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一体化实训室建设路径探析

2019-12-15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流行色 2019年9期
关键词:实训室服饰服装

廖 灿(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教育部(教高〔2004〕1号)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之路。职业教育,为了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主要目标是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是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必须打破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体系,建立以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教学新体系。真正从传授知识转化到能力培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故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尤显重要。

一、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一体化实训室建设依据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具有理论教学、服装产品研发、生产与实训等特点,是集服装理论教学、实践操作、科研研发于一体的学生实践场所。进行一体化实训室改革的总体思路:如在我院基于“教养”与“本领”双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以“有教养,有本领”成全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幸福人生,强调学生的长期发展和全面发展,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按照系统性、层次性、创新性的思路,系统构建一体化实训室建设,构建以“创造性+技能型”的设计人才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基于职业岗位需求整合开发设置课程,加强实践性环节。

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传统实训室教学模式的弊端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一直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非常重视,但传统实训室的建设,实践教学的管理不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主体,实践指导老师如果限制学生的思维,将不利于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实训室多个年级多个班级,如果基础设施不到位,设备更新不及时,将会导致实践的技能训练弱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低了,教学质量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2.实训教学基地管理制度欠规范,功能欠完善

实训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在学生的认知实习及教学观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高职教育中实训教学基地建设相对还不完善、不规范,从整体上来讲还没有形成独立完善的实训教学基地管理制度,已有的功能笼统,教师上课中较多地注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模仿能力和熟练程度,实训教学基地被认为只是一个练习场所,轻视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实训教学基地的正常运转。

3.师资队伍配置不足,校内实训情景缺乏真实性效果

现代企业所强调的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和职业道德,必须在生产和服务的真实职业环境中,通过一定的磨练才能获得。现有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环境与企业生产第一线的环境还有差距,学生无法按照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加上学校教师较多都高学历,多门教学任务以及科研压力,在实训课上投入的相对精力不够,师资队伍配置欠缺。

三、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一体化实训室路径分析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一体化实训室在专业技能上要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拓展性学习,真正打造集产学研一体的现代化功能教室,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训室的构建主要在于教学系统环境的构建,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难的问题,通过模拟企业真实环境,将企业引进校园,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为了适应服装专业群实践教学需要,使得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资源共享,拟建立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社会企业培训的桥梁、校企合作的载体、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以基地项目建设为引导,推动有关专业积极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预期成果是:技术先进,生产性实训,示范共享,用服装企业的标准来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大力开展工学结合,将服装企业通过各种合作方式引进到校内,为服装设计专业提供真实的实训教学服务,同时针对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服务,集职业技能训练、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职业资格鉴定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具体如下。

1.突出特点,精心施工

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突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仿真性,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进行实际操作,达到“教、学、做”一体化拓展性学习;二是先进性,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了解行业的前瞻性技术的应用;三是开放性,所建设的实训室不仅服务于本校,同时与周边职业学校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基地的示范作用,提供给学生与社会劳动者进行技能训练等,服装款式结构分解、纸样制作、坯样制作、成衣样品制作等技能实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仅要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训中心,还要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为能体现服装专业特色、在地区起示范作用的高水平实训基地。建立校内安全文明生产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制定设备安全操作规范、设备使用及维护保养规范;制定安全生产考核细则、劳动纪律与劳动态度考核细则、实训实习成绩考核细则;制定外聘教师指导实训管理办法等。

2.强化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保障机制

为保证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一体化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项目小组。项目组主要职责是检查、督促项目建设和专业教学改革的各项工作的实施和落实情况,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保证项目建设按时完成。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基于职业岗位需求整合开发设置课程,加强实践性环节,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工学结合的模式。

同时,构建以服装生产流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通过建设优质核心课程,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确定服装产品开发、设计助理等的岗位,课程结构以专业定位及具体的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形成职业能力为核心来设计课程体系。同时,专业核心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手段,结合校内实训基地,做中学,学中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做好服装专业核心建设。

服装实训基地建设实行开放管理、对外服务。能够完成外来的各类服装定单,接纳本校和兄弟院校学生来实训中心进行参观,在真实环境下进行服装设计和相关专业技能的操作训练和业务实习。实训中心为实习学生提供大量的真实工作岗位。

3.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加强一体化实训室建设

以我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例,大力推行校企合作,2012年至今已与广州瀚漫服饰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服装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企研发中心,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来发展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经过对实训室的改造和布局重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围绕自身的专业优势,整合资源,将企业引进校园,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广州瀚漫服饰设计有限公司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毛织技术研发、服装产品开发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们与企业加强紧密协作,一方面为企业研发产品,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服装行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尽早与市场接轨。一体化实训室的建立,通过校企合作双方紧密结合广东地区服装产业及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推动产品成果市场化。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借助企业资源优势,加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增强我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力,同时聘请该公司的设计师们共同参与我院服装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加强交流与沟通,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同时,一体化实训室建设还可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资格鉴定,组织开发服装与服饰设计类、技术类、技能类、管理类岗位等一系列岗位实践与就业能力训练课程,利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一体化实训基地为在校学生和社会劳动者提供岗位实践与就业能力训练和职业技能培训。

小结

综上所述,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一体化实训室构建工作的开展,能够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特别是专业实践素质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平台。改革是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一体化改革,密切与企业等的联系,实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等“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确保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中的零对接,发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一体化实训室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实训室服饰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