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车辆检修模式及检修设施探讨

2019-12-13高凤才

中文信息 2019年11期
关键词:铁路车辆

高凤才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也日趋细化。铁路车辆检修行业的发展也逐漸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本文通过探讨铁路车辆检修模式和检修设施,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探讨检修模式和检修设施的发展创新,以期为铁路车辆检修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铁路车辆 检修模式 检修设施

中图分类号:U2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1-0-01

引言

由于铁路车辆设施故障是导致铁路安全隐患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在铁路车辆管理过程中,货运企业要加强对车辆的检修,及时对各种设施进行检测,对于发现的故障问题要及时处理,防止事态严重化,提高车辆的运行水平。由于铁路车辆运行所需的设备众多,各种设备长期被使用,出现问题的概率也比较高。因此,铁路货运企业要及时对硬件设施进行维修,对于无法继续使用的报废零件要及时更换。在铁路车辆检修过程中,有些检修任务是铁路货运企业内部人员能够直接完成的,有些任务则会外包给其他专业的维修公司。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铁路货运公司都必须加强对车辆检修质量的控制,完善检修管理措施,提高铁路运行效率,促进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

一、铁路车辆检修模式分析

1.车辆选型

从供电制式等行业内部标准上看,国外铁路车辆与我国标准相差都比较大,直接引入国外铁路车辆的方式并不适合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实情。因此,要结合我国铁路车辆运输的实际情况,以及铁路运输国产化相关政策的要求,来提升相应的运输车辆设施的制造能力,研制出适合国内铁路货运需要的车型,促进铁路货运行业的不断发展。

长途铁路运输车辆运行路程远、运行速度快、对安全性能要求更高。技术人员要保持长途铁路列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强相关基础设施配置[1]。短途的铁路运输车辆则具有快起快停、快速乘降的特点,技术人员应当了解短途运输的特点,适当地取消压力保护系统,同时可以减少长途运输需要的相应设施配置,从而提升铁路列车的减速性能。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市场对铁路货运的需求不同,铁路列车的运营模式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技术人员需要保证车辆性能既能满足现有的要求,同时也能适合未来货运行业的发展需要。

2.车辆检修体系

铁路车辆检修工作是铁路货运企业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铁路车辆检修主要包括两大体系:一个是“计划预防为主检修”制度,另一个是“以可靠性为中心检修”制度。

所谓“计划预防为主检修”是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认真研究机械设备各部件的运营维修机制,从而提出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的维修方案的维修机制[1]。这种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要准确、客观地统计铁路车辆设备各个零部件的损伤及需要维修的情况,并由专业人员对其开展数据分析。维修人员可以结合需要维修部件的实际损伤情况,将这些部件划分为不同的小组,针对不同小组来实施相应的维修措施,并计算出修理时间期限以及对车辆的修理范围等内容。其中,在统计修理时间时,可以通过绘制故障曲线的方式对其进行分析,从中统计出零部件损耗故障期的起点。之所以实施“计划预防为主检修”制度,目的在于计算出车辆主要零部件的维修周期,从而科学地制定修理等级及修理计划,以及配套的修理制度规范等内容。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在铁路车辆的维修中,国内基本采用“计划修”和“故障修”相结合的修理方式,既能保证以提升车辆整体运输性能的主要目标,同时也能有效减少零部件的损坏率。

计划预防修是“以可靠性为中心检修”的制度基础。在铁路车辆的检修实际中,并不是维修次数和频率越高、维修范围越大就越能够减少铁路车辆的故障发生率。有时候甚至恰恰相反,反而是由于高频率的维修导致车辆的频繁拆装引发了新的未知故障。铁路车辆在设计时就已经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这种可靠性主要靠原装的制造和组装工艺来获得保证,在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要对车辆进行有效维修,保障其固有的可靠性不被破坏。

此外,“以可靠性为中心检修”制度认为,铁路车辆检修应该充分结合各个零部件的功能、故障发生的原因以及故障的表现形式,并且提出维修方式的“逻辑分析决断图”。对于具有重要性意义的维修项目,维修人员要逐项分析零部件的可靠性,准确判断出其发生功能性故障给车辆造成的破坏,并以此来确定出科学合理的维修方式。

维修人员要充分把握车辆的维修时机,并以此来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维修方式主要包括计划修、状态修和故障修三种。

2.1计划修是指将车辆设备的使用时间作为车辆维修的节点。只要铁路车辆运行达到了预先规定好的时间节点,无论其是否发生故障,是否能够正常运行,都要按照相关规定,由维修人员对其开展维修工作。计划修是一种具有强制性和预防性的修理方式,这种方式实施的难点在于如何科学确定维修周期。一般来说,维修时间点应该是偶然故障阶段的起始点,即在铁路车辆发生故障之后且在故障率急速上升之前。

