尴尬之境。同时却也迎来了粤语电台讲古的辉煌鼎盛时期。此时,名家辈出,讲古节目新作不断,受到听众前所未有的好评[9]。

在现代传媒快速发展的当下,已被贴上“遗产”标签的粤语讲古焕发出新的活力:①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颜志图开始受邀到各地和学校表演。②广东说书网由其弟子陈周起组建,并录制《颜志图讲古台》,成为中国首张粤语说书音像制品,有力地整合并扩大了粤语讲古的传播途径。《羊城度度有段古》由颜志图在广州电视台主讲。③广州文化公园(原岭南文物宫)的书场重新开张,主讲《洪熙官》。④“颜志图粤语说书艺术团”驻场广州大学城岭南印象园表演。⑤广州文化公园羊城讲古坛成功挂牌[10]。

讲古内容广泛,传统长篇章回小说以及广州民间掌故、民俗风情、地方传说和人物故事等,都是深受广东人喜爱的讲古内容,融入广东人的生活,承载着无数“老广”的童年记忆。这种娱乐形式,既可寓教于乐,又能陶冶情操、增进知识,有广泛的群众参与。

粤语讲古承载着广州市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蕴藏地方方言的宝藏,具有深厚的文化学、民俗学、人类学价值,成为该“非遗”文化传统得以延续的重要因素。

2 “粤语讲古”的传承现状与传播困境

为能准确把握广州“粤语讲古”的传承现状和传播困境,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网络和实地问卷调查,并结合对代表性传承人的深度访谈内容,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5个方面收集数据,进行内容分析,以此研究现代语境下粤语讲古的传承现状和传播困境。

研究发现,当前粤语讲古与众多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大抵采取自然传承和社会化传承两种模式。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媒介娱乐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这一传统口头艺术陷入以下困境。

2.1 传承人与后继者缺乏

梳理文献资料发现,讲古传承人、后继者们和听众正逐渐减少,甚至出现断层。目前,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主要有2位,分别是现已73岁高龄的颜志图和他26岁的徒弟彭嘉志。如今大多年轻人已不知讲古,学习者更寥寥无几。由于传承人断层,粤语讲古的传承范围和影响力过于狭窄,其传承与保护工作现况堪忧。

2.2 表演元素与形式单调

粤语讲古多以长篇历史故事、武侠小说、地方历史传奇与野史逸事为主,故事内容已不能紧跟时代要求,表演无外乎靠一把扇、一张台、一块醒目和一张口。在娱乐方式多样的今天,其内容缺乏创新、形式老旧,市场效应和受众接受度都较低。

2.3 传播方式单一

传统粤语讲古依赖于“书场”“讲古寮”“街档”“茶楼”等地理空间,伴随着讲古艺人一声“讲古啰,有野听!”吸引听众,艺人得以维持生计,构筑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空间。但是,地理空间的过分限制及其面对面的讲述单一形式,缺乏互动与参与性必然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冲突,使其难以融入年轻群体。

2.4 艺术情感认同缺失

文化的扩散需要媒介,媒介是被用来交流与沟通的。乡土社会中孕育出的民间艺术,传达着老一代乡民们的集体意识、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伴随着城市化发展及信息社会的来临,传统技艺对于当代青年的吸引力下降,认同感降低。

2.5 文化传播效果较差

城市品牌建设与“非遗”传承互相依托,相辅相成。但随媒介技术发展,很多讲古艺人已脱离“书场”“讲古寮”“街档”“茶楼”转向电台讲古。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公共文化空间被遗忘,传统讲古艺人也淡出大众视野。传统记忆未能很好地融入城市品牌建设中,更未能形成地域品牌文化符号,传播效果差强人意。

3 “互联网+”背景下的“非遗”传承与传播创新

为了响应国家“互联网+”和“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的战略决策,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指导方针的“非遗”保护工作与文化创意产业密切相关。一旦要对原属族群内纵向交流的“非遗”进行合理利用、发展传承,必然要扩展到族群之外,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才能真正地“活”起来,展现其生命力。正如彭兆荣先生所言,今日之非遗的本质特性与特征是“活态遗产”(living heritage);其中,“活”是关键。“活”具体是指活动、活性、活品、活现、活传[11]。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把握其创意传播的策略,才能不失其原真性地完成传承与价值功能的转化,“互联网+非遗”已成为当下“非遗”文化创意的新路径。基于上述案例分析,根据当前的传承与传播现状和困境,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3.1 构建立体传播渠道,吸引受众关注

