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交流框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12-15安德明

民间文化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

自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立并推广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已经从一个陌生拗口的新词,变成了几乎家喻户晓的常用语。中国的情况尤其如此。这个新概念及其蕴含的核心理念的迅速普及,为它所指涉的相关对象及其实践主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一个有益于相关学科的全面拓展,以及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之间深度交流的全新框架,也正在由此而形成。

这个框架,一方面使得不同领域的工作者,如政府机构人士、学术研究者、非遗传承人等,都可以参与到同一个平台当中,针对同一类对象进行讨论、实践和协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专业或学科界限,以及阶层和职业的区分。从学术界的情况来看,非遗本身就涵盖了许多相关学科。这些学科的工作者,按照长期形成的传统,以往很难聚集在一起进行学术研讨,因为他们所关注的内容,涉及不同的文化形式及多种多样的类型、体裁,如口头传统、工艺、仪式等等,其所沿用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但随着非遗概念的出现,特别是随着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普及,这些相差较大的内容,又获得了一种特殊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就是《公约》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所规定的“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特征。不同学科的相关研究者,也因此有了一个跨越学科边界展开交流和讨论的前提。它为许多传统学科创造了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和全面提升的新机会,对于民俗学来说,它尤其有助于这一学科向着直面当下、朝向现在的学术取向的转型。

另一方面,它也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或不同国家的成员确立了一个围绕文化问题进行多向度交流的重要通道。任何国家、民族或地区的任何文化事项,无论对其外部世界的人而言显得多么特殊,只要符合《公约》所规定的相关要求,就都可以在这个通道上加以展示和交流。这就为打破区域或民族之间的隔阂,深化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增强文化间的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借鉴,奠定了坚实而有效的基础。

作为一个新的交流框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人们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讨论文化与社会问题创造了多种可能性,诸如文化的差异性与相通性问题、非遗保护中不同实践者的矛盾冲突及可能出现的话语霸权问题、非遗及其相关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这些既传统又富有挑战性的话题,都是在“非遗”框架下才获得了更多的新意。以可持续发展的话题为例,无论是在教科文的范围还是在中国和许多相关国家的非遗保护实践中,我们都看到了如何利用文化资源来重振地方社会及其信心的努力,但与此同时,如何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存续力不因过度经济开发而受到伤害,确保非遗项目及其所在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又始终是关注的重点。也就是说,在“保护”和对再创造的支持和鼓励之间,始终存在着微妙的协调关系。本期前沿话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为主题,就是要对这种关系做深入的探讨,并希望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突出的作为交流框架的属性。

猜你喜欢

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图书借阅公约
框架
了解《生物多样性公约》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我国在WYO框架下面对的贸易保护现状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