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阶段德育工作开展的策略

2019-12-14李侃

求知导刊 2019年31期
关键词:开展策略德育工作高中

摘 要:教師的德育工作是高中阶段教育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教师做好德育工作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为其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基础。本文分析了目前高中阶段教师在德育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并针对这些难题探索出了优化德育工作的方法,以期提升教师德育工作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德育工作;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1-0091-02

引 言

德育工作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对学生今后的人生规划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认真反思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针对当前德育工作的现状,教师应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对策,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一、高中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德育理念陈旧

教育理念是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灵魂。如果教师缺乏正确的德育理念,或者德育理念比较陈旧,那么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就会不当,其效果自然不理想。笔者发现在教学中,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而对于德育问题,很多教师将其摆在了不太重要的位置。有的教师甚至认为高中生的主要任务是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占用了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因此很多教师忽视德育这项工作,并且直接将其从教师的工作中剔除。还有的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用于德育教育的时间和精力依旧非常少,主要是在开班会时一带而过,德育教育的效果自然不理想[1]。

2. 德育方法不当

很多教师开展德育教学的方式,是对学生进行劝说、告诫等,形式较为枯燥,很多学生根本听不进去。教师在课堂上刚刚说的事情,很多学生一下课就会忘记,依旧我行我素。因此,如果德育的方式不恰当,不仅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还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陈旧的德育方式必然满足不了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应在课下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喜好,并将其与德育的方法结合起来。教师只有摒弃旧的德育模式,优化德育的方法,才能使德育切实发挥其独有的育人功能。

二、高中教师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1.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机制

任何工作的有序进行与开展都需要一定管理制度的约束。没有管理机制的制约就会造成人们任意而为、纪律散漫的后果,甚至导致任何活动都无法开展。同样,教师的德育工作并不是仅靠教师口头教育以及学生自觉遵守就能够顺利开展。教师的德育工作必须要有良好的管理机制作保障。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创设出良好的环境,才能使学生在制度的约束下养成自律的好习惯,这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

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机制的前提是,教师熟知各种班级制度,并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广泛参与的基础上进行制订。教师只有掌握了管理机制,并设立有效的方式,才能保障班级管理机制的科学性、专业性。教师只有在一个良好的制度下开展德育工作,才能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成为可能。

教师在制订班级管理制度时,可以参照教育部门制定的相关制度以及学校制定的相关教育制度,确保本班的管理制度不与上述制度有冲突,确保各级教育部门在教育精神上具有一致性。教师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内容应全面、丰富。例如,班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日常的礼仪制度、学习制度、卫生制度等。各种细致的规定,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渐提升学生的自制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并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

2.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鉴于榜样在德育工作中的强大示范作用,教师应提起对榜样应有的重视,使榜样充分发挥其独有的育人功能。

首先,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虽说离不开班级制度的制定,但是教师的示范作用无疑会使德育工作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一位衣装整洁、言语得体、行为优雅的教师,其本身充满了魅力,必然会受到很多学生的喜爱,其教育理论也会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在与教师长时间的接触、交流中,学生的思想、语言和行为也必然会受到影响,这就促使学生逐渐成为文明有礼的人。再如,教师守时的习惯,随手捡起地上垃圾的一个动作、一句关切的语言等,都会使学生深深地记在脑海里,从而影响其自身行为。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特殊职责和特有的示范作用,并有意识地修身养性,加强自我修养,塑造出良好的形象,以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有效地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其次,班干部要起带头作用。学生文明守礼的习惯以及优秀品格的养成,除了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班干部也要在班集体中发挥带头的作用。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可以表现为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努力学习;生活中文明礼貌,关爱同学,乐于助人等。教师发现班干部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优秀时,要及时地对其提出赞扬,鼓励全班学生学习其优秀的品质,以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

最后,鼓励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除了班干部,在普通学生中也会经常出现一些值得颂赞的学生、事迹。教师应首先对这些先进的学生及其所做事迹进行公开的表扬,然后引导其他学生学习其精神、品格。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上开辟一块个人先进事迹的版面,专门用来张贴一些好人好事、先进事迹,以使学生每天都受到熏陶与教育。

3.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活动是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主题班会可以涉及班级事务、学生学习的情况,也可以表扬先进学生、批评违纪学生等。通过主题班会活动,教师可以对前段时间学生的品行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的要求及期望。学生通过主题班会的教育活动,能加深与教师、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使班级的凝聚力得到加强。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主题班会的开设形式,多是教师进行口头的说教,学生只是坐在座位上听,参与感非常低,学生真正能听进去的内容非常有限。因此,教师应丰富主题班会开设的形式,如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励志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小视频、影片等,使学生受到相关的教育,激励自己努力上进。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献计献策,自发组织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班会,以提升主题班会的开展效果,充分发挥主题班会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将主题班会的舞台还给学生,可以使学生在策划、组织班会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自我教育,并使其通过互相交流、探讨,起到相互教育的作用。

4. 积极开展班集体活动

开展班集体活动是加强班级团结、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集体荣誉感,从而加强班级凝聚力。如果一个班集体只是埋头学习,从不开展班级活动,就会导致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使班级缺乏凝聚力。常见的班级活动有春游、参观博物馆、扫墓、组织班级比赛等活动。

在班级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发挥好舆论的引导作用,将正确的价值观渗透在活动中。例如,教师在清明节组织学生扫墓的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明白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学会珍惜。班集体活动的开展,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能使学生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有助于学生养成优秀的品格。

结 语

总之,教师要在德育工作中,通过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以及积极开展班集体活动,从而有效解决当前高中阶段教师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升教师德育工作的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余德久.教育新常态下高中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李侃(1984.6—),男,江苏宜兴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宜兴市德育能手。

猜你喜欢

开展策略德育工作高中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