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思考
2019-12-15陈刚
陈 刚
(北海市旅游文体局,广西 北海 536000)
北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海市合浦县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是记载古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至今仍保存着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以及各有关单位的指导下,北海市历届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开展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利用、传承工作,并始终坚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和稳健的务实举措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一、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基本情况
(一)北海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与珠崖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所至国皆禀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亦利交易,剽杀人。又苦逢风波溺死,不者数年来还。大珠至围二寸以下。平帝元始中,王莽辅政,欲耀威德,厚遣黄支王,令遣使献生犀牛。自黄支船行可八月,至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这是史籍中关于汉王朝派遣官员从中国南部的合浦、徐闻出发,途经东南亚,远至南亚印度、斯里兰卡等地进行海上跨国贸易交往、文化交流的最早、最详细、最权威的记载,被学术界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正式形成的标志。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明确指出宁波、泉州、广州、北海、科伦坡、吉达、亚历山大等地的古港,是记载古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
(二)北海现存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北海至今仍保存着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重要的代表性遗产点有:合浦汉墓群、大浪古城遗址、草鞋村遗址等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浦汉墓群位于北海市合浦县城郊,分布面积约70平方千米,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汉代墓葬群之一。截至目前,合浦汉墓群已出土青铜器、陶器、铁器、金器、银器等各类文物两万多件(套),充分反映了汉代合浦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状况。尤其是合浦汉墓出土的波斯陶壶、玻璃器皿、石榴子石、肉红石髓、绿松石、金花球、水晶、玛瑙、琥珀、金珠等大量珍贵的海外舶来品,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交往、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有力证实了北海合浦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重要历史地位。
大浪古城遗址位于北海市合浦县城东北约13千米的石湾镇大浪村,是西汉时期的城市遗址,考古推测其为西汉中期合浦县的县治。大浪古城遗址基本呈正方形,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由城址、城墙、护城河、建筑遗址及码头遗址组成,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见证。
草鞋村遗址位于北海市合浦县城廉州镇西南侧,是西汉晚期至东汉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考古推测其为东汉合浦郡的郡城。草鞋村遗址总面积近12万平方米,考古发现有城墙、护城河、建筑遗迹、制陶手工作坊、高规格建筑砖瓦等遗存,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港口贸易、管理场所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申遗工作
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首站来到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汉代合浦港口情况,询问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有关情况,察看合浦汉墓出土的我国古代青铜器、陶器和域外陶器、琥珀、琉璃等文物,了解汉代北部湾地区对外通商交往史,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建设要注重特色。向海之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这里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陈列的文物都是历史、是文化。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总书记视察北海时的重要讲话,是指引北海市做好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利用、传承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遵循。中共北海市委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北海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专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出台实施《关于加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行动方案》,多策并举,全力推进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申遗各项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七注重一加强”。
(一)注重基础研究,揭示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北海市十分注重基础研究,积极着力揭示北海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提炼“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的突出普遍价值。开展了合浦汉墓群、草鞋村遗址、大浪古城遗址等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认定了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关联的外来文物1300多件(套),举办了“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合浦港的发掘、研究和保护利用专家座谈会,跨地区跨国界的多维对话: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等近十场专业学术研讨会,完成了《北海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遗产点真实性和完整性》《合浦地区水运路网及海岸线变迁研究》《历代文献中的合浦汉唐史料汇编》等20余项学术课题研究。发表出版了《广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汉代合浦港》《合浦汉墓》《合浦汉墓群与汉代城址的时空关系研究》《文昌塔汉墓》《广西合浦县大浪古城址的发掘》《广西合浦县草鞋村汉代遗址发掘简报》等一批专著、论文和考古发掘报告。
(二)注重总体保护,确保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北海市严格按照文物保护的相关原则和要求,积极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将合浦汉墓群、草鞋村遗址、大浪古城遗址提升至国家最高保护等级,并严格按照国保单位“四有”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保护管理机构,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竖立文物保护标志牌,完成了记录档案备案。同时,编制合浦汉墓群、草鞋村遗址、大浪古城遗址文物保护专项规划,制定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专项保护办法,颁布实施了《北海市合浦汉墓群保护条例》。遵循“最小干预原则”,累计投入资金两亿多元,实施了合浦汉墓群金鸡岭重点保护区墓葬保护及环境整治工程、合浦汉墓群禁山重点保护区·四方岭密集区墓葬保护及环境整治工程、合浦汉墓群(一期)安全防范系统工程。
