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混龄教育与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2019-12-13刘爱玉

卷宗 2019年32期
关键词:混龄教育社会性发展幼儿

摘 要:混龄教育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独特的价值,通过对案例中混龄班幼儿的交往行为观察发现混龄教育有助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消极性的社会行为。鉴于此,针对描述的这些具体社会性行为案例,做出具体的分析,并能更好的组织混龄教育活动,做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混龄教育;幼儿;社会行为;社会性发展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众多,在这种情况之下,独生子女的教育也就成为了普遍的社会问题。目前,在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社会性行为,如依赖性强,攻击性行为较为突出等,严重危害了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因此,要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使独生子女身心健康的成长,是当今我国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混龄教育就是将不同年龄的幼儿组合在一起进行的各种生活、学习、游戏等活动,而采用混龄教育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巨大的。

因此,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混龄教育活动,对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是必要的。笔者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混龄教育在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并提出相关的教育建议,以促进混龄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1 案例描述

案例一:

在理发店里,中班幼儿当顾客,作“洗发师”,大班幼儿当“美发师”。刚开始,中班幼儿处于“绝对服从”状态,即大班幼儿要求中班幼儿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随着彼此的熟悉和游戏的深入,中班幼儿提出:“我学会理发了,我也该当美发师了。” 大班幼儿:那谁来洗头,当顾客呢?中班幼儿:“我一次顾客也没当,你还当大姐姐呢?你一次也不让我们。”大班幼儿欲言又止,最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他当起了顾客,但提出了各种要求:你应该怎么喷水、洗头发,先用什么,再用什么等,中班幼儿为了获得这个角色—答应了这些条件,形成了一种“交易性”的服从与谦让。

案例二:

在今年一对一的远足秋游活动中,威威(大班)和童童(小班)是一对,童童是个胆小的男孩(看见螳螂会哭,看动画片时会害怕,上下楼梯时会紧张)当威威拉着童童过马路时,威威感到了童童的害怕,于是很自觉地和童童换了位置,走在靠近马路的那一面,让童童觉得这样会相对安全 ,并说:“慢一点,勇敢一点。”并且一路上,威威都紧紧牵着童童的手,没有撒开过。

案例三:

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在一起玩体育游戏“运西瓜”,游戏规则要求幼儿两人一组,不能用手,只能利用肚子夹紧西瓜(皮球)横向走动,先到达终点者为胜。在游戏中,大班朵朵和小班筱筱结成了对子,刚开始球老是掉,朵朵发现筱筱是含胸、收肚子,就叫她挺胸、挺肚子,并示范,筱筱照着做了,果然成功了。但行走的速度比较慢,在练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假如两人的手拉着走,这样会走得更快。

案例四:

老师在展示小朋友画画的作品时,苗苗一直在说话,最后还躺在了地板上。于是老师在请小朋友去洗手吃饭时把苗苗留下来,教育他学会听老师讲话,批评他不应该躺在地上,苗苗的回答是:“这是洋洋哥哥教我的”。

2 案例分析

案例一分析:在这个活动中,大班幼儿为了使游戏继续顺利进行,尝试着忍让、宽容,而中班幼儿在接受大班幼儿的领导时尽量服从,自愿做助手,积极配合大班幼儿,这对幼儿形成合作精神、协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幼儿在角色冲突中也学会了谦让。

案例二分析:在混龄活动前,威威小朋友在同龄班中比较自私、霸道,很少主动关心过同伴,通过与小班弟弟、妹妹结对子后,在不知不觉地带领着弟弟、妹妹玩的过程中,他逐渐觉得自己是大哥哥,带领着弟弟、妹妹时照顾他们,从威威原来忽视弟弟、妹妹的存在到关心、关注同伴的举动,威威小朋友从开始时独占自己喜欢的玩具到以后愿意和弟弟、妹妹分享他的玩具、食物到会照顾小伙伴,更愿意在有冲突的时候谦让他们。说明了许多孩子在心灵的深处,都是渴望与别人交往的,有关爱他人的天性。因此,在这此大带小的混龄远足活动中,孩子共处分享的意识提升了,亲社会性得到了发展。

案例三分析:在這次活动中,大班朵朵总是扮演领导者、指挥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为了使游戏继续下去,她多次探索,并指导筱筱该如何做,而小班筱筱不光是听从了朵朵的意见,还跟朵朵配合的很好,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中,幼儿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和集体荣誉的重要性,同时也体会到被照顾的情感,在以后的类似活动中,小孩会更加努力,积极合作。

案例四分析:在这次的谈话活动中,洋洋并没有和苗苗在一起,苗苗为什么说是洋洋教他这样做的呢?愿意是在以前的活动中,苗苗经常和洋洋挨着坐,洋洋在老师讲课时不认真听讲,苗苗是受到了他的不良的影响,甚至是误导,也学会了哥哥的不良行为表现。

从以上的案例描述和分析来看,混龄教育有助于幼儿的亲社会性的发展,体现了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积极影响。但同时,混龄教育也存在着一些负面的影响,如错误的参照和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

3 教育建议

为了更好地发挥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1)组织适当的混龄活动。不同跨度的混龄活动产生谦让、合作等利他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所以老师可以根据各年龄层幼儿的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混龄活动,使活动的作用更能有针对性的发挥。小跨度和大跨度的混龄活动对幼儿的利他行为有着不一样的作用,在能力和知识经验有差距活动中,更有利于幼儿帮助和合作等利他行为发生,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年龄资源,相应开展一些大跨度的混龄活动,如幼小衔接的活动。同时为了幼儿能逐渐去自我中心,可以给他们组织一些合作性质的混龄活动,如许多民间游戏活动都是属于合作性质的,还有活动材料的数量和准备也是很重要的。

2)同伴交往的选择。选择性格开朗、活泼,积极主动喜欢交往,社交能力较强的幼儿来当哥哥或姐姐,他们有能力主动发起和弟弟、妹妹的交往,这样的混龄交往组合才有实际意义。并在同伴关系确定之后,老师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在交往中可能存在有不良的因素,如一方对另一方行为的误导,老师应及时的发现并设法消除,如在语言上进行指导,或在行为的进行干预等,不能完全放任。

3)要积极寻找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幼儿在亲社会行为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同时家园合作也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可以在组织活动时,邀请部分家长幕后观察自己孩子在“大小”合作活动中的一些行为表现,然后通过查资料、现场分析等方法,和家长一起找原因、找方法。另外,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有意识的带幼儿走出去,参加团队的活动等,有目的地增加幼儿的社交经验,这样才会受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混龄教育有利亦有弊,老师和家长的干预作用应该是扬长避短,发挥其积极作用,尽量避免消极影响的出现,让混龄教育的幼儿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帼眉编.学前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张文新著.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作者简介

刘爱玉(1991-),女,汉族,山西吕梁人,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混龄教育社会性发展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混龄教育对学前教育改革的意义
浅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培养
研究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改善路径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学前教育的“混搭”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