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乐舞文化的发展与相互交流

2019-12-14王璟

丝路视野 2019年16期
关键词:古代

王璟

摘 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不断崛起,艺术家们为乐舞的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譬如20世纪80年代甘肃省歌舞团,在进行大量的文献整理以及考古工作后,汇编出《丝路花雨》,其中将“敦煌壁画”作为代表性的乐舞作品,让广大的国内外观众更加真實地感知敦煌乐舞的魅力,形成显著的艺术效应,激起中国敦煌乐舞的浪潮。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古代乐舞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为乐舞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代 乐舞文化 相互交流

从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过程来看,音乐同舞蹈一直保持非常紧密地联系,大部分都是通过乐舞方式进行展现。丝绸之路开辟后,一条横跨亚欧的文化大路开始打通,西域乐舞文化有机会进入我国,进而也影响到中国古代乐舞文化的发展。从艺术形态方面进行分析,其不但具有深厚的渊源,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中西艺术文化的沟通,也极大促进了我国乐舞文化的全面进步以及发展。

一、乐舞文化的形成及发展

(一)乐舞文化的发展经历

从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乐舞文化是原始社会人类最早的音乐方式。历史学家提出夏朝属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朝代,其王权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因为政治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演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出现了明显的转变,音乐文化受到时代的变化也相应发生变化。夏朝晚期,乐舞文化的繁荣景象发展并不合理,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乐舞表演的规模化,统治者不断压榨百姓钱财,间接的发展了乐舞文化。但是直到商代,乐舞文化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夏朝乐舞文化的文献只能通过民间传说获知,考古人员按照目前已经出土的文物发现了殷商时期的乐舞资料,其记载更加详细。商代已具有专业的音乐机构,甚至还有专业从事授课的音乐人员。因为青铜制造业同手工业在商朝发展趋于成熟,其乐舞同其发展联系密切,譬如人们饮酒作乐时,安排专门的宴会乐舞。进入西周时期后,礼乐开始得到全方位的发展,甚至组建了专业性的礼乐机构,给予乐舞更多的政治意义。汉唐时期属于我国艺术文化发展的顶峰阶段,不但经济快速发展,国力雄厚,同时和周边国家进行了友好的交流以及联系。在这种国泰民安的环境下,乐舞文化的发展更加迅猛,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和进步。

(二)汉唐乐舞的繁荣原因

在汉唐时期,人们对于文学以及乐舞非常喜好,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可找寻出音乐以及舞蹈关联的痕迹。汉唐时期乐舞的发展较为快速,整体内容更加多样化。具体来看,首先因为受到达官贵族的喜爱,不过这同样也是封建时期艺术文化发展的相同情况。汉唐时期的乐人主要通过寄食生活为生,具体而言就是文人都被贵族进行供养,其创作的内容大部分也是贵族的艺术文化所需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上层阶级的审美观。因此,大部分创作者的作品本质上其实内容匮乏,只是上层阶级控制下的产物,创作人员为了满足生活的需求创造作品,另外也非常担忧以及愤恨自身所处的位置。在这种背景下,创作者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不得不满足贵族的喜好,以其获取贵族的打赏,在一些乐舞作品中都有充分的表现。另外,大肆宣传统治者的政绩,夸大盛世太平等也是乐舞作品的重要内容。在汉唐时期,歌舞升平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社会稳固以及国家安定。汉初在武帝统一政治以及文化的基础上,国家实力非常雄厚。创作者在国力雄厚以及人们安居乐业的环境下,内心感觉充满自豪,同时达官贵族对文人较为宠爱,文人们使命感非常强烈,不断主动进行针对性的创作,不断歌颂祖国、称赞帝王。乐舞文化在我国古代的主要作用就是上层阶级的娱乐产物,必须依靠充分的财力以及人力投入,才可确保表演的整体规模。