(三)注重阐释展示,彰显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北海市十分注重遗产的展示和价值的阐释,建成了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建设合浦汉墓保护展示棚2处、草鞋村遗址保护展示棚2处、大浪古城遗址保护展示棚1处。紧紧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主题,不断提升陈列展览质量和水平,举办了“珠光帆影——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跨越海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九城市文化遗产精品联展”“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七省联展”等各类展览,有力彰显了北海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海丝文化特色。2018年,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评为“广西特色博物馆”。
(四)注重传承发展,发扬光大优秀海丝文化。北海市十分重视挖掘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深刻文化内涵,并大力传承和发展优秀海丝文化,紧扣“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主题,创作了大型历史舞剧《碧海丝路》、大型3D动画片《海上丝路南珠宝宝》,协助摄制了电视连续剧《沧海丝路》。其中《碧海丝路》舞剧先后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四届“文华奖”、第九届“荷花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优秀奖等多项大奖,已成为广西乃至国内常演不衰的舞台艺术精品。从2018年开始,北海市又积极打造文艺精品音乐剧《珠还合浦》,大型3D动画片《大海精灵之珍珠姐妹》等文化影视作品。
(五)注重宣传教育,提升市民文化自信和文物保护自觉。北海市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依托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这一载体,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宣传展示和教育功能,广泛宣传北海优秀历史文化,极大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感。2018年,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年累计接待参观人数2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300%。
此外,北海市还通过在《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广西日报》等刊物上发表专题文章,与央视合作拍摄《国宝档案》节目,举办海丝文化大讲坛,举行海丝专题展览进社区、进校园活动,设置文物保护专题户外宣传标语,开设海丝申遗专题微信公众号,冠名“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北海合浦”号动车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北海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大力提高社会民众了解北海历史、关心国家文物、保护海丝遗产、支持海丝申遗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
(六)注重对外交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北海市通过建立友好城市、开展文物展览、文艺展演、文化遗产保护交流等一系列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全面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沟通,并在“民相亲”“心相通”上取得了显著效果。北海市分别与柬埔寨的寨白马省、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垄市、菲律宾的普林塞萨港市、泰国的合艾市、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市、斐济的苏瓦市、日本的八代市等城市建立起友好城市关系。先后甄选合浦汉墓出土的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珍品赴香港地区和美国、法国等地展出,组织《碧海丝路》剧目到马来西亚、斯里兰卡、韩国、瑞士、德国、比利时等国家进行交流演出,派遣海丝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骨干赴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柬埔寨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相关国家开展专项文化交流活动,并初步建立起海丝文化遗产保护与申遗合作交流关系。
(七)注重合理利用,写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北海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在严格保护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文物本体的前提下,注重加强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按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标准和要求,积极建设合浦汉墓群与汉城考古遗址公园,将合浦汉墓群与汉代城址保护利用融入当地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融入合浦县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兼顾文物安全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努力实现文物保护、生态修复、城乡发展、民生改善的协调融合。2018年,合浦汉墓群与汉城考古遗址公园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目前,合浦汉墓群与汉城考古遗址公园当中的四方岭遗址项目已完成墓葬封土堆植被绿化、文物看护用房、导览标识等施工内容,正日益发挥良好社会效益,逐步成为合浦县新的城市文化地标。
与此同时,北海市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打造一批极具海丝文化内涵的北海特色文化旅游品牌项目。“海丝首港”项目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该项目预计投资20亿元,旨在打造一个集海丝文化体验、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滨海旅游度假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再现古时舟楫往来、商贾云集的场景。
(八)加强联动协作,携手合力推进海丝之路联合申遗。2009年,北海市正式启动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2011年12月,北海与广州、泉州、漳州、宁波、扬州、蓬莱等城市共同签署《新机遇、新挑战、新跨越———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七城市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行动纲领》。2012年11月,国家文物局将“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8年4月,北海市签署《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章程》,加入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与广州、南京、宁波、福州、扬州等24个城市协同推进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遗工作。
2019年5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南京组织召开2019年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联席会议。会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汇报了“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预备名单更新研究情况,建议国家文物局将53处遗产点列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预备名单遗产点,北海市的合浦汉墓群、大浪古城遗址、草鞋村遗址等3处遗产点位列其中。2019年5月,北海、广州、南京等26个海丝城市共同研究制定《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协同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2019年6月27日,北海市合浦县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签订了《合浦县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申遗总体方案编制合同书》,此举标志着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申遗工作从此拥有专业化、常态化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将极大助推“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