2.2状态修是指在车辆连续性的检测过程中,车辆的参数值出现明显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维修人员要对车辆进行检修,一旦发现车辆性能正在下降,就要对发生故障或者失效的部位进行准确定位,从而达到记录和追踪失效过程和时间。

2.3故障修是指在铁路车辆发生故障之后,再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修理的一种维修方式,是一种事后维修。

3.车辆维修模式分析

“计划预防为主”检修模式的主要问题在于维修期限过短、车辆在修时间过长,影响了铁路车辆的日常运营。在这种模式下,维修中基本没有考虑到状态修的情况,存在着严重的维修过剩现象,维修专业化程度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我国对铁路车辆的检修主要采用计划修为主、状态修为辅的方针,主要是因为我国现有的维修水平、铁路车辆技术水平以及维修辅助设施仍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维修方针能够充分利用计划修采用的现车修和互换修方式,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更多采用互换修的维修模式,有效减少车辆在线检修时间,提高车辆周转效率[2]。

二、铁路车辆设施检修管理分析

对铁路车辆的检修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正常运转。随着铁路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必须要提升车辆的运输水平,要对检修工装设施进行完善,提高铁路车辆检修站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3]。随着检修外包业务的不断兴起,要大力提升对铁路设施检修的管理模式,建立起适应市场化发展水平的管理体制,提高企业发展水平,提高铁路设施的运转效率。

1.加强对检修外包工作的管理

随着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将维修业务外包给专业的铁路车辆维修公司,提高企业内部周转效率,建立起市场化的维修体系已经成为铁路车辆检修行业的大趋势,也有利于铁路货车公司专注于核心业务,促进企业发展[4]。随着铁路运输行业的不断进步,铁路设备也不断更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铁路货运公司应积极加强检修外包工作,主动转变传统的检修思维,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开展维修外包业务。首先将一部分维修任务外包给外部维修企业,随着外包业务与内部业务的融合,再经过实践经验的检验,选择出合适的外包公司,再结合企业的内部情况,确定出维修业务外包公司以及合适的外包业务比例。

在维修业务外包过程中,铁路货运企业必须加强与外包企业之间的沟通,要建立起合适的监督管理模式,加强对外包企业的监督管理,保证铁路车辆检修水平[5]。目前来说,很多铁路货运企业尚未建立起对外包企业的健全管理模式,因此,鐵路货运企业要随着实践经验的发展,不断完善外包业务的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防止用工纠纷以及维修质量不过关等问题。要加强对外包企业的资质审核,既要确保外包企业提供的资质证明真实有效,同时也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外包企业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要对外包企业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综合能力等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保障维修业务的顺利完成。

2.整合内部维修队伍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维修业务外包的优势愈加明显,越来越多的铁路货运企业开始推行维修外包制度,内部维修任务也随之缩减。在这种行业大背景之下,要提高铁路设施的检修水平,铁路货运企业必须加强对内部维修队伍的管理整合,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维修队伍。一方面,铁路货运企业要精简维修人员,在自身维修任务缩减的情况下节省企业运营成本,可以缩小队伍规模,重新对维修人员进行考核,对于没有通过考核的员工,可以采用调岗等方式来提高维修队伍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铁路货运企业要加强对内部维修队伍的培训教育,尤其是加强对一些基本性维修任务的教育,同时也要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不断学习新技术、新设备的维修管理,减少铁路车辆的故障率,保障其正常运行。

结语

铁路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保障车辆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而加强对铁路车辆的检修则是保障安全和稳定的前提。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铁路车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老化或损坏,对铁路车辆的正常运转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铁路货运企业要重视对铁路车辆的检修工作,要定期对铁路车辆进行检修管理,并且要提高检修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检修质量,减少车辆故障。

参考文献

[1]李加祺,邱建平,杨辉,等.市域铁路车辆检修模式及检修设施探讨[J].中国铁路,2018,674(8):90-94.

[2]李雨鸿,何世伟,李代坤.铁路货运机车检修布局优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35(5):78-83.

[3]刘彬.基于铁路货车车辆检修制度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7):85.

[4]麻尧.铁路货车检修信息化管理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8(8):38-39.

[5]张维东.铁路货车检修现状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学,2018(16):48-49.

猜你喜欢

铁路车辆
铁路车辆检修拆解工艺的优化
浅谈铁车辆运行安全监控
铁路车辆检修拆解工艺的优化
铁路运输坦克滑移条件的分析
浅谈如何做好煤炭铁路车辆的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