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19年总目录

2019-12-15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南京大屠杀慰安妇

特约论文

附庸帝国 :“自闭式”民族主义与“内向型”社会

[美]酒井直树(2·4)

南京大屠杀研究

犹太大屠杀、种族屠杀与南京大屠杀的潜在比较研究思路

[美]沃尔夫 格鲁纳(1·4)

谁最早提出将“百人斩”凶手送上审判台

刘 萍(1·13)

东京审判对南京暴行的审理模式与历史记忆

徐 持(2·18)

叙事话语与大屠杀记忆 :以美国、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为例

陈紫竹(2·28)

空间的产生与生产 :从南京大屠杀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张 生(3·4)

国家认同路径下的虚假信息建构——林芙美子的南京大屠杀叙事

曾婷婷 周异夫(3·17)

南京大屠杀文化记忆国际传播的理念及其内在逻辑

李 昕(4·4)

“慰安妇”问题研究

构建超越民族国家的历史记忆:美国“慰安妇”纪念碑运动调查

[美]丘培培(4·14)

国际劳工组织专家委员会对“慰安妇”问题的审议和判定

王玉强(4·27)

论“慰安妇”题材纪实文学的身体话语

黄文凯(4·37)

日本侵华研究

华中国策会社集团与战时日本对华中通货政策

王 萌(1·17)

日军七三一部队北野政次医学论文整理与研究

鲁 丹(1·30)

抗战时期中日军歌的创作与传播——以《露营之歌》《讨匪行》为个案

赵 伟(1·45)

日本殖民政策与“满洲共同体”认同的制造——基于《盛京时报》的考察

王宇昕(1·52)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海军侵华战略的演变

李 洋(1·65)

战时汪伪的县政与困境研究——以1941-1944年的黄陂县为例

杜 强(1·75)

“制造合作者” :伪山东省行政人员训练所建设班研究

杜恩义(1·83)

“瓢虫”号事件与英日外交博弈

崔 巍(2·38)

战时体制下的日本爱国妇人会——以九一八事变为中心

石 嘉(2·46)

田村泰次郎战争小说中的反思与局限

李 敏 王振平(2·55)

豫东沦陷区伪军的生存策略——以伪军与伪政权的粮食竞逐为中心

姜子浩(2·63)

侵华日军第100部队细菌战准备过程探析

赵士见(2·73)

三十年来国内重庆大轰炸研究述评

刘茂伟(2·81)

禁锢与监控 :李顿调查团与西方记者密访马占山风波

王希亮(3·28)

甲午战争前及战时日军汉语翻译的培养

寇振锋(3·37)

“英灵彰显” :从新见“仓桥文书”看日本的战争动员

芮赵凯 王 川(3·47)

“提携”还是“统制” :沦陷时期日本对华北土木业的介入

许 昊(3·54)

“帝国医疗”的“飞地” :1942年上海华界霍乱流行与汪伪市府的应对

高 飞(3·64)

日本“家庭主妇”的“思想战”——论小泉菊枝的《满洲人少女》

李 炜(4·48)

北洋政府对渤海领海争端的应对——以中日渔业纠纷为中心

柴鹏辉(4·60)

“Q”报告与侵华日军细菌战

周丽艳(4·69)

沦陷时期北平煤荒与煤业应对

魏 坡(4·80)

抗日战争研究

南京保卫战再研究

孙宅巍(1·93)

边疆·卫生·抗战 :全面抗战时期西北地区医疗卫生建设述论

牛桂晓(1·100)

战时商业广告中的抗战动员——以《申报》为例(1931-1937)

高 娟(1·110)

四十年来“工合”运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肖晓飞(1·118)

抗战时期中共基层政权的选举宣传——以晋察冀北区为例

史泽源(2·92)

节日与抗战 :以战时重庆春节为中心的历史审视

汪 浩 周 勇(2·102)

丰县战事 :国民党地方武装抗日游击战的微观实态

项浩男(2·110)

徘徊与抉择 :蒋介石改组军事委员会的心路历程(1944-1946)

王 涵(2·126)

英美学界的中共抗日根据地史研究

刘本森(3·79)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东南区域的妇女动员与救亡

游海华 叶潘虹(3·102)

经济救亡与社会变迁 :全面抗战时期的四川工业合作

周 狄 潘 洵(3·116)

“声音的空间”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的救亡广播剧(1935-1937)

马 瑞(3·126)

太行抗日根据地初期的参军动员机制——以榆社县为例

岳谦厚 李瑞峰(4·88)

近代中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口号的形成

葛静波(4·99)

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抗日形象建构与抗战动员

秦 勤(4·110)

战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初期组织与运作

郭 洋(4·119)

会议综述

历史·和平·发展——“多元视域下的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国松(1·127)

法则构建与史事论析——2018纪念东京审判宣判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曹鲁晓(1·134)

“战争与和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研究”高层论坛综述

张国松 童 肖(4·128)

外文译档

瑞典驻华外交官约翰·贝克-弗里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告

戴袁支 编译(2·14)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南京大屠杀慰安妇
出滇抗战时期龙云对滇军的治理研究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抗战时期乌苏里江边的中苏情报站
“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离世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
韩慰安妇拒绝日本“治愈金”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台湾慰安妇纪录片《芦苇之歌》赴日首映反响热烈等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