“互联网+”时代是媒介融合和全媒体的时代,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的传播平台。为更好地实现“非遗”的经典再现,要构建立体的传播渠道与途径,以吸引更多大众关注。应充分发挥全媒体的作用,为民众在碎片化的时间内了解、欣赏和学习“非遗”的文化知识。

2016年,由广东省文联指导,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珠江经济台等多家媒体共同主办《听见.广州》系列节目,制作播出广播传记《林兆明的艺术人生》。以声音为载体,记录这位讲古艺术名家的人生感悟,播出林兆明新录制的长篇故事连播《广州往事》,弘扬广州的历史传统文化。出版传记图书《书接上一回——林兆明传》,创作咏叹热爱广州情怀的粤语歌曲集《听见.广州》[12]。

粤语讲古的前辈颜志图、讲古传承人彭嘉志、广东流行乐坛新生代歌手冯博等人,联手打造粤语歌《讲古》MV,在广东广播电视台岭南戏曲频道播放[13]。2017年,粤语讲古依托广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发展中心,开发出一款别具地区特色的全媒体移动音频应用软件——粤听APP,通过《粤听人文古韵》《广州的故事》等广播节目,收揽了大量的年轻听众,拓宽了粤语讲古传播范围[14]。

3.2 “非遗”进校园,培养传承人

“非遗”要真正走入年轻中,应靠社会推广及教育传承,要让学生从小认识到其文化的价值和功能。面对日渐式微的粤语讲古这门口头语言艺术,“保护传承人、培养接班人”是其关键所在。可利用数字化的复原与技术,将“非遗”转化为视听结合的虚拟产品进行再现,以供人们欣赏、学习、交流与创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传承和知识保护的优势,推动“非遗”教育的开展和后继人才的培养,弥补传承人与接班人不足的困境。

3.3 发挥“非遗+场馆”的公共服务功能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可充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交流服务平台,将社会各界优质资源汇聚一堂。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利用多种媒介传播,为非遗传承人、 收藏家、当地文化爱好者、普通市民等,提供一个进行平等沟通、交流、对话与合作的平台,充分发挥“非遗+场馆”的公共服务功能。

2019年,广州珠江广播电台等部门联合,邀请了老中青三代粤语讲古代表性艺人,面向广大广州市民和文化爱好者们,开展了一场“让世界听见岭南——粤语讲古的传承与创变”的专题讲座。同时,广州少儿图书馆和历史馆开展了“颜志图讲古——广州掌故”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举措让粤语讲古真正地面向大众、走近大众。

3.4 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地域品牌

“互联网+”时代,现代传媒对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促成品牌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应结合旅游业,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地方品牌。

广州新文化标志——云山珠江讲古台成为广州白云山顶的一道风景线,其由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广播与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联合协作,一手打造。当时颜志图、缪燕飞、黄俊英、李伟英、郑达、霍沛流等广东粤语讲古名家悉数到场,他们端坐讲台,轻摇折扇,口若悬河,妙语连珠,阵容强大。近千名“古迷”闻讯而至,众多游客驻足,气氛热烈。云山珠江讲古台就此成为广州的一处新景致和地域品牌[15]。

4 结束语

粤语讲古是广州市宝贵的文化名片,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资料价值。只有在政府、社会、产业、媒体、市场、传承人等多方通力协作之下,通过建立立体的传播渠道,培养大批的传承人和后继者,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构建地方品牌等举措,才能做到彭兆荣先生所言:“活动、活性、活品、活现、活传”,进而在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中,真正实现广州“非遗”文化传承与价值功能转化。

猜你喜欢

粤语广州文化遗产
在湾区时代下粤语的传承与保护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与文化遗产相遇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讯飞输入法》粤语直接翻译为普通话
Tough Nut to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