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十全”育人内涵研究

2019-12-13左丽谢彦妩陈仔浩

中文信息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十全核心竞争力内涵

左丽 谢彦妩 陈仔浩

摘 要:研究根据生涯发展理论中核心技能内涵即技能主要可以分为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从大学生生涯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维度出发,充分挖掘“十大”育人体系的育人元素与内涵,并对应设计具体措施,以保证育人元素具体可操作。研究使高校全体工作人员明确自身在培养大学中所起的作用,有利于提高高校全体工作人员的成就感,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满足学生当前需要和支持学生长远发展有机结合。

关键词:大学生 核心竞争力 “十全”育人 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1-0-01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与“十全”育人关系分析

教育部2017年12月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高校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作为高校要进一步理清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各項工作内在的育人元素和育人逻辑,构建一体化育人工作体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着眼于学生生涯的发展,从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十全育人”的育人要素,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设计“供给侧”的内容供给,将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与“十全育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根据生涯发展理论,学校在学生生涯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实现获得更高职业发展起点,获得核心技能。根据美国辛迪和鲍尔斯的研究,技能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即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自我管理技能。

其中专业知识技能就是通过教育培训获得的知识能力,简单说就是一个人的专业,这也是传统认知中学生在大学获得的最主要能力,也是我们在以往评价学生中最主要的评价维度。可迁移技能简单说就是一个人会做的事,是个人最能持续运用和最能依靠的技能。通常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沟通、合作等。求职中,可迁移技能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可迁移技能,即你会做什么事。自我管理技能也可以被称为适应性技能,就是一个人如何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什么样的态度从事工作,这甚至比工作内容本身更为重要,通常包括耐心、负责、热情、敏捷、敬业等,也就是个人的个性品质。

可以将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与十大育人体系做一个作用匹配。其中课程和科研,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管理、组织、实践、服务重点培养学生的可迁移技能。资助、心理、文化、网络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技能。

二、“十全”育人实践内涵分析

将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与十大育人体系十个方面做匹配后,再来具体分析十大育人体系每个方面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实践,以此实现育人的功能。

1.基于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十全”育人内涵分析

课程育人:主体是专业教师和教辅人员。举措主要包括大力推动“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发挥育人的作用。从“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在通识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配备以及教学模式转化方面,要把握好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之间内在关系。挖掘每门课程中蕴含的科学精神,也蕴含着人文精神。比如在《管理学》的学习中,不但让学生了解了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也让学生明白了管理学的发展从把人当成零件,到现在的以人为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对生命的尊重。同时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学习中,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研育人:主体是教师、教辅人员,涉及到的部门包括教务部、科技部、团委等。主要举措包括进一步建立科研育人导向的机制,将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体现在科学研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建立科研协同育人机制,充分挖掘和宣传老师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前沿的动态。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和比赛,组织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通过“英才计划”学术英才培养计划使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目标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科学精神,掌握学科专业发展前沿。

2.基于大学生可迁移技能的“十全”育人内涵分析

实践育人:主体是教师、辅导员、实验人员,涉及到的部门包括教学部、学工部、团委等。主要可以通过设置实践的教学环节、实验类课程,将实践育人工作纳入教学计划,落实规定的学时学分。进一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实习实训等活动。通过不同部门的协同配合,建立一定数量稳定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践基地,打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认定、表彰等管理制度,确保实践育人工作的常态化开展。目标是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

管理育人:主体是高校全体管理人员,涉及到各职能部门。主要可以通过进一步明确管理岗位育人职责和要求,加强对教师政治表现和思想品德的管理考核,通过进一步明确规章制度,明晰工作流程,依托工作岗位职责进一步挖掘育人元素,为学生成长搭建平台。目标是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管理能力、治理能力、协同能力与规则意识。

组织育人:主体是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研究生会等,涉及到的部门包括党委、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主要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团支部等基层组织建设,通过进一步明确党支部、团支部工作标准、工作内涵,重点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进一步发挥基层党委和党支部的作用。在共青团的建设方面,重点开展团支部工作清单制度,大力推动团支部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按照“基础工作项+重点任务+特色工作项”框架,系统谋划本地本单位团支部整体工作思路和内容体系,狠抓工作落实,提升支部活力,做到基础工作项不缺失、重点任务有呈现、特色工作项成品牌,充分发挥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目标是提高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大局观、团队合作精神、家国情怀等。

服务育人:主体是高校全体教职员工,涉及到的重点部门包括图书馆、保卫、后勤、校医院等。主要可以通过建立与后勤、图书、医疗、保卫等多部门服务育人联动机制,进一步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改进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态度和服务空间,开展暖心服务工程。目标是通过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效率、解决问题等能力。

3.基于大学生自我管理技能的“十全”育人内涵分析

文化育人:主体是全体教职员工,涉及到的重點部门包括宣传部、团委、各二级学院等。主要可以通过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传统节庆日、开学毕业典礼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主题教育模式,按照“学校有主题、学院创品牌、年级抓常规”的要求,开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总结典型工作案例,宣传典型事迹。同时充分挖掘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品牌活动,集中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深化“一学院一品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充分发挥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育人功能。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人文素养、精神品味等。

网络育人:主体是全体教职员工,涉及到的重点部门包括宣传部、团委、各二级学院等。主要可以通过建立网络素养教育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网站、新媒体平台的管理监督,规范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引导广大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拓展网络教育平台,结合学生特点开展网络主题教育,健全网络文化成果评价评定制度,提高教师运用网络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加强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网络文化节、网络文明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做守法好网民。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创新性,形成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

心理育人:主体是辅导员、心理教师,涉及到的主要部门包括学工部、二级学院等。主要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如3.20心理健康周、5.25心理健康月,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团体辅导,心理咨询中心长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等,进一步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建设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预警防控工作体系,加强对心理工作重心、心理辅导站、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作能力,建立特殊学生个案管理制度,常态化跟踪帮扶。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信、乐观、悦纳自我、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品质。

资助育人:主体是全体教职员工,涉及到的主要部门包括学工部、团委、二级学院等。主要可以通过构建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学院层面建立资助育人工作组,建立包括物质和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通过开展勤工助学、奖助学金评选等确保资助的精准到位,解决学生经济困难。通过开展诚信校园行、资助榜样宣传、资助育人工作案例等工作,营造自立自强、自信诚信的资助氛围。目标是培养学生诚信、感恩、自强、进取的个性品质。

猜你喜欢

十全核心竞争力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济南十全陈波 能解决客户“痛点”的,就是最智能的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朝阳“十全”制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挖掘习题的内涵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十全”审计人