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策略
2019-12-14董文汇
摘 要:政治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重要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依托情境教学,提升学生合作学习兴趣;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坚持分组合作,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本文主要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策略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学生;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0-0080-02
引 言
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合作学习已经逐渐成为政治学习的主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探索了多种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师生互动、分组合作等,努力实现合作探究学习,并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
一、依托情境教学,提升学生合作学习兴趣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应积极依托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快速融入课程教学中,以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但是,在实际的情境教学创设过程中,部分教师只单纯地从导学入手,认为导学阶段融入情境教学即可,通常是以微视频和故事为主,这种引导方式不利于后期的教学工作的开展。
例如,在学习《科学发展观》一课时,学生由于从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了科学发展观,所以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比较了解。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导学阶段,笔者选择了一段对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的阐述的视频,结合这段视频让学生分析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在此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会先从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字面进行分析,他们先将两者的内容进行融合,然后在讨论中进行分析。部分学生在互相讨论过程中会利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GDP数值来阐释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学生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对两者的理解由浅入深,逐渐加深了印象。此時,笔者引导学生进入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从理论的角度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明确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此外,在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要求、如何实施等方面,笔者都引导学生先对知识进行讨论,然后对内容进行分析和阐述,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又从具体的教学情境出发,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力[1]。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了解学习的方向和重点,方便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实际,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同时也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补长短,使其在交流过程中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学习能力。
例如,教学《我国的政党制度》一课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先明确了这节课的教育目标:了解中国特色政党的制度,除了要学会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外,还应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参政党参政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参政党的民主党派名称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明确教学目标以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将所学内容自觉与教学目标进行对比,找出自己学习过程中不清楚的地方,同时在与同学交流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互相提问,通过提问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分析自己的薄弱点,进而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明确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更加主动地与同学进行交流,以确保自身的学习质量。
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时,除了在电子课件的首页或前几页展示以外,还应调整电子课件内容,在每一页都要保留教学目标的内容,时刻提醒学生关注。在课堂的总结阶段,教师也应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给予学生一定自由交流和总结的时间。
三、坚持分组合作,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通过学习小组建设来分配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推动学生合作学习,提升合作学习的质量和学习效果。在分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要注重组内学生的搭配,要将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后进学生进行合理搭配,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定的分层,防止优秀学生和后劲学生扎堆的现象,从而提升分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例如,《财政与税收》一课的内容比较复杂,而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如果教师仅依靠说教进行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容易出现片面化,不利于其后续应对材料的分析题,特别是当前国家减税政策有一定的调整,很容易成为考试的重点内容。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在介绍财政和税收理论内容时,笔者根据最近的个人所得税调整的相关内容,总结和归纳了一些材料分析题,让学生对笔者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将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围绕着“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这一概念陈述。例如,例题:目前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变更为5000,那么之前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多少?提高到5000以后,一个收入7000的人其缴税有什么变化?少缴了多少金额?缴税后,税收主要用于什么?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税收的作用。学生很容易理解税收的计算方式,计算的方法也是正确的,这也说明了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但在税收主要的用途和举例说明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了卡顿,一开始学生对税收的用途没有印象,在组内讨论时没有思路,但在交流和与生活实践过程中,学生陆续提出了各种设想。如教师的工资是不是由税收支付的(体现了部分学生顽皮的特性),学校外面的人行横道是不是税收支付的,我们乘坐的高铁、高铁道路是不是税收支付的等,这一系列的设想和提问都反映出学生真实的想法,也是学生对税收用途模糊的认知。由此可见,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学生的思路从模糊逐渐变得清晰,正确理解了税收的用途。
结 语
总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具体情境的创设,结合高中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做好教学内容调整,在设计情境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基础,在讨论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在交流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将章节内容学习的重点进行展示,让学生在整堂课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对知识内容的把握,自觉合作学习,积极与同学交流,在交流中寻找自己学科的漏洞,进而完善自身的学科体系。此外,教师要结合具体的章节内容进行分组教学,特别是对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内容和章节,要积极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组内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开学习思路,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何兰波. 基于合作学习视角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分析[J].考试周刊,2018(24):151.
作者简介:董文汇(1990.3—),女,江苏响水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