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基因教育融入高校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时代必要性及实践路径*

2019-12-14朱红伟朱宏晋田玉胜

法制博览 2019年36期
关键词:政德红色领导

朱红伟 朱宏晋 田玉胜

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己不正,焉能正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高校领导干部教育问题,要求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1]新时代,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阵地,同时又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沿阵地,必须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红色基因教育问题。

一、新时代推进高校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意义

政德为何?政德即领导干部的政治品质、道德品行,是领导干部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魂和立身之本。[2]作为高校领导干部,讲政德就是要把对党的绝对忠诚融入血液、浸入骨髓,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增强看齐意识,思想上与党同心、行动上与党同步,始终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事大非面前不摇摆、在立场方面不含糊,身体力行维护高校政治生态,进而引领保障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建成一流师资队伍和优秀干部队伍,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为教育事业作出积极贡献。[3]

总的说来在高校,新时代新形势持之以恒推进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直接关乎高校领导干部的形象、声誉和公信力,关乎高校党风、政风和校风,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建设好大学”等根本性问题,更关乎如何落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要求。[4]通过推进政德建设,希望使高校领导干部均能达到“要读书立德,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的政德目的。[5]

二、红色基因教育融入高校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时代必要性

(一)红色基因教育,弥补高校领导干部成长背景的“红色缺位”

高校青年领导干部群体日趋庞大,“80后”新生代领导干部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距离革命战争、民族解放的年代相差甚远,对中华民族过去所遭受的屈辱、贫弱认知不深,对中国共产党人在97年奋斗中孕育和锤炼出来的理想信念、严明纲纪、优良作风和高尚情操等红色基因认知不全、了解不深。成长背景的“红色缺位”使得高校领导干部对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难以形成共鸣、共振,传承红色基因的激情和主体意识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自觉的政德水平。

(二)红色基因教育,应对高校领导干部文化环境的“西方越位”

改革开放40年,高校领导干部作为行走在时代最前端的大学生群体的示范者和引路者,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认知环境,面对西方国家的生活理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人生信仰等不同的思想文化的侵入和冲击,所接受的文化和形成的思想必然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动摇,对红色基因教育、政德重要性的认同有淡化、模糊的趋势。

(三)红色基因教育,遏制高校领导干部红色基因的“突变与断代”

近年来,伴随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快速崛起,西方反华势力和敌对势力正不遗余力的采取各种方式、使用各种手段实施淡化、丑化、腐化我党光辉历史与形象的战略图谋。这使得部分高校领导干部对党的历史认识模糊,可以说他们的红色基因正面临“转化”、“突变”甚至“断代”的危险。将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红色基因教育,深度融入干部政德教育,可以帮助领导干部时刻铭记革命历史、不忘党员初心,为官从政高校时刻坚定立场、保持清醒,真正自觉践行“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三、红色基因教育融入高校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实践路径

基于高校红色基因教育的时代必要性,借鉴当前高校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一些实际做法,总结了红色基因教育融入高校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三大实践路径。

(一)线下开展“校园+红色基因教育”,锻造干部基本政德观

一是利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优势,推进党史党建等红色理论进政德课堂。可以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抽调红色理论研究专家,为领导干部开设红色历史、红色理论专题讲座,帮助他们切实了解党史、知晓社会发展规律,深入理解党的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为民意识”,督促他们干事创业有底线、永葆纯洁有戒心。

二是利用高校红色图书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干部红色基因入脑。根据党史党建、红色文化等领域专家的推荐书目,结合学校图书馆的红色藏书情况,制定干部政德提升阅读书目。由高校宣传部门、纪律纪检部门联合学校图书馆,协同开展领导干部红色经典阅读活动。通过阅读活动,帮助领导干部真正懂党史、有信仰、厚植爱国情怀。

三是利用高校思想活跃、善思善辩的优势,推动干部红色基因入心。以“关注红色历史、思考现实问题、提升政德境界”为总体思路,本着“平等对话、红色交锋”的宗旨,组织领导干部开展红色理论普及、红色知识竞赛、红色历史论辩等活动,从而营造研读经典、政德交流的文化氛围。

(二)线上探索“互联网+红色基因教育”,促进干部政德水平提升

一是利用权威媒体网络资源,辅助干部深度掌握红色理论。借助央视网、共产党员网等权威媒体的红色教育资源,主要是党建党史专家专题讲座、党风廉政建设纪录片、领导干部深度访谈、红色资源网上展馆等资源,督促高校领导干部定期进行红色学习,切实提升政德水平。

二是利用高校网络平台资源,协助干部随时交流红色思想。高校可以协调宣传部门、网络信息中心等机构,打造“校园网+红色基因教育创新工程”,推动红色教育、政德教育系列活动常驻校园网平台,要让高校校园网成为“红色思想交流课堂”。

三是利用高校虚拟仿真资源,帮助干部身临其境感悟红色历史。借助高校现有的三维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思政课数字化体验教学系统等资源,将异地红色文化圣地的建筑、景观、战争历史等场景予以仿真模拟,通过鸟瞰、步行、飞行等多角度体验,辅助干部切实感悟红色历史、体会民族苦难。

(三)校内校外探索“实践+红色基因教育”,促进干部政德境界提升践行

为深化高校领导干部对红色历史和国情的认知,切实促进干部政德境界提升,高校可以积极探索多元的实践教育的方式方法,如开展红色资源调查、红色情景剧展演、深度体验式红色实践等,帮助高校领导干部在参与、体验、调查、研究中主动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

一是校内组织红色育人成果展演,实践政德感悟式教育。利用高校党团活动多、组织经验丰富的优势,组织干部积极参加红色育人成果展演,干部可深度参与各类表演,如红色经典朗诵、红歌大合唱、历史情景剧等,通过系列活动使干部真正领悟厚重历史,从而回归初心、坚持为政以德、坚守精神高地。

二是校外开辟红色实践教育基地,实践政德体验式教育。借助高校周边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依托高校现有的党性教育基地、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开辟红色基因教育为核心的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在清明节、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特殊节日,组织干部通过敬献花圈、鞠躬、默哀等形式缅怀先辈,从而警醒广大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追求高尚情操。

三是校内校外联动调研红色资源,实践政德调研式教育。利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红色资源的深厚基础,借鉴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红色调研的丰富经验,组织高校领导干部积极参与校内红色资源理论研究和校外红色资源实地研究活动,督促干部深度理解红色资源价值,增强时代认同意识,从而进一步践行明德、担当、奉献精神。

猜你喜欢

政德红色领导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新时代习近平政德观的践行路径探析
习近平政德观探析
寓言
——刘政德雕塑艺术展作品选
追忆红色浪漫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不能比领导帅
谁的头脑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