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移动社交招聘
2019-12-14欧阳泽林
欧阳泽林
以社交润养人脉
“玩转移动社交招聘”,这句话本身强调一种状态,“社交招聘”从最早的百度词条定义延伸至今,其价值和意义有了很多新变化;所谓“移动”,也就是阿里巴巴王坚博士强调的“随时随地的响应”,响应求职候选人的“求职过程”,也就是随时随地和对的候选人社交,是人与人之间有温度的沟通,而不是岗位与简历之间的物理匹配;“玩”,指向了人的天性——人天生爱玩,人才不愿再被当作在线商品,他们对招聘者擅自打来的电话越来越不信任,倒是在生活场景里聊工作、聊招聘更容易被候选人接受。也就是说,在与候选人进行薪酬谈判的时候,HR需要的可能是火锅而不是咖啡。
玩转移动社交招聘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和使命。想要玩好招聘,首先要学会玩求职,这就是用户思维。想要找到人、找对人,HR最该做的是学会让对方更容易、更精准地找到我们,这背后就是个人品牌的建设与经营。现实中,很多HR喜欢把自己“藏起来”,藏得严严实实。真应该感谢大街网、拉勾网、BOSS直聘、领英等网站,让HR成为“Job poster”(特指领英职位页面突出和强调空缺职位背后的发布者是谁,以引导求职者主动和招聘官互动),并从幕后走到台前。
昨天,求职者候选人的应聘技巧变得越来越高;今天,越来越多的个体主动选择不就业,造成各行各业的结构性人才储量不足;明天,优秀的个体越来越不需要组织载体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变化永无止息。上世纪60年代,出门办事还没有身份证,证明身份需要村委会主任签字盖章“搞个证明”。在今天看来,这就是区块链,也是“职业社交网络”中的信任背书,甚至是最早的由求职者主动出具的“背景调查报告”原型。在没有简历的年代,工作都是通过社交来完成和实现的。
再往远了说,当年孔明先生作为被动候选人,“被”刘备三顾茅庐,不也是一种“社交”的结果吗?而徐庶作为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二度人脉”,其实就是尝试了一次社交招聘。因此才有今天百度百科上对徐庶的属性认证——主要成就: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现今,市场上依然不断涌现出各种招聘解决方案,细到按人群、按岗位、按场景、按年薪范围不断切割、细分,以尝试更好地实现“精准求职与招聘”。然而,现实情况依然是60分的岗位想找80分的人选,70分的人选想找90分的岗位——这架永远打不完。以史为鉴,如今的招聘官如果弃“社交”于不顾,只会使用简历筛选框和职位发布器来找人,那真是舍本逐末了。
图1 社交招聘的内容创新渠道
求职与招聘要做到更好地“找到”及“搞定”,还得回归最原始的“联系”,从如何更好地取得联系到建立联系这件事情开始做起。当年的烽火狼烟是一种通讯和联系,今天抖音里面的抢镜和合拍功能体验,又何尝不是一种鼓励陌生人之间更好社交和联系的酵母呢?