2019年7月4日,北海市合浦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今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将在博物馆陈列展览方案编制、文物保护修复与复制、基本建设考古发掘、相关学术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大力支持“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申遗工作。这将极大促进“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的研究、保护、展示、利用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三、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存在的不足
尽管近年来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申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毋庸讳言,有关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一)遗产总体保护和环境整治有待全面开展。由于规划、资金、征地、用地指标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已开展或正在开展文物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的只有合浦汉墓群金鸡岭、四方岭、文昌塔三个重点保护区,合浦汉墓群其他片区、草鞋村遗址、大浪古城遗址还未开展相关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此外,申遗必备的展示中心、监测预警中心、档案数据库、标识系统、导览系统等配套项目尚未建设。
(二)遗产价值的基础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北海及合浦本地学术研究力量和经费有限,合浦汉墓群、大浪古城遗址、草鞋村遗址都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系统性不够、遗产突出价值提炼不足等问题,亟需深入开展北海海丝史迹个体价值与中国海丝史迹整体价值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三)遗产保护展示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目前,北海市的海丝文化遗产保护展示设施总体建设水平较低、面积较小、展陈较差、保护展示水平较为初级。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展示手段单一,遗址展示手段缺乏,除了合浦汉墓群建成了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和2处汉墓保护展示棚外,其余遗产点尚未建有规范、像样的保护展示设施。尤其是草鞋村遗址、大浪古城遗址目前仅有的3个钢架铁皮保护棚,建成使用均已接近20年,对文物的保护作用十分有限,可观赏性不够。
(四)北海市海丝文化的对外宣传有待进一步推广。虽然北海市在对外宣传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到平台、渠道、媒介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对外宣传推介力度仍需加强。
(五)申遗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大力加强。北海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原北海市文物局)、合浦县文物保护中心(原合浦县文物管理局)、合浦县申遗中心是承担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申遗各项工作的具体机构,但目前均面临严重缺员、干部专业水平有限等问题,个别机构甚至还存在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稳定有序有效开展。
四、进一步推进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的着力点
推动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重要实践,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海时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所在地,北海市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地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并认真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原则,全力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
(一)科学编制和实施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总体方案。认真按照国家文物局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相关申遗权威机构的专业指导下,科学编制《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申遗总体方案》,并对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标准,全面、系统、有序推进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申遗的各项工作。
(二)多方争取资金,全面加强海丝遗产总体保护、环境整治和遗产展示阐释。认真研究策划、设计包装、申报一批海上丝绸之路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多渠道争取上级发改委、财政、文物等部门的资金支持。列出时间表、路线图,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合浦汉墓群其余片区、草鞋村遗址、大浪古城遗址的文物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工程,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展示中心、监测预警中心、档案数据库、标识系统、导览系统等申遗配套设施的筹建工作。
(三)凝聚各方智力,夯实海丝遗产价值基础研究。积极组织和委托国内外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北海海上丝绸之路基础研究,重点开展北海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遗产价值对比研究、突出普遍价值研究、北海海丝史迹个体价值与中国海丝史迹整体价值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等。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北部湾附近海域的水下考古调查及研究。
(四)注重平台搭建,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全国各联盟城市间的紧密对接,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的保护管理经验,推进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申遗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广西与东盟国家交往紧密的优势,加强同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与海丝有关联的东盟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组织《碧海丝路》等舞台艺术精品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有关国家和地区巡演,讲好北海海洋文明故事,扩大北海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影响力。
(五)重视人才建设,倾力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人才队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极大影响着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有效开展。要用活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政策,放宽高层次人才准入条件,适当降低文物保护、考古及申遗领域岗位的学历要求,多渠道引进专业人才。要积极落实高层次人才补贴和专业技术岗位人才津贴的发放,为外来人才在住房、租房、买房等方面提供便利,免除基层人才、外来人才的后顾之忧。要强化人才教育培训,积极举办包括申遗政策、国际国内申遗工作进展、遗产监测、档案建设、规划实施等方面内容的业务培训,不断拓宽人才视野,提升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总之,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积极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有效解决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上”的问题,倾力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