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常态下和谐的语文课堂

2019-12-14丁维兵

求知导刊 2019年30期
关键词:和谐共生

摘 要:课程改革多年,几度变化,但所有的出发点与归宿无非都是基于人的发展和成长。就语文学科来讲,应该是如何实现师生更好地和谐共生。所以我们一直扎根于课堂,从语文学科的特质出发,倾力打造对话、倾听、自主、合作、探究的和谐课堂,一改以往注重形式的“表演课”“亮点课”“精彩课”,而更侧重于家常课、常态课,从范式的架构、常态引领、学思结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关键词:和谐共生;菜单式点课;碎片化研究;学思结合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0-0041-02

引    言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维含量、人文情怀、智慧结晶的学科。语文,本身就是真、善、美协调共生、共长的结合体。因此追求和谐共生的语文课堂应是每位语文教师的最佳选择。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会得到提高,自主探究的欲望会得到加深,语文知识的重新建构才能得以体现;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才会真正地从三个维度上得到立体式的愉悦体验和快乐求真,师生才会在对话、倾听、互动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激活思想的光芒。从语文的角度看,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要场域,是教与学共生的乐园,是教师发挥教育智慧、实现教育情怀、激发生命激情的“花园”。一个个动人的教育故事在这里上演,一个个深度的教育感悟在这里凝结,一个个让人纠结的教育疑惑在这里泛起……于是教师在这样的场域中教与学相长。所以我们始终是扎根课堂,立足常态,探寻常态下和谐的语文课堂,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铺路。

一、事预则立,架构常态教学范式

为了全面提升语文常态教学水平,促进常态下语文课堂的和谐发展,我们首先从制度入手,这样语文学科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就有标可对、有据可依了。

我们倡导名师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发展式的学习成长模式。为刚刚工作的教师提供“教学导航”,从而使其规范教学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倡多元学习、多元发展,使其更快地了解新的环境,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除了鼓励教师自学外,还会定期进行同伴互助式的学习。如备课组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交流,要求所有语文教师学习有关语文课堂教学的论著,然后聊天式地共谈感受,交流心得,相互学习,以此共同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教研组每学期要求教师有指定阅读书目,然后开展读书笔记的评比活动,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通过教研组、备课组的带动,目前已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市、区组织的教学比赛中,我校有多位语文教师取得佳绩[1]。

明确常规要求,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提倡精致、品质、文化式的管理。为了更加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好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语文学科的研训制度。然后根据这些明确的制度要求,学校每天会采取“推门听课”“走课”“同课异构”“碎片化研究”等多种形式,随时深入一线课堂,详细掌握所有人的教学状态,及时调整策略与方法,让和谐课堂能够更好地“落地”。备课组、教研组每周都会对本周的教研课进行评、议、改。在活动中,教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活动后,还会有教师利用网络继续研讨交流。

这样每次活动都有主题、有内容、有检查、有反思、有进步。不仅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更营造出了积极的研究氛围,更好地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以人为本,导、引教学常态高效和谐

為了更好地提高常态课的质量,将语文课堂的和谐共生落到实处,学校除了在制度上有要求外,最重要的是能在常态的引领上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加强团队和同伴互助元素,人性化地引领语文教师开展好常态教学工作,显现出更高的教学水准[2]。

充分发挥市、区两级学科优秀骨干的带头示范作用。每学期都会罗列出校内名师的课堂教学安排表,然后由年轻教师根据各自需求点击“菜单”,这样能够有效地让更多的教师少走弯路,实现快速的自我发展。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们通过听课、议课、仿课、再听、再议,在观察中对比、在分析中成长,及时找到不足,确立方向。几年来,学校的名师已多次为大家示范上课,为了进一步促进发展,学校还多次“引进来”,邀请了外校的名特优教师来校做形式丰富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展示研讨活动。这种名师导向更有效、更快速地帮助教师们提高了教学效果,大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积极性,真正让和谐的常态语文课堂“贴着地面生长”。

解惑课的“一对一帮扶”可以更好地引领教师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我们在常态和谐语文教学研究中,不仅用示范课在前面引路,还利用解惑课“手把手”地引领。对于年轻的语文教师来说,他们对于名特优教师的课堂教学关注的还只是表面现象,名师们深入地钻研教材的思维方式,他们还很难看懂、悟透。针对这样的困惑与问题,我们采取了“名医堂”式的“问诊”,教师们提交解惑处和疑难点寻求名师的帮助,请他们手把手、一对一地进行教材分析、策略支持,高效地优化了教学。

名师的示范、引导与解惑,让教师们少走了弯路,也为提高常态教学水平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种人性化的指导,大大地促进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学思结合,提高常态教学的扎实境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提高和谐的常态语文教学水平的尝试上,除了要借助于外功外,更关键的是厚实的内力。为此我们要求广大教师积极开展个性化的反思,以“学思结合”的方式提升常态教学的质量[3]。

及时记录教学故事。教学工作看似平常,通过细细揣摩,却有太多值得回味的东西。我们要求教师拿起笔,用文字来记录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及得与失,以此来长期研究常态下的教学活动。这样在记录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就成了观察、研究、改进、提升的对象,就能更真实、及时地捕捉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并且有意识地把不断生成的问题、及时产生的困惑高效地提取出来,然后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碎片化教研来解决,从而让建构和谐的语文课堂落到实处、关键处。

有效调整教学策略。如今“碎片化教研”的形式深受大家欢迎,因此,我校积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段进行针对性的摄像记录,并将此素材作为研讨对象,利用任何可利用的碎片时间进行交流。这样一来,执教教师对自身的课堂教学就有了直观的了解与诊断,更有助于其及时发现问题、交流问题,直到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都在不同地成长、不断地成长。为此,我们要求教师一定要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多进行换位思考,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然后再请教身边的同伴、名师,找出高效的策略,做到及时调整、时刻提高。

结    语

我们常常要求把公开课上成家常课,把家常课上成公开课,但真的很难做到。路虽漫长却需迎难而上。因此我们要始终抓住常态下和谐的语文课堂建构,使生生和谐、师生和谐,强化研究意识,紧紧围绕问题导向,不断探寻语文课堂的和谐高效之美,这样才能促进并提升每一位师生的成就感乃至幸福感。

[参考文献]

南京市教研成果丛书编委会.学习目标分解与教学[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

李红梅.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特色与学习适用性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8(08):50-55.

欧阳澜.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继承与创新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6):124-128.

作者简介:丁维兵(1975.3—),男,江苏盱眙人,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和谐共生
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对策
水稻—八须鲶鱼和谐共生模式研究
论文化共生视野下的东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
社会共生研究的当代性
让学校成为“和谐共生”的精神家园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
和而不同 和谐共生
基于遗址保护的城市和谐共生机制研究
生态民主: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实践选择
养狐狸的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