社交本是最原生的人类需求之一,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等等领域为招聘工作添加了更加有趣的部分。
从内容着手找人
说起来,简历搜索框和职位发布器这两款工具,还真因其贪心和懒惰而大大耽误了招聘思维创新的进程。
社交无非就是维护老关系,拓展新关系。但是招聘官这种用户角色往往愿意在拓展新关系上花费更多时间,而猎头为什么会有更高质量的产出呢?概因猎头花了更多时间在维护老关系这件事情上。
招聘是社交成功的结果之一,社交则是招聘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简历是永远找不完的,招聘官更应该做的是通过社交,盘点清楚现实中职业社交网络下、行业竞争对手组织里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厘清关系也就是厘清了找人的路径(见图1)。
再具体一点,就是要从“内容”着手,找到对的人。所谓内容,可以是公众号小程序、知乎话题,可以是百科词条、在售书籍,也可以是爆款文章、微信群等等。通过内容找人已经让你获得了候选人的一部分行为数据,再通过这个人的行为数据来推测和管控其意愿数据,从而实现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找到候选人的目的。
新的撩法等于新的社交体验,意味着在生活的场景里聊工作,也等于QQ里面的“戳一下”、抖音里面的抢镜和合拍。新的撩法要注意针对不同的人群、用不同的风格调性,所有的体验都要指向有趣、新鲜、好玩。好的内容是开启好的对话的开始,我们需要掌握好“内容的生产—传播—变现”规律。
用品牌筑牢关系
千篇一律的职位描述造成了应聘者千篇一律的应聘体验,也可以说是审美疲劳。根源在于,人力资源从业者本身对于品牌营销、内容营销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职位描述的目标应该对应到对的人,人本身是个性化的,非得要通过职位描述的标准化来实现目标人选的标准化,这件事情本身就会难上加难。招聘系统的一键职位分发上架到多渠道,其功能意义在于降本增效,减少HR的重复劳动,偏偏却给招聘官带来更高的期望和想象——想象着职位发布出去之后,就可以坐等求职者主动来敲门。
图2 社交招聘的內容创新形式
其实,招聘官更需要思考的是,我们还有哪些创新的空间?在职位类内容之外,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来助力职位的营销或者雇主品牌的传播呢?还要想清楚一个问题:关系对应社交,而招聘依赖内容吗?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关系和内容一直处于相互博弈的状态中,当年的淘宝是典型的重内容、轻关系,关系简单到线上线下就是买家和卖家的交易关系;重内容重到什么程度?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卖衣服其实就是卖图片。之后淘宝越变越精彩,发展出“网红直播试穿衣服”来进一步深化“关系”,因为纯粹的图片和评价等信息内容已经远远不能促进消费决策了。但是,内容如果脱离了关系也将失去价值和意义,简单理解就是对着一帮不是潜在候选人群的受众拼命感召或者恐吓。
多年来,公司介绍和职位介绍一直是以纯文本形式为主,而招聘创新依赖于雇主品牌的“内容”创新,绝不仅仅是招聘渠道、招聘工具系统等的改变,因为这些不是招聘工作的“根”,招聘工作依赖的“根”乃是一家公司的雇主品牌。
更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小到通过图片类内容来做传播,比如将应聘页面设计成二维码,让内部员工愿意将其植入到随手拍的朋友圈图片当中;大到典型性的雇主品牌事件,比如某零售型企业在五星级酒店由CEO亲自为管培生发放offer,同时想办法让接到offer的应届毕业生刷爆他们学弟学妹的微信朋友圈。这一切,都是内容在主导。顺着不同的“内容形式”(见图2),也就会产生不同的应聘体验,不同的应聘体验就构成了一家企业针对外部候选人才的雇主品牌。
淘宝从一开始的卖衣服等于卖图片,发展到后来有美女试穿直播,之前卖的是产品,之后卖的是内容,但其实也是卖产品。我们不妨假设“产品内容化+内容产品化”是未来的主流趋势,那么各位HR、招聘官需要做的就是实现职业机会产品化,以及雇主品牌内容化。
不久前,微信更新出了“相关好友”的功能,在与候选人关系忽冷忽热,线上、线下社交关系质量不一致且难于追踪和管理的今天,这个新功能对于HR意味着什么?HR如何将这个功能用到候选人关系经营场景?人们调侃“未来的HR写得了文案看得懂代码做得来设计”,笔者越来越觉得这不是贩卖焦虑,也绝非危言耸听。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进步一直在致力于提升和服务人与人、人与内容的匹配,而求职招聘场景中的“人与人”的匹配,属于这个“大匹配”中的一个小闭环。如果把以上关于简历和职位的探讨划到HR招聘官的“日常事务性”工作的范畴,那么未来HR招聘官一定能在“非事务性工作”上发挥更大的价值。未来可期!
作者 雇势新媒体创始人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