二、丝路乐舞文化的交流

(一)丝路发展对乐舞的影响

在当前推崇 “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丝路逐渐开始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就音乐艺术领域而言,丝路的发展不但推动了中西乐舞文化的沟通以及联系,同时也给我国古代乐舞内容以及形式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从敦煌乐舞来看,它属于我国舞蹈艺术宝库中非常重要的瑰宝,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我国民族艺术的魅力以及美学思想。敦煌乐舞的形成同张骞的丝路开辟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谈及“西域”,必定想起张骞。具体来看,西域就是西汉时期的都护府地区,从大的方面而言,涵盖了当今地中海沿岸以及阿富汗和罗马帝国等区域。汉武帝时期,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抵达不同西域国家,在当时已经形成了非常巨大的影响,甚至对现在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但推动了中西文化等不同方面的沟通,同时也直接拉近了中西人们的距离。在丝绸之路上,留下了太多的灿烂乐舞文化,也使得其在时空以及地域中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历史记载可以看出,敦煌是我国古代丝路的关键交通要道,古人利用敦煌把我国的优秀文化传播至西域各地区,另外还把西域不同国家的艺术文化带回来,同中原的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形成非常重要的影响。

乐舞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类文明,也是古人精神娱乐的重要形式,在一定层面上也表现出人们的生活状态,另外也赋予了人们美好的远景。汉明帝时期,佛教沿着丝路来到我国,其影响至今,对于我国文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当前的敦煌乐舞不单只是表现出人们日常生活,其更多都是展示出佛传故事和佛经内容的描画,其也直接转变了我国传统乐舞的艺术形象。和传统乐舞风格对比,受到与丝路交流的影响,敦煌乐舞的人物形象更具生动性以及生命力,异域色彩明显。

(二)中西乐舞文化的沟通

众所周知,丝路在世界文明的发展阶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历史方面以及地理方面,丝路具有显著的跨时代以及跨空间的价值。其有效地拉近了汉唐时期以及当前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距离,拓宽了不同国家的文明视野,有力推进了世界文明的前进步伐。研究丝路时期的乐舞文化交流的历史,不难看出,其中发现较多中西乐舞交流的实例。从表面上分析,其乐舞形象存在明显的不同,不过从长远角度进行研究,相互之间却存在一定联系。中国属于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传承和延续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乐舞文明历史底蕴深厚,随着丝路的互通发展,中西方的乐舞交流以及沟通延续上千年之久,其沟通的形式涵盖了以下方面:首先,国家使臣出访,直接推动文化交流以及沟通;其次,就是陪嫁品随公主外嫁;最后,佛教东传。上述几种方式都凸显出汉朝乐舞的自身特征,也间接促进了该时期的乐舞融合以及进步。该时期汉族的乐舞艺术家在面对多元化艺术不断涌入的情况下,并不是直接进行吸收,更多都是在坚持本民族文化前提下,吸收外来乐舞的精华内容,进行吸纳改进后,同时将本民族传统文化摆在首位。譬如西域乐器的传入,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中原乐舞的发展,就如同敦煌壁画中琵琶形象地描绘,外来乐器同中原传统乐舞的思维进行融合,在汉唐时期的画像中具有详细地记录。

三、结语

总而言之,乐舞属于一切文化的母体。中国古代乐舞具备显著的发展历史,不同历史阶段在一定程度上都被严格纳入当时的国家制度以及伦理中。乐舞的出现,表现出古代人们的音乐生活风貌,另外其也是我国古代进行中西文化交流,不同民族相互交流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记录凭证。中西方的乐舞文化交融也是源于丝路,这种从物质交流演变到文化、精神深入的方式,深入开拓了中、西方的历史文明进程,从乐舞的交融中就可看出,古代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另外也提醒我们必须寻求更加多元化的道路,实现世界文化的民族化融合。

参考文献

[1]丁健勇.探究中国古典舞发展之路[D].上海戏剧学院,2010.

[2]华彧鹤.中国古代乐舞对当代中国古典舞表演的艺术影响[J].当代音乐,2017(14):75—76.

猜你喜欢

古代
关于我国古代图腾纹样与蜡染结合的研究
浅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浅谈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山水画色彩研究
日本古代时期的灾害应对
中国古代与现当代语境下的语文写作教育观比较研究
日本古代的贡举制度
古代文学史料与古代文学研究
古代书院藏书探析
古代生活中